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腹瀉被視作是由某種特定因素引起的,因此其治療也可以通過去除這種誘因而實現。根據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來看待仔豬腹瀉問題可能得出:為什么不讓仔豬的生活環境處于最佳狀態呢?本文主要從飼料/營養的角度進行討論。
就全球來看,減少抗生素在動物生產中的使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擔憂治療劑量的氧化鋅在動物生產中使用所產生的后果。在歐盟的某些國家,氧化鋅在動物生產中的使用是允許的。隨著人們對飼養幼齡動物的營養性和非營養性問題的關注(包括對增強仔豬免疫力的關注),這就提出了對新方法的需求。這也是為什么丹麥農業合作協會(Danish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society,DLG集團)旨在停止使用預防劑量的抗生素以及限制治療性用藥的目標。
1 控制仔豬斷奶時的腹瀉
抗生素可以解決仔豬斷奶時的消化道紊亂問題。有時候使用抗生素不只是出于治療的目的,而是出于預防性目的才添加到飲水或飼料中。然而,進一步降低甚至完全中止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是一種趨勢,且也是一種愿望。這種情況不僅僅在歐盟國家有,事實上在整個歐洲都是一種趨勢。
在一些情況下,氧化鋅(ZnO)對控制仔豬腸道健康非常有幫助,但是同樣也存在負面作用。它們可能會干擾其他營養成分如植酸酶和其他礦物元素的利用率,或者改變其他物質的適口性。
在傳統上,為防止或限制仔豬斷奶時的腹瀉,已經有各種方法得到應用。這些方法包括降低日糧的粗蛋白水平(添加高水平的合成氨基酸)、添加有機酸、益生素/益生菌及精油。由于部分必需氨基酸還沒有人工合成產品,因此在不損害仔豬生產性能的前提下,要盡可能將日糧蛋白質水平降至一個很低的水平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日糧蛋白水平與仔豬生產性能之間的最佳關系必須在豬群水平上進行研究。
一般來說,有機酸和無機酸都能夠加入仔豬的所有飼料中,以解決其健康問題,并改善生產性能。當涉及到其他產品的類型時,不同區域之間也存在差異。在一項行業調查中,亞洲、歐洲和美洲對使用酸化劑的必要性都一致地表述為“控制仔豬腹瀉”以及“有助于生產無抗日糧”。
2 理解作用機制
除了關注添加劑的使用效果外,了解決定動物采食行為及飼料和飼料添加劑非營養性作用的機制也很關鍵。這些非營養性作用可以用不同的術語進行表述。益生元(eubiotics)一詞是指通過調節腸道菌群而起作用的任何化合物或產品。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則是關注這樣一個事實,即某些物質能夠上調或下調特定基因的表達,從而維持仔豬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
位于荷蘭Sterksel的豬創新中心近期完成的研究表明,即使在斷奶前給哺乳仔豬提供適口性良好的教槽料,大部分仔豬在斷奶時仍不會開始采食。對那些未采食的仔豬而言,斷奶到初次采食的時間顯著增加,這會影響這些仔豬斷奶后的生產性能。
斷奶后,如果在教槽料/開口料中使用了真正的優質飼料將會發生什么呢?生產經驗表明斷奶仔豬會更加健壯,而且還能夠用更經濟的方式飼喂,即從體重15 kg~20 kg階段就能夠在日糧中使用高水平的豆粕(圖1)。
3 腸道發育階段很重要
給仔豬飼喂與其腸道發育階段不匹配的飼料,往往會導致其出現非傳染性炎癥和腹瀉。研究表明,這種類型的生理應激可能不僅會降低炎癥反應期間仔豬的生產性能,可能還會提高在后續生產過程中豬對應激因子的易感性,使其更容易發生腹瀉,并會影響其終身生產能力。
為了更好地了解飼料品質與仔豬生產性能之間的關系,根據丹麥200多個豬群的有效生產性能數據進行的薈萃分析表明,使用優質飼料會取得更好的生產性能。市場似乎正在發生變化,大家都認為為幼齡動物的高質量飼料投資以實現并優化動物的終生生產性能是值得的。這可能是因為以下事實,即避免仔豬在其生命早期發生腸道疾病會使其終生生產性能更好。
4 優化蛋白質供給
由于仔豬和新生仔豬的腸道適合消化和吸收乳,根據蛋白源對仔豬消化率及胃腸道的影響,蛋白質源可歸為異質乳蛋白(iso-milk)。發酵提取的大豆濃縮蛋白、土豆濃縮蛋白、血漿蛋白及豌豆濃縮蛋白都可以認為是異質乳蛋白。
氨基酸也有其他的功能,而不僅僅是作為蛋白質合成的基本原材料。有些特定的氨基酸在免疫功能(蛋氨酸)、腸道上皮、黏膜的功能與更新(蘇氨酸)和神經遞質(色氨酸)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在為處于應激之中的豬開發飼料時,這些都應該被列入一個考慮了這些特性的氨基酸模型中。
5 礦物元素的性質
幾年來,Vilofoss集團已經在向仔豬日糧中添加特定微量元素螯合物的有益作用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和資料。按歐盟法規中的上限水平添加螯合微量元素可以作為控制仔豬斷奶后腸道健康問題策略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場試驗發現,在某種程度上,添加PigOmic能改善仔豬的生產性能,降低大腸桿菌感染引發的不利影響。在一些允許使用治療劑量氧化鋅的國家中,PigOmic能夠以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使用,進而替代氧化鋅。在日糧僅添加PigOmic,不使用預防劑量的抗生素生長促進劑或氧化鋅的情況下,也能降低大腸桿菌和大腸桿菌O149(可引發水腫病)的影響。
