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光溫室準備
生產茄子的日光溫室,2月上中旬晴天白天氣溫必須達到25~28℃,凌晨最低氣溫在12℃以上,透光性能要好。溫室長60~80m,跨度7m,脊高3.5m;后墻總厚度120cm;覆膜選用保溫性好、透光率高的聚氯乙烯無滴膜。需配備保溫被進行保溫。
2品種選擇
選擇阿波羅等耐低溫、耐弱光、抗病、優質、豐產的品種。
3育苗
1月上旬播種。營養土用園土和優質腐熟過篩羊糞按3∶1的比例混合而成,播前灌透水。日光溫室白天溫度保持25~30℃,夜溫比日溫低5~10℃,育苗地溫比氣溫低5~7℃。清晨及時揭被,延長日照時數,并保持棚面清潔以增加透光率。育苗結束前1周應停水,適當通風降溫,早揭、晚蓋棉被,使幼苗得到鍛煉。苗齡60~70天、具有4~5片真葉時即可定植。
4定植前準備
育苗開始時,做好溫室空間與土壤的消毒工作。1m3溫室空間用1~2g硫磺拌鋸末熏蒸,密閉24小時后通風換氣,消除室內硫磺氣味,方可定植。前茬作物采收后,將土壤翻曬,深翻25~30cm,利用夏季高溫殺死耕層中的病菌。
5定植
旋耕土地后,開始起壟,壟寬80cm,高25~30cm,溝寬50cm。做好壟后澆水,適墑鋪設1.4~1.5m寬的地膜。選擇在晴天下午定植。采用一壟雙行三角形定植,每行穴距45cm,用打孔器按計劃好的株距打孔,先在穴內澆足定植水,待水下滲后,放入瓜苗,覆少量土固定瓜苗后,在瓜苗周圍再適量灌入活棵水,一般每株1kg左右,水下滲后,用潮土將瓜苗周圍地膜封嚴,定植深度以不超過子葉節位為宜。一般每畝定植1800~2000株,最好用嫁接苗定植。
6定植后管理
1)溫度管理。定植后5~7天是緩苗階段,此期較高的溫度和濕度有利于緩苗。棚內白天保持28~35℃,夜間17~20℃。緩苗后白天保持25~30℃,夜間15~20℃。白天超過35℃開始通風降溫,適當開頂風口開始放風,隨著外界溫度升高,逐漸增加通風量和通風時間,上下通風口部位鋪設60目防蟲網,防止蚜蟲和煙粉虱傳播和蔓延。
2)溫、濕度管理。生長前期外面溫度較低,拉小通風口。生長后期,天氣慢慢轉熱,盡量大一點開通風口,整個生育期白天最高溫度控制在35℃以下,夜間最低15℃以上。
3)水肥管理。定植水澆足后,到門茄座住以前適當控制肥水。門茄瞪眼時進行第一次澆水追肥,以后每隔15天追肥一次,尿素10~15kg或二胺10kg。
4)整枝。溫室茄子在四門斗茄形成后易出現枝葉繁茂,導致通風不良,為此除了將門茄(長在主莖上的第1個果實)下邊枝葉全部打掉后,多數采用雙干整枝法調整植株間的通風透光。雙干整枝法是在對茄(一級側枝上結的茄子)形成后,剪留2個位置適宜、生長健壯、生長勢相當的枝條繼續結果,其余側枝和萌蘗隨時掰掉。以后都是這樣做,即1層只結2個果,待結到第7個果實后留2~3片葉摘心,以促進果實早熟。如果要延長茄子的收獲期,可采用剪枝再生技術,即在茄子采收結束后,在主干距地面10cm處用利刀斜茬削除,然后松土、追肥、灌水,促進側枝萌芽,選生長好的枝條再進行雙干整枝,可達到延續收獲果實。
7采收
茄子早熟品種開花后20~25天就可采收,門茄采收易早不宜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