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辦公耗材,這是一個很多人十分熟悉的不起眼小生意,隨便走在馬路上都能看到一些人蹲在路邊,立個牌子,牌子上寫著“回收耗材”。很多人可能認為這生意沒有什么賺頭,一個月下來也就幾千元,賺個辛苦錢,殊不知,該生意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利生意,月利潤至少三四萬元。
本小利高,市場大
“如果沒有高額利潤在后面支撐著,你認為誰會吃這辛苦,大風天還在馬路上站著?”王海(化名),河北承德人,在天津已經從事廢舊辦公耗材生意快三年了,現在每年的盈利大約有四十多萬元。而據王海自己透露,這個收入水平在業內也就算是小打小鬧,厲害的一年有一百多萬元的盈利。
“這個生意,說穿了就是本小利高。”王海說,所謂辦公耗材,其實包括兩大類,一是辦公用品,如打印機、復印機、電腦等;二是耗材,如墨盒、硒鼓、墨水等。這些東西如果用完用壞,在使用者手里一文不值,還是一個累贅,所以給點錢就能回收過來,以報廢的硒鼓為例,回收價格才兩三元一個,而通過我的“加工”,給它再生,扣除再生過程的幾元成本,一個硒鼓我能銷售四五十元,這里的利潤空間有多大,十分明顯。
王海透露,目前該生意的主要盈利點有四個:
一是,再生。即將一些使用過的耗材再生利用,比如硒鼓、墨盒,由于硒鼓、墨盒的用量大,生意也比較好,更為主要的是利潤高。可以說絕大多數做耗材回收的人都在做這個生意。以天津市為例,這樣的人不少于萬人,不過市場容量也大,大家還都有飯吃。
二是,廢舊辦公器材二次銷售。有一些人將一些依然可以使用的辦公器材進行修整、翻新,然后再銷售給一些剛剛創業的小企業,盡管售價也就幾百元,但是由于回收價格不高,所以利潤水平也不錯。不過這個環節,需要投資者有一些技術,算是有些技術門檻,從事的人不是特別多。
三是,拆解廢舊辦公器材。這個環節有點類似廢舊家電的拆解,比較而言,業內人士只是將電器拆解了,然后將配件二次銷售,比如一些電腦的硬件銷售給電腦城的一些私人企業,復印機的一些銅線銷售給廢品回收者。不管怎么樣,拆解后的辦公器材至少能為經營者帶來比最初投入高出四五倍的回報。
四是,高仿品牌產品。這個是黑色生意,就是做假貨,業內人做得不算少。因為都掌握硒鼓、墨盒再生技術,所以只要能回收到品牌的硒鼓、墨盒,他們就仿制這些品牌產品,然后以正品價格回流到市場中銷售,這個生意的毛利潤率超過150%。而且有些人為了能夠回收到品牌的廢舊耗材,甚至給出高價。
回收廢舊耗材也有門道
王海向筆者透露,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廢舊耗材回收領域也是如此,如果經營者不了解這行的門道,賺錢并不容易。
第一個,賺錢與否看收的品種。這行要想多賺錢,最為快捷的方式就是再生耗材和拆解廢舊辦公器材。再生耗材是占著價格優勢,它要比新品便宜一半以上,頗受中小企業的歡迎,但是投資者要記住,一定不要回收品牌墨盒和硒鼓,因為使用這樣產品的企業對品質要求高,不愿意使用再生品,反之國產小品牌的廢舊墨盒和硒鼓更吃香;而廢舊辦公器材中,要以電腦為主,因為電路板多,可提純的貴重金屬多。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很多初入行的人因為不知道,所以忙乎了幾個月也掙不到錢。
第二個,“坐商”要比“行商”賺錢。現在是一個競爭的時代,服務的時代,所以很多剛入行的從業者愿意主動出擊,到各個企業發名片。這種做法至少在這行并不怎么管用。原因很簡單,廢舊辦公耗材的出售者是企業,因涉及到企業財產問題,所以處理起來比較謹慎,不會輕易處理給上門者。而如果當企業打算更換辦公耗材,他們勢必要到專業市場去采購,路上就能看到從業者,此時雙方很容易成交,因為他們有需求了。
第三個,地盤不能隨意越界。看似每個從業者在馬路上蹲著有著很大的隨機性,事實上他們都是按照事先劃分的區域蹲著,不能隨意越界。這種界限的劃分主要依據于三點,一是,誰是第一個進入者;二是,從業者是否有合作伙伴,舉個例子,某從業者與某數碼城有合作,那么這個區域別人就進不來;三是,家族勢力,做這行的很多都是一家人做,所以誰的勢力大,誰就能占據較好的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