6 鋅——一種必需微量元素
在20世紀80年代,多位研究人員(Anders Holm,1988;Hanne Damgaard Poulsen,1989)提出在剛斷奶時給仔豬日糧添加高劑量的氧化鋅來降低腹瀉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從那時起,許多研究證實了氧化鋅對預防腹瀉和促進生長的積極作用。就臨床效應和生態指標而言,氧化鋅必需在斷奶時添加并連續使用兩周,以發揮其最佳的效應。一項科學研究表明,當仔豬日糧中添加1 500 mg/kg~3 000 mg/kg氧化鋅形式的鋅時,仔豬的生長性能會提高10 %~30 %。
為了控制向環境中排放鋅,一些歐盟國家已經將氧化鋅列為處方藥從而限制其使用。盡管如此,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是一個臨時性許可,這在某種程度上很可能是對氧化鋅使用限制的取消。
當日糧的鋅含量高于1 000 mg/kg時,如果飼料中沒有很好地平衡鐵和銅這兩種微量元素,鋅會導致鐵和銅的缺乏,從而引起貧血。關于這點有一些證據可以證明:一旦氧化鋅治療結束,在接下來的一周內動物腸道菌群平衡會發生顯著的變化。研究證明,使用氨基酸螯合鋅可以改善腸道完整性和生產性能,但是添加量只是治療劑量氧化鋅的10 %。
隨著使用傳統抗生素的可能性不斷降低,提升對動物健康管理(不僅是外在環境,也包括仔豬腸道內在環境的健康管理)的認識對維持仔豬最佳的生產性能是非常必要的(圖2)。
7 新的有前景的研究結果
有段時期,人們認為仔豬的日糧必須是高密度的飼料,這樣方能滿足其每日的營養需求,因為這是基于由于仔豬胃腸道容積小因而其采食量低的假設之上。近期的研究在用特殊纖維組分作為飼用抗生素替代品方面顯示了一些有趣的結果。纖維、健康和生長之間的確切關系仍未完全弄清楚,但是一些研究人員證明,仔豬斷奶后飼喂高纖維型日糧會降低其腹瀉的嚴重程度,而另一些研究人員則發現纖維會增加斷奶仔豬對腹瀉的易感性。
這可能是因為纖維種類眾多且特性(可消化或不可消化)差異大,而且有關在仔豬日糧中使用纖維也沒有真正的推薦標準。可發酵纖維可改善仔豬的腸道健康,增加腸道中短鏈脂肪酸(SCFA)的含量,減少致病病原體對仔豬生長性能的不利影響。然而,從實際應用來看,在斷奶仔豬飼料中添加可發酵纖維存在風險,特別是在衛生條件差的情況下。另一方面,不可發酵纖維有助于控制斷奶時的消化功能紊亂,改善仔豬的生長性能。但是,為了在仔豬飼料中更好地使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便能夠更好地描述纖維的類型。
8 血漿蛋白
從技術角度來看,血漿蛋白是最佳抗生素替代方案之一。在斷奶仔豬料中使用血漿蛋白會提高采食量,這在剛斷奶時是很重要的。血漿還是最好的蛋白質來源,因為它不僅可用于生長,還含有功能性蛋白(免疫球蛋白),可以改善仔豬的免疫力,從而增強仔豬的健康狀況。研究表明,與乳制品和大豆蛋白等高消化率的蛋白源相比,血漿蛋白能使仔豬生長性能平均改善25 %。據一些獸醫專家介紹,血漿蛋白通過減少腹瀉和降低死亡率,在降低消化道紊亂的仔豬抗生素用量方面有巨大的潛力。他們發現,血漿蛋白能改善飼料的適口性、仔豬的生長速度和健康。
如果加工過程中嚴格執行良好生產規范,從衛生角度來講,使用血漿蛋白不存在任何風險。專家建議對血漿蛋白的生產提出盡量少的要求。熱處理必須控制溫度和處理時間,經處理后的產品至少存貯7 d,衛生指標必須受到重視,以免出現二次污染。另外,豬血漿的來源在歐洲是受法律監管的。
盡管動物源性蛋白飼料已經被用于飼喂幼齡動物,但是在一些情況下,飼料企業不得不尋求非動物源性替代品,因為對污染導致健康問題的恐懼在不斷增長。
9 仔豬的飼喂方案
Vilofoss集團的斷奶仔豬飼喂方案Primefeed利用了仔豬斷奶前后營養中的最新知識,并為仔豬提供了從出生到過渡再至采食豆粕型日糧時期的飼料解決方案。可以用衛生方式飼喂的最早日糧是乳制品,它具有補充乳品的優點,教會仔豬采食干飼料,因而能讓仔豬在教槽/開口/保育階段更輕松地適應含有更多植物性組分的飼料。
該方案為生產高健康、高生產性能的仔豬提供了解決之道,此類仔豬受益于高消化率富含營養的日糧,從專為處于嚴重挑戰狀態下的仔豬獲得最佳生長速度設計的日糧,至專為更強壯仔豬設計的日糧,當然也需有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面世。這就意味著該方案能為所有仔豬生產者提供任何生產條件下的飼喂解決方案,并且將能夠為每一家豬場提供最經濟有效的解決方案。
斷奶時所用的復合酸化劑應是有機酸與無機酸的最優組合,添加量不低于1 %。
原題名:Controlling piglet diarrhoea with a holistic approach(英文)
原作者:Pierre-Stéphane Revy(Calcialiment-Vilofoss公司研發部經理)和Jacob Dall(Vitfoss-Vilofoss公司豬營養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