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作障礙指在同一土壤中連續栽培同一作物或近緣作物,即使在正常管理的情況下,也會發生產量降低、品質變劣、生育狀況變差的現象。連作障礙嚴重影響了蔬菜生產和農民收益,成為目前設施蔬菜生產上亟待解決的難題。通過合理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集成,達到防控設施蔬菜連作障礙的目的。
1 設施蔬菜連作障礙成因
1.1 土傳病害
由于蔬菜生產的規模化和專業化,連續耕種的土壤成為特定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溫床,有益微生物受到抑制,土壤微生物系統發生變異,微生物生態失衡,使病原菌在同種蔬菜中相互傳播蔓延。常見土傳病害如十字花科的軟腐病,茄果類、瓜類的猝倒病、立枯病等,番茄、辣椒的青枯病及線蟲。
1.2 蔬菜自毒
植物和微生物在生長和繁殖的時候,會產生有毒物質對同茬或者下茬同種(科)植物生長產生抑制的現象,這就是農業生產中所說的植物自毒現象。毒素主要來自作物根系分泌、作物地上莖葉分泌、植株殘茬腐解、病原微生物和特定微生物分泌的有毒物質。就蔬菜來說,主要發生在番茄、黃瓜、茄子、辣椒、西瓜、甜瓜等作物。
1.3 土壤耕種能力下降
土壤中的養分分布不均衡,不同蔬菜作物對營養元素的需求各有不同,根系吸收具有顯著的特異性,連茬種植多年后,會導致土壤營養平衡失調,部分土壤微量元素缺乏,出現土壤生理障礙,土壤自身耕種能力下降。
設施蔬菜大棚內的土壤常年或季節性覆蓋,土壤水分蒸發量大卻又得不到雨水淋洗,引起土壤鹽分在表層積累,造成土壤次生鹽漬化。為追求高產,普遍存在盲目大量施肥現象,營養元素大大超過作物的需求,引起土壤鹽類積聚。土壤鹽類溶液濃度增加,土壤滲透勢加大,根系吸水吸肥能力減弱,造成蔬菜減產,品質下降。
2 蔬菜連作障礙防控技術試驗
2.1 試驗示范田選擇
試驗地點設在三原縣大程鎮荊中村大程碩豐蔬菜專業合作社。選擇耕種5年以上的番茄種植棚3個,每棚分2個試驗區,A區為普通種植模式,B區為連作障礙防控技術集成示范區,在同等管理技術下,探討防控技術集成的顯著性。示范地設在咸陽地區蔬菜種植密集區,秦都區、渭城區、興平市、涇陽縣,檢驗防控集成技術對各地區蔬菜生產產生的實際效果。
2.2 種子和土壤處理
2.2.1 種子處理
試驗品種選擇耐低溫、弱光、抗TY病毒和連作病害的品種粉達麗。播種前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鐘,撈出后用清水洗凈,再放入55℃水中浸泡,不斷攪動并加熱水保持恒溫,10分鐘后待水溫降至25℃時,再浸種6小時。然后將浸好的種子放在20~30℃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溫水沖洗1次,大約3天,半數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2.2.2 溫室及土壤處理
及時清棚,徹底清理田間殘枝爛葉及雜草、廢地膜等,然后高溫悶棚,深翻曬土,使土壤充分熟化,種植前用硫磺粉2.5kg,分3~5處點燃熏蒸,結合施底肥用50%多菌靈500g進行土壤處理。
2.3 播種、施肥與管理
2.3.1 播種
將催好芽的種子播在準備好的營養缽內。營養土的配制,一般是將腐熟的圈糞曬干碾細過篩,然后和已過篩的無菌園土按3∶1的比例混合(50m長的棚用營養土3m3,),再1m3土糞中加入過磷酸鈣1kg、草木灰8kg、50%多菌靈50g拌勻。把種子點播在已經整理好并澆透水的營養缽內,覆潮土0.8cm,并用報紙覆蓋保濕,搭好小拱棚遮陰,四周圍上防蟲網。
2.3.2 苗床管理
