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營銷,取自于“水之無形,隨勢而為”。
營銷的目的是尋求市場的占有和利益的獲得,這就需要從供應商到生產商到經銷商到消費者之間這條營銷渠道的暢通無阻。那么,水性營銷的根本點就在于“水到渠成”這一點。
在這個混亂的市場、浮躁的年代,因為我們不愿意隨波逐流,不愿意炒作,不愿意不負責任,所以我們要如水一般,帶給我們的客戶以清凈自然的美感;如水一般,呵護每一個可愛的消費者;如水一般,帶給市場和行業以清澈的希望。
水性營銷“四”字訣
1、水之四形:
若大海之水: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厚積薄發,我們兼收并蓄,我們因為胸懷寬廣,所以帶給消費者以源源不斷的美麗享受。因為若大海之水,所以我們的市場營銷手段和模式層出不窮,帶給渠道和消費者不斷前進的感覺和希望。
若江河之水: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始終致力于美的傳播,絕不敢有絲毫的松懈,以求達到更遠更深的彼岸。我們水性營銷實施的目標就在于實現生產商到消費者之間一條波濤洶涌的江河,永無阻礙,永遠奔波向前。
若深井之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們不張揚,不浮躁,不炒作,不欺詐,因為我們向往的美麗事業,我們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
若心靈之水:浮光躍金,靜影成璧。我們追求的是心靈的美麗,是與天下的志同道合者共享生命的至真、至純、至美。
2、水之四性:
通暢性:做生意講究的是暢通無阻。水性營銷之核心要點也就在于保障供應商、生產商、經銷商與消費者之間這條渠道的暢通無阻。
靈活性:市場無常態,銷售無常法。營銷就像水之流淌,靈活出擊,找準市場的低勢,借機而行。
包容性:兼收并蓄。水性營銷之科學在于吸納一切符合當前市場需要的營銷方法和手段。集眾家之長,始有“水性營銷”。
滲透性:營銷網絡的建設非一朝一夕、一拳一腳能完成。品牌的建設及營銷的重任在于利用水性營銷之強力滲透功能,以在市場上和消費者心中逐步樹立形象。
3、水之四術:
厚德載物:現代中國企業的發展應該建立在信用制的基礎之上(溫家寶)。水性營銷之利在于營造一個誠信的經營環境。不驕不躁,不欺不詐,不玩不賭,不哄不炒。
以柔克剛:制敵于無形。我們不可能與那些歷史久遠的國際知名品牌正面為敵,當迂回作戰,尋隙而入,以水之柔攻敵之張揚,取意想不到的效果。
隨機應變:所謂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或成河流,或成湖泊,或成云朵,水性營銷最關鍵的一點在于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采取不同的市場策略和存在方式。
衍生萬物:水性營銷之目標在于實現“水之生生不息的生機”,由此推動水性營銷與市場的不斷進步和繁榮。
4、水之四季:
春之水:春光蕩漾,水波泛綠。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此時,當以“滋潤”為主,衍生萬物,而始有百花盛放。
夏之水:烈日焰焰,綠蔭滿地。此時,當于“熱烈”中尋求一些“穩重”,是為創造盛景又不乏細致功夫。
秋之水:楓紅似火,萬物含羞。經細心耕耘始有如斯收獲。此時當持謹慎之道,而不宜過分張揚。
冬之水:歲月凋落,天高地瘦。水流萎縮而日見清澈,雪舞曠野始世界清明。養三冬之氣,蘊新生之力。
水性營銷之兩極
1、平衡營銷:講究的是管理、營銷、技術、品牌、人員等各個方面的平衡運作,勿有短板,始于漸進中之成大氣。
平衡營銷的哲學基礎:孔子有“中庸之道”,康熙有“寬猛相濟”,孫子兵法有“以正合,以奇勝”,現代營銷學有系統營銷、整合營銷理論。
平衡營銷學的意義在于通過全面的、平衡的營銷方法,達成營銷渠道的平衡運作,穩步發展,實現企業與社會、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平衡關系。
平衡營銷學是尋求商與買之間的利益平衡、情感平衡、交流平衡;尋求組織與個人的結構平衡、個人與個人的關系平衡;尋求市場結構的平衡。
譬如說生產商與經銷商之間合作關系的建立,就是建立在一種彼此需要的平衡關系之上。而這種平衡關系包含有利益的得失、感情的付出。為什么要談判呢?談判的目的是什么呢?簡單點說,是為了達成交易;再簡單點說,就是為了達成雙方的平衡。
2、顛覆營銷: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一成氣候,當顛覆原有格局,成市場之霸主。
顛覆營銷的目的是尋求新的平衡。
顛覆營銷行為往往由市場上不平衡的一方發起。
顛覆營銷是平衡營銷的發展。
無論是渠道上的哪一環節,或是組織中的哪一部分,或是社會中的某一群體,一旦他們的能量超越了束縛他們的范疇,他們必然要有一種更新的生存狀態。于是,他們為此而付出的手段和成本,以及達到目標所經歷的過程,就是顛覆的手段、成本和過程。
平衡營銷與顛覆營銷就是水性營銷之兩極。在常態下,水的狀態是平衡的;一旦有新的力量誕生,水的狀態立即會發生變化。或成洶涌之波濤,或成無孔不入之水氣,或化為變幻萬千之云朵,或如堅硬之冰雹。
平衡營銷與顛覆營銷并非完全之不可融合,它們也是相互補充、相互交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