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您好,我丈夫是一家公司的業務員,剛進公司不久,公司派他去廣州市采購貨物,我丈夫因對市場不太了解,在采購貨物時被趙某所騙,采購了不符合公司要求的產品。我丈夫現在很為難,對公司無法交代,我想知道,像我丈夫這樣被欺詐而簽訂的合同采購了不相符的產品,該怎么辦?
讀者:黃冰
黃冰讀者:
您好!商場如戰場,商戰中荊棘叢生、暗流涌動,特別是有些公司違背道德的底線不講誠信,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等情形屢有發生。那么,在這些情形下簽訂合同有效嗎?
《合同法》第54條第1款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這家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由此可見,你丈夫因對市場不了解而被趙某欺詐。誤簽了合同,其依法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依法追究趙某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