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發生和流行日益嚴重,給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是影響豬場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綜述了豬呼吸道疾病綜合癥的發病原因、發病癥狀及綜合防治措施,以期為降低該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豬呼吸道疾病綜合癥;發病原因;發病癥狀;防治措施
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是一系列呼吸系統疾病的總稱,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北美提出,主要是由細菌、病毒、環境、營養、飼養管理、免疫能力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總稱。近年來,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幾乎在所有的大、中、小型養豬場發生與流行,對豬群造成了嚴重危害,給養豬生產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是影響豬場經濟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
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在冬季,天氣寒冷,光照少,風大,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發生與流行尤其嚴重,如果管理不當和缺乏防治措施,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本文介紹了冬季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發病原因和癥狀,以及科學的防治措施。
1 發病原因
引起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發病的原因很復雜,分為傳染性因素和非傳染性因素。
1.1 傳染性因素
傳染性因素主要是指病毒性和細菌性感染。研究表明,目前已從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病豬中分離了豬繁殖障礙與呼吸道綜合征病毒、偽狂犬病病毒、豬流感病毒、呼吸道冠狀病毒、豬圓環病毒、豬肺炎支原體、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豬鏈球菌、多殺性巴氏桿菌等,還有豬瘟病毒、豬腺病毒、副粘病毒等其他相關的病毒和細菌。在冬季,豬在寒冷應激下,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受到以上這些病毒性和細菌性感染。
1.2 非傳染性因素
非傳染性因素有管理、環境等因素。冬季氣溫低,風大干燥,豬舍內溫度過高或過低、濕度不適宜、通風不良、有害氣體濃度過大等都容易引起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流行。冬季屬于敏感季節,如果沒有相關的預防措施,管理混亂,防病意識淡薄,消毒周期過長等也會造成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暴發。
2 發病癥狀
本病的急性癥狀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采食量下降,體溫升高,氣喘、呼吸急促困難,出現嚴重的腹式呼吸,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出現結膜炎癥狀,可發生突然死亡。多數病豬由急性變為慢性,生長緩慢或停滯生長,消瘦,豬群體重參差不齊,死亡率升高。
本病多暴發于6~10周齡的保育豬和13~20周齡的生長豬。保育豬以呼吸困難和神經癥狀為主,生長豬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采食量下降以及呼吸困難。發病率在25 %~60 %,病豬的死亡率為 20 %~90 %,豬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
3 綜合防治措施
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受多方面因素誘發,病原復雜,癥狀表現不一,給診斷和治療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在日常飼養中應遵循以防為主、綜合治療的原則,減少各類不利因素的影響,以保障豬群的健康生長。
3.1 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冬季天氣寒冷,防寒保暖是冬季防疫工作的重點。尤其當遇到氣溫驟變的時候,首要工作是加強豬舍的保溫措施,可通過舍內防風,墊上木屑或干草等方法起到保溫效果,減少寒冷應激對豬群的直接危害。
同時要解決好密閉保溫與通風換氣的矛盾,在不影響保溫的前提下,天氣晴朗無風的時候,于每天上午十點以后至下午四點以前打開(全部打開或部分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保持舍內空氣清新,降低氨氣含量,為豬群營造干爽溫暖、空氣清新的舒適環境。
此外,做好日常清潔衛生工作,經常清掃糞便,及時清除舍內垃圾污物,沖洗地面,謹防揚塵清掃,保持豬舍潔凈、干燥和舒適,食槽、水槽也要天天清理,避免豬的糞便掉進食槽和水槽,污染飼料和飲水。
3.2 加強飼養管理
在嚴寒的冬季,可以適當增加豬群的飼養密度,這對豬群相互取暖保溫有一定的好處,但要適度。不同的生長階段,合理安排飼養密度,建議保育豬的活動空間不低于0.4 m2/頭,肥育豬不低于0.8 m2/頭。在生產中嚴格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避免不同日齡的豬混養在一起,盡量減少豬群轉欄和混群的次數,對新引進的種豬要嚴格隔離21 d~28 d。單獨設立病豬隔離欄,將病豬、弱豬進行嚴格隔離飼養,并及時護理和治療。
在冬季,病原菌的滋生較慢,但仍要嚴格執行以消毒工作為核心的豬場生物安全體系,將消毒工作貫穿于養豬生產的各個環節。用生石灰每3 d對豬舍進行1次消毒,每周用漂白粉進行1次全場消毒,敏感時期和超大型養豬場應適當加大消毒的頻率。每批豬出欄后必須要及時對豬舍進行嚴格徹底的消毒處理,藥物消毒時盡量采用刺激性較小的消毒液。消毒后的豬舍最好空置3 d~5 d后再使用,經過大量事實證明,此方法是減少病害高發的最簡單可行的有效途徑。
3.3 免疫接種
按照科學的接種程序,對豬群進行無遺漏免疫接種,包括豬繁殖障礙與呼吸道綜合征、豬流感、豬瘟、豬偽狂犬病、豬氣喘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萎縮性鼻炎等疾病免疫接種工作。盡可能免疫母豬,為初生仔豬通過母源抗體形成天然被動免疫打下良好的基礎。要經常檢查和改進免疫程序,兩種病毒性弱毒疫苗接種間隔時間不少于7 d,避免產生免疫干擾作用。通過疫苗的接種免疫,增加豬機體的抵抗力,減少發病率。
免疫可有不同形式,可以應用商品疫苗,也可應用高免血清和自家苗。在疾病流行期間,采集本飼養場的典型病料制成混懸液對成年健康豬進行強化免疫,按常規方法分離制備高免血清,對同批斷奶仔豬進行腹股溝皮下注射,可獲得很好的免疫效果。或者采集本飼養場的典型病料制成自家組織滅活苗,對仔豬進行二次免疫,可以增強豬的免疫力。
3.4 藥物防治
如果豬場發生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建議使用藥物預防。由于豬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不同,用單一的抗生素不能對所有的細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必須采取聯合用藥。對母豬和仔豬來說,可采用在飼料中添加藥物或飲水的方式。母豬應在產前一周和產后一周使用藥物預防。肥育豬可在13周齡和17周齡使用一周,對豬呼吸道疾病綜合癥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4 小結
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發病原因復雜,癥狀表現多樣,嚴重危害豬的健康。冬季的寒冷氣候更為該病的發生與流行提供了便利條件,目前豬呼吸道疾病綜合癥還沒有控制和消滅感染的有效措施,其防治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根據冬季的氣候特點,給豬群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在生產中加強飼養管理,科學地對豬群進行免疫接種,根據豬的日齡進行合理的藥物防治。只有結合多方面的綜合防治,才能夠有效降低豬群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從而才能獲得良好的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