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說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人是過日子的人,一種人是奔日子的人。過日子的人謀求平常生活的幸福;奔日子的人不斷修正人生目標,完成了一個階段的目標后,會追求更高的目標,永不滿足,永不停止。
過日子的人適合平凡的生活,奔日子的人適合創業。柳傳志評價說,過日子的選擇是正常合理的,奔日子的人是社會變革的推動力,都值得理解、尊重。
作為“企業教父”的柳傳志顯然鼓勵創業者:你們是奔日子的人,是這個國家的未來。什么樣的人適合做創業者,柳傳志講了五點,首先要有韌性,能熬;二是有責任心,有擔當;三是發現死扣;四是學習的能力;五是領導力,要有孤膽。
對于創業者來說,既要應對外部環境,又缺乏相關經驗,會碰到無數的困難,沒有捷徑可走,唯有去堅持,去熬;作為團隊的領袖,必須要擔當,才能團結團隊;關于死扣,柳傳志舉例說,很多年輕的創業者,用父母的養老金、養命錢去創業,創業初期既沒有經驗,也不熟悉環境,失敗的可能性很大,應該謹慎,避開這樣的死扣;關于學習,柳傳志強調把前人的經驗拿到自己身上反復嘗試和論證,從自己的經歷中吸取教訓;關于領導力,柳傳志認為一個企業光有“群膽”還不夠,創業者要有“孤膽”,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要站出來。
就像電影《中國合伙人》中的鏡頭一樣,當憤怒的人群沖到新夢想學校,通過打砸搶發泄憤怒情緒的時候一樣,成東青作為創業者要站出來挨打。
的確,創業就是一場漫長的戈壁灘徒步取經,要求創業者首先要“具有韌性,能熬”,這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素質,也是一段創業開始得以長遠的直接能量。因此,柳傳志將“具有韌性,能熬”放在創業者素質的首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