
南灣老街,是潿洲島最繁華的街區,也是最熱鬧的海鮮大賣場。
隨著旅游業的蓬勃興起,島上居民開始經營起農家樂、漁家樂等旅游項目。
希望潿洲島的開發能借鑒中國書畫“留白”意境,保存下最寶貴的生態之美。
從打登島那天開始,大伙就老嚷嚷著吃頓海鮮大餐。一天下午沒事,我便與大兵去南海灣逛逛海鮮市場。南海灣,也叫“南灣碼頭”。在它的藍色港灣里泊滿了捕魚歸來的漁船,緊挨碼頭的臨海大道叫“海堤路”,是潿洲島最繁華的街市。
大兵領我登上海灣山頂一家酒店的觀景臺,看見C形的南海灣像張開的兩只臂膀,出海歸來的漁船正陸續駛進這個寬闊的臂膀里。大兵告訴我,潿洲島漁民出海捕魚不會去外海作業,一般晚上出海第二天下午就回港休息。因此每天早上和傍晚是南灣碼頭最熱鬧的時候。
大兵家的鄰居阿英從漁船上搬下一籮筐海蝦,放在兵哥腳下叫他自己往手提袋子里裝。他們兩人家住在離南灣碼頭5分鐘車程,靠近潿洲島西海岸的滴水村。
今年40歲的阿英與妹妹在南灣碼頭邊的海鮮市場里租下一個攤位,她們每天早上6點就到碼頭買下捕魚歸來船家的海鮮,放到攤位上等著開市賣個好價錢。
我想直接去靠岸的船上買些花蟹,大兵拉住我說:“還是叫阿英給買吧,你那外地口音要么賣你就是高價,要么就是不賣給你”。船家賣給阿英的魚、蝦、花蟹都是最低的價格,阿英每斤加價2塊錢賣給我。大兵說她賣給外地人每斤會加5塊錢左右的。我聽了不僅慶幸有大兵在,才有吃海鮮少花錢的份兒。
漲潮了,海浪一層攆著一層沖擊著海堤街護堤的圍欄,濺起一米多高的浪花。大兵在他歇業的店鋪里,開始為我們準備晚上的海鮮大餐。大兵的父親劉叔,一直在潿洲島沿海捕魚。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潿洲島的旅游業開始升溫。劉叔賣了自家那艘20多米長的機動船,在海堤街盤下一間60平方米的店鋪,做起海鮮燒烤生意。
島上的居民習慣叫海堤街為“老街”、“南灣老街”,是因為古往今來這里是潿洲島的商貿中心。劉大兵孩提時聽老輩人講,從前南灣碼頭一帶開設有幾十家商鋪、煙館、戲院、胭脂樓,是潿洲島唯一最繁華、最熱鬧的街區。夜晚的南灣老街,也是那些單身船老大們喝茶、打趣的地方。
那時候,漁民們搖著舢板就能在南海灣口內外捕魚,海堤路上還是一排灰色的土磚店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漁民的船越造越大,捕魚走得越來越遠,收獲魚蝦卻越來越少,野生海鮮越來越貴。“現在灣里最大的漁船30多米長、十幾噸,我家賣掉的那艘船幾乎是最小了。”大兵一邊洗海鮮,一邊與我感慨地說。
太陽西下,漸漸變成一個橘紅色圓球懸掛在茫茫大海上,海岸上的游人也漸漸躁動起來,紛紛與正逐漸變成血紅色的夕陽留影。當夕陽落盡,海堤路上建筑新穎的海景酒店、酒吧、咖啡店紛紛亮起五顏六色的燈火。南海灣里的漁船桅燈照亮了海港藍藍的夜色。我與朋友們在大兵家的露臺上,聆聽著濤聲,推杯換盞、大快朵頤,一份久違的歡愉融入南灣璀璨的夜色里。
隨著旅游業的蓬勃興起,島上居民發展旅游的意識已經很強,很多人開始經營起農家樂、漁家樂等旅游項目;也有一些人從事潛水旅游服務項目。潿洲島珊瑚礁主要分布于島的北面、東面、西南面,這些地方也是極佳的潛水基地。如果您有興趣,穿上潛水服,跟著潛水教練一起潛入深秘的海底,與美麗的珊瑚來個親秘接觸可能會讓您的潿洲之行終生難忘。
據了解,早在2009年,國家旅游局就把潿洲島旅游發展列入重點支持的海島旅游目的地,完成了《北海潿洲島旅游區發展規劃》,提出運用火山、南海珍珠、珊瑚、宗教文化、愛情元素、遷徙候鳥等潿洲島獨特資源,形成主題酒店度假中心、海灘度假中心、休閑農業與鄉村度假中心、獨島式的高端度假平臺、高爾夫度假中心、海洋度假中心等六類休閑度假設施,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休閑度假海島”。
潿洲島會不會被開發成第二個海南島?從我們幾天的走訪看,目前還沒有“一哄而上的建設景象”,也沒有海南島的“宰客”亂象……希望潿洲島的開發能借鑒中國書畫“留白”的意境,保存下最寶貴的生態之美。
雖然戀戀不舍,但總歸要說再見。回去的船上,依舊吹著清涼的海風,聽著安靜的音樂,任思緒隨著泛起的波浪一同漂向最遠的地方。回頭望去,仿佛還能清晰地看到潿洲的陽光、海浪、沙灘……還能觸摸到100多年前的異域風情,還能感受到奇特的火山熔巖帶來的堅不可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