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訪雅大公司董事長胡順開時,他正準備去參加清華大學的湖南卓越湘商總裁高級研修班上課。他是個大忙人,只要在家,公司的晨會,部門的例會,他都要參加;客戶來公司采購釀酒設備,要進行三天的技術培訓,他也要過問;至于新產品研發、生產加工、營銷策劃,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公司正在擴張,他也在實現由親力親為向團隊管理的轉型。
胡順開再忙,也不會拒絕朋友來訪。即便是馬上出差,他寧愿不吃晚飯,也擠出了近一個小時來接受我的采訪,于是,一個企業家的成長背影在我的視野漸漸清晰起來……
在沒有轉行之前,胡順開是永州中石化系統的一位職工,他干過倉管、搞過辦公室,管過政工、人事,還臨時頂替過其他崗位,在身為公司中層干部的同時,他還在永州市科委下屬的科技情報研究所新技術開發部兼職,主要研究釀酒技術。
正因為是這份兼職,最后導致胡順開“不務正業”,最后毅然下海,開辟出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嶄新天地。
胡順開的名字是爺爺取的,他的人生經歷也正如其名,一切順順利利,開開心心。小時候,胡順開喜歡做夢,夢見自己干事就成。在石油公司上班時,盡管在諸多崗位上輪任,但在待遇優厚的公司里,他總覺得“那時工作太輕松了,跟自己的性格和所受教育格格不入,完全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當下海的浪潮濺到石油系統時,胡順開心里有了想法。
1996年之前,公司是不允許停薪留職的。到了第二年,新的政策來了,胡順開不顧親友的反對,與公司19個激情燃燒的同事親手砸了已端十幾年的鐵飯碗,成為一群體制外的個體經營者。
然而,弄潮需要水平,至少要會游泳。胡順開的同事們原以為商海很簡單,哪知道嗆了幾口水之后,都返回公司重新上班,只有胡順開這匹馬不肯吃回頭草,在外面的積累越來越高。
衷心感謝那份兼職。辭職那年,胡順開成功申請了第一個專利——高產酒曲制造專利技術,之后,胡順開又成功申請了釀酒新技術專利和釀酒蒸餾設備專利。
盡管如此,各種挫折和失敗還是接踵而來。酒曲生產出來以后,胡順開拿著產品向永州市的一些店鋪進行推銷,遇到了四種情況:第一種是,懷疑,堅決不用;第二種是,試著用,謝謝老板;第三種是要求先賒賬,待酒曲賣出去以后再付錢;第四種是要他先交一筆押金并提供酒曲和100斤大米,釀出好酒來就給錢,否則,不給錢。但大部分老板都是持懷疑態度,不愿意承賣他的酒曲。
面對那些拒絕自己的店鋪老板,胡順開一度陷入沉思:難道自己的選擇錯了嗎?現代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亞健康的人也越來越多,人們對飲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按道理,純糧食釀造的酒肯定比酒精勾兌的酒更值得人們信賴。胡順開想來想去,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本地不行,他就到外地去開拓。北方人喜歡喝酒,而且喜歡喝高度酒,自己的酒曲所釀制的酒可以達到六十度以上,所以那邊應該有市場。于是乎,他帶著自己的產品,跑到了陌生的東北三省以及河南河北等地,憑著自己的自信,敲開了一家又一家的大門。陌生的地方,并不拒絕他這個陌生的來客,酒曲就是線,設備就是緣,很快,他的產品在北方地區打開了銷路,訂單紛至沓來,他也被眾多的客戶稱為“酒曲王”。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胡順開在設備上精益求精,不斷鉆研,開發新技術,公司所獲得的專利越來越多。
水到渠成的再次延伸
一次,一個客戶問胡順開:“你的酒曲是很好,提供的設備也好,但是我們沒有經過系統培訓,不太熟悉操作,你能不能為我們提供培訓呢?如果我們既向你買酒曲和設備,又在你接受培訓,不是更好嗎?”又有一個客戶問:“你能制作高產酒曲,為什么不自己開酒廠?”
客戶的需求就是市場,就是商機。胡順開恍然大悟:對啊,自己有釀酒各個環節的專利技術及專利釀酒設備,為何不把幾項專利技術轉化成生產力,自己建造一個酒廠呢?
從釀酒原料和釀酒設備延伸酒廠,看似水到渠成的事情,然而,又有兩個新的問題擺在了胡順開面前:自己該造什么樣的酒?又如何闖過銷售這一關?
