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創業,雷軍表示,不提倡不鼓勵大學生創業,因為中國跟美國的國情差別很遠,我們大學的教育包括高中的教育素質和能力教育相對偏弱,這樣出來創業的話,成功率是非常之低的。而且我們鼓勵學生創業還耽誤了他應該有的學業,有點得不補失。
以下是雷軍關于投資和創業的見解:
五、六年前我做天使投資的時候,我可能更多的想法是幫朋友忙,甚至沒有考慮過掙多少錢,沒有考慮過這就叫天使投資,所以我一上來就把自己定位在幫忙的這個角色。從幫忙的結果來看,其實我自己也沒有想到說,我到現在為止投了20多家企業,有10多家企業都非常的成功,屬于那個運氣超好的一類投資人。
首先,我很感激這些創業者,因為他們在成功的同時,也給我創造了巨額的回報,我覺得他們真的做得很出色。另一方面我是覺得,這說明我們中國的經濟也在高速的成長階段里面,在過去的十年里面有非常多的商業機會。其實一群非常能干的人,合適的商業機會,就有可能打造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
在投資上,雷軍有三條原則,第一條就是人要靠譜、不熟不投;第二就是大方向沒問題;第三個就是小方向被驗證。因為這樣才會有成功率,我想他們來找我,肯定也就是想聽聽我這樣的意見,覺得這個方向行不行,覺得這個切入點對不對,覺得找這幾個人合伙好不好,然后我想更多的是,我給他們一些這樣的建議。如果這件事情被我認可了,或者投了點錢的話,我覺得成功的概率還是提高了蠻多。最最重要的可能是,我給他們提供了一種信用,就說這件事情雷軍看好了,已經投錢了,其實在今天這個商業社會里,有時候信用的價值可能遠遠超過了我投的那點錢。
過去十年,很多大學都鼓勵大學生創業。從結果來看,應該幾乎是全軍覆沒,所以我今天的觀點和十年前的觀點一樣,對大學生創業不要鼓勵,也不要提倡,我覺得沒有什么好處。所以我認為大學生,真的還得提高自身的技能,甚至剛畢業都最好不要創業,最好是要么找個創業公司,要么找個大公司,先提高技能,有相應的商業網絡,一切都準備好了再創業。現在我投資的這些創業者,平均年齡應該都在三十三四歲,他們已經非常有經驗了,這樣的成功率要高很多很多。如果剛大學畢業就開始創業的話,其實挺不容易的。·專題報道·
我有過幾次創業的經歷,所以我辦小米的時候很多同事們都擔心說,我干一段時間又干別的事情去了,所以我跟他們保證說小米是最后一家公司。因為小米這件事情足夠大,其次如果能把小米做成功,這一生已經是精彩紛呈,已經不需要別的東西了,所以對我來說足夠了,所以我也提醒自己聚焦,認認真真把小米做好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