出苗前床溫保持在25~28℃,70%出苗時去除報紙。出苗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夜間16~18℃,晴天上午11:00至下午4:00苗床頂部覆蓋遮陽網降溫。根據苗情、土壤含水量和天氣情況澆水降溫,促根系生長,一般3~5天澆1次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8%~20%,嚴防干旱。幼苗期可用絡氨銅或綠亨2號防治立枯病、猝倒病和早疫病等。當苗齡40~50天,株高20~25cm,節間短,莖稈粗,有7~8片葉,第1花序現蕾時,即可定植。
2.3.3 基肥與追肥
畝用3000kg腐熟雞糞,同時施用生物有機肥120kg、滅菌肥2袋、阿維有機肥3袋,撒勻后深翻。第1穗果膨大時膜下暗灌水,每畝沖施農家肥200kg或復合肥20kg,待果實核桃大小時沖施20kg芳潤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噴施寶,中后期增施二氧化碳氣肥。
2.3.4 起壟與定植
采用高畦栽培以提高低溫,畦用寬窄行,寬行70cm,窄行50cm,畦高15cm左右,定植株距35cm,每畝3000~3500株,定植前苗床用72.2%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或金雷多米爾600倍液進行噴灑消毒;定植時澆好定植水,緩苗后澆大水,澆水用膜下暗灌技術,以防土壤鹽堿化,降低棚內濕度,中后期管理與一般溫室相同。
2.3.5 水肥管理
定植后到緩苗前一般不澆水,緩苗后可根據土壤狀況適當澆小水,第1穗果坐住之前應蹲苗,以促進根系下扎。當第1穗果定形、第2穗果蠶豆大、第3穗果花蕾剛開放時結束蹲苗,開始灌水,每10~15天灌1次水,結合灌水沖施尿素或磷酸二銨,每畝20~30kg,并注意補充二氧化碳氣肥。
2.3.6 吊蔓與整枝
當植株長到一定高度時,如不及時吊蔓就容易倒伏(無限生長型),影響光照。吊蔓一般在第1穗花開花時進行,先在植株上方拉一南北向鐵絲,將塑料繩一端拴在植株基部,另一端拴在鐵絲上,用繩繞蔓即可。整枝與打杈同時進行,采用單干整枝,只留主干,把所有側枝去掉,減少養分無謂消耗。打杈不要過遲,在側芽長到3~5cm時及時去掉,宜在晴天上午進行,以利傷口愈合。
2.3.7 防落花落果
可以用防落素10~15mg/kg(20~30℃)或30~40mg/kg(15~20℃)噴施當天開放的花,最好上午10:00前噴施結束,避開中午高溫。
2.3.8 盛果期溫濕度控制
適宜的氣溫為25~28℃,地溫20~25℃。土壤含水量為17%~20%,10~15天澆1次水。經常擦棚膜,保持良好的透光性,草簾要早拉晚蓋,保證充足的光照。7~10天葉面追肥1次。
2.4 病蟲害防治
2.4.1 病害防治
1)灰霉病。濕度大時及時放風排濕,可用50%速克靈1000倍液或50%百菌清800倍液噴霧。
2)早疫病。可用40%滅菌丹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2.5%抑快凈2000倍液交替噴霧。10~12天噴1次,連噴3~4次。
3)晚疫病??捎?5%瑞毒霉800~1000倍液或4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噴霧,也可用60%琥·乙膦鋁可濕性粉劑400倍液灌根,每株灌0.3L,隔10天灌1次,灌2~3次。
4)病毒病。發病初期噴灑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加基因活化劑3000倍液混合噴霧。
2.4.2 蟲害防治
1)白粉虱??捎孟x螨凈煙劑熏棚或10%撲虱靈1000倍液,2.5%氯氰菊酯3000倍液,菊滅乳油1000倍液等噴霧,交替使用。
2)蚜蟲。可用205滅掃利乳油3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3 效益分析
通過溫室番茄連作障礙防控技術集成,各棚番茄產量提高20%以上,優質率提高10~20個百分點,提升番茄的內在品質和品相。每畝減少施肥量和用藥量,節約成本100元以上。采用綜合防控技術后,畝增加產量約300kg,產值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