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當又一“母親節”臨近,在遠離甘孜州府康定500公里的縣上“下基層”,晚上閑暇,在網上觀看電影《歸來》,影片講述男主角陸焉識和妻子馮婉喻多年未見,好不容易有了機會,兩人卻失之交臂。等他再次歸來,患病的馮婉喻卻已認不出他。當鏡頭多次出現馮婉喻到火車站舉牌接陸焉識時,眼淚出來。不禁想起87年到成都水電校讀書,第一年放寒假回家,大冬天7點過母親到火車站接我的情景。那天,我穿過長長的火車站拱橋過道,看見母親使勁朝我揮舞著手,我三步并兩步,在擁擠的人群中一路小跑到母親身邊。“閨女,餓了吧,坐了一晚上火車,快吃。”母親一把從我身上抓過跨包,一邊塞給我兩根油條,急忙說道。在接過油條的剎那,我觸碰到母親手的冰涼,我含著淚沖著母親笑,吃下油條。大冬天如此冷的天,身子單薄的母親不知在火車站等了多久,一股暖流在心中升騰。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我一定要對母親好……
由于家里窮,買不起臥鋪,加之臨近春節,一票難求,買了一張無座的火車票。在火車上,鋪上一張塑料紙成為臨時座位,坐在車箱接頭的過道上,搖了十五個小時抵達終點。
那兩年,家中里里外外全靠母親一個人,父親在伊拉克修筑橋梁,兩年后才回到家。家中4個孩子,全靠母親一個人支撐,還要供2個孩子上中專,母親種地、養豬、幫人買豆干,為我們攢學費,供我們上學,盼望著孩子們都能從大山深處走出來。日子雖然苦,但母親從未在我們面前提一個苦字,錢一分一分的攢,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再艱難,母親都扛下了……
“昨天的身影在眼前,昨天的歡笑響耳邊,無聲的歲月飄然去,心中的溫情永不減……”,當陸焉識到家里修鋼琴,彈起《跟著你到天邊》主題曲時,瞬間淚奔。想起去年3月母親生病接到新都,每隔一個星期,周未從康定開車千里回去,只為能夠多陪伴母親,給母親洗洗腳,按按背,還有彈彈琴,哄母親開心。每次聽著琴聲,母親總咧著嘴笑,高興的像一個孩子,特別喜歡《西游記》里的插曲《女兒情》,每次彈此曲,都有一種別樣的母女深情……但嚴重的帕金森折磨著母親,加之糖尿病、腦梗塞,使原本身體硬郎的母親衰弱很快,身子開始萎縮,無法站立,眼睛看不見東西,每晚要人抱著上廁所。每次周五千里趕到家,進門都要抱抱、親親母親,母親此時會使勁睜一下眼睛,雙手隨著身子的顫抖緊緊抱著我,感知到母親的溫暖和力量。""" 今年清明,當我再次回去,卻只能長脆在于母親的墳頭任淚流,再也握不著母親的雙手,再也看不到母親的笑容,再也無法為母親彈《女兒情》了……
往事如昔,母愛永在。再多的淚水,也無法挽回母親的腳步,母親的突然離去,成為我一生的痛。
“跟著你走到天邊,挽著手直到永遠,沿著那歲月流下的路,相會在如煙的昨天……”含著淚,吹了一首薩克斯《歸來》主題曲,穿越夜空,飛向天國,送去女兒深深的思念。
午夜時分,只見母親踏夢歸來,端來一碗熱騰騰的紅糖雞蛋,我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母親,下輩子我依然做你的女兒,再也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