因為當時的永州經濟欠發達,交通閉塞,公司又缺乏人才、資金、技術和信息,之前自己的高產酒曲在永州遭受冷遇的現實令胡順開清醒地認識到:生產企業最大的障礙不是產能,而是營銷渠道,得渠道者得天下。
多年的闖蕩,讓胡順開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下,一家企業要想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必須堅持市場導向,按市場的需要進行生產,否則,就會一敗涂地。
為了保障延伸的成功,胡順開跑出去轉了幾趟,很快他得到了這樣的一個信息:永州在外地給人的印象主要來自于柳宗元的詩文,除了《永州八記》就是《捕蛇者說》,尤其是那句開場白:“永州之野產異蛇”。其實,這也是柳宗元造福斯地,為永州打了上千年的免費廣告。正因為如此,一些有眼光的本地企業家趁勢而為,搞了許多異蛇酒廠。如何在別人的基礎上標新立異,后來居上?胡順開動了一番腦筋,他調整了營銷策略,決定不再走傳統的發展模式,而是劍走偏鋒,決定生產一種異蛇貢酒。有了想法就立即行動,他把永州市作為生產基地,先是在云南、河南、廣西等散酒消費量大的地區設立銷售點,打開銷路,然后逐步在全國各省市發展銷售點。
如今,除了公司總部、研究所及異蛇貢酒廠、設備廠、酒曲廠在永州外,直接產生利潤的銷售分公司像網一樣分散在全國各地。這讓胡順開從創業伊始就有了面向全國市場運籌帷幄的氣魄和運作經驗,事實證明胡順開當初采取“走出去”面向全國市場的策略非常正確,為他的事業打開了局面。
從人管向文化凝聚轉型
對于任何企業來講,都要面臨一個管理的問題。管理在細節,管理出效益。
從當年的租廠房,到自己購地建立自己的廠房;從當年的純酒曲生意到現在的酒曲、釀酒設備、技術培訓及酒廠,胡順開的企業越做越大,企業管理的挑戰越來越多。
盡管胡順開原來在國企學過管理,但那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與市場經濟的要求格格不入,以前的所學在新的形勢下價值近乎為零,必須從頭再來。好在胡順開不是一個輕易認輸的人,他喜歡學習,喜歡鉆研,從兼職工作到自己創業后獲得56項國家專利就是最好的證明。
為了讓自己的管理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胡順開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一邊花錢,高薪聘請專家學者作為公司的經營和營銷顧問,同時不斷淬煉自己,提高自己。這些年來,他先后參加了清華大學MBA班培訓,以及省內外其他各種有益的交流與培訓,即便是今天,他還在堅持學習,還在參加清華大學的湖南卓越湘商總裁高級研修班學習。
光靠自己一個人還不行,必須加強團隊建設。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團隊的力量才是巨大的。因此,在自己堅持學習和深造的同時,胡順開還分批次將公司的管理人員送到各種培訓班去進行培訓。當他們培訓歸來,胡順開感覺到自己跟他們溝通,比以前容易多了。
學習力就是生產力,知識創造財富。
與此同時,胡順開與《農村百事通》、《致富時代》、《創富指南》等媒體結成合作伙伴,為大家免費培訓釀酒技術,優價推廣釀酒設備,不僅幫助創業者利用雅大技術及設備走上了發家致富的小康之路,也使得“雅大”這一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胡順開說,搞企業要善于借力使力,否則,光靠自己鉆研,會浪費許多精力。為了鑄造自己特有的企業文化,胡順開費盡了心思。對于員工,他視為兄弟姐妹,只要自己不出差,就在公司與員工一起吃食堂飯,每天參加員工的早會,每周定期參加部門的例會,傾聽員工的心聲,幫部門和員工解決問題,讓員工對公司充滿歸屬感,產生責任心,產生向心力。對于企業,胡順開始終堅持,自己銷售的不僅僅是一臺臺設備,更是一份份責任,一份份商機,一份份愛心。胡順開堅信自己的產品可以改變大多數用戶的命運(公司的客戶群大部分在城鄉結合部和廣大農村),自己傳授技術給他們,可以為他們創造財富。
登高望遠奠基石
平時十分注重學習,善于捕捉信息的胡順開,從一份《2008中國新網民用戶行為研究報告》中看到:中國網民數量已達到2.53億人。當他“貪婪”地讀完這篇研究報告后,心里豁然開朗。令他清醒地看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腦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圖形界面讓人們遠離了枯燥乏味的書刊,報紙,文字指令,網站豐富的信息資源吸引著人們在網上遨游,走網絡營銷之路已經成為中小企業營銷的必然趨勢。于是從2010年就開始運作網絡營銷,并親自帶領網絡營銷團隊跑長沙,走義烏,向高手學習,拜能人取經。這幾年的摸索,基本形成了自己公司的網絡營銷體系,目前,他的網絡營銷占全部銷售業績的90%以上。且發展穩健,潛力巨大,徹底擺脫了公司發展困頓的局面,奠定了公司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促進不斷騰飛的基石。同時,他又將網絡營銷運作的成功經驗,向公司管理系統延伸,逐步建立了信息化平臺,形成了商務電子化,管理數字化,財務網絡化態勢。
人生夢想:穩打穩扎向五億
胡順開在接受高端培訓時曾與同學們做過一個游戲:大家輪流扮演一個資產上億的老板,因為破產,再次與昔日的上層人物相逢而遭到的冷遇,那種復雜的心情可謂過目難忘。這就更加堅定了他的人生信念:穩打穩扎,步步為營,循序漸進,努力攀登。
胡順開堅信: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開始。胡順開本人從不賭錢打牌,在他的影響下,妻子和員工均遠離了賭博。在生活上,不嫖不賭為贏;在事業上,敢賭敢拼為贏。
胡順開在拼搏,但也未忘愛心奉獻。政府及有關部門組織的愛心活動,公司均沒有缺席。家鄉修路修橋,他也有求必應;對于那些貧困農戶和轉業復原軍人,他銷售設備時,均要給予優恵照顧。十多年下來,已經累計讓利百余萬。至于一些零碎的,他更沒有在意。
“人在做,天在看”一個有愛心的企業,才會得到社會的尊重,才會做得更長久。下一步,公司將在企業文化和愛心事業方面做出一些具體規劃,使之成為公司的外在形象之一。
至于未來的發展目標,胡順開說,力爭在2017年實現年產值(銷售收入)過億,再一步一步穩健發展,穩打穩扎向五億邁進。希望自己六十歲之后,能夠在永州只買一張火車票,就能走遍全國乃至東盟部分國家,因為公司現在的客戶目前已經分布到了這些地區,接下來就是如何鞏固和擴大的問題。他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雅大公司的管理團隊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