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沙烏頭為母本,以皮特蘭、杜洛克公豬為父本,進行皮沙、杜沙二元雜交豬育肥試驗,并進行屠宰測定,對肉質性狀等指標進行了測定比較。結果表明,皮沙日增重638.7 g,杜沙日增重714.5 g,在生長速度方面,杜沙占優勢,但瘦肉率方面,皮沙比杜沙高。各方面數據分析,皮沙和杜沙在胴體性狀方面,具備了配套系母本的要求,也無PSE肉,PH也屬正常范圍。
關鍵詞:沙烏頭;二元交雜;育肥性能;肉質性狀
沙烏頭豬是我國著名的地方豬品種——太湖豬的七大類群之一,主要分布于江蘇省的啟東、海門等市和上海市的崇明縣。沙烏頭豬體質較緊湊,頭大額寬,額部皺褶多、深,耳特大,軟而下垂,耳尖齊或超過嘴角,形似大蒲扇。全身被毛黑色或青灰色,毛稀疏,毛叢密,毛叢間距大,腹部皮膚多呈紫紅色,也有鼻吻呈白色或尾尖白色的。乳頭數多為16~18枚。作為地方豬種,該豬頭最大的特點與特色就是繁殖率高、肉質好。
皮特蘭豬原產于比利時布拉邦特地區,是先由比利時的本地豬與法國的貝衣豬雜交,后又引入英國的泰姆沃斯豬的血統雜交而成;1955年被歐洲各國所公認,是近十幾年來歐洲較為流行的豬種。皮特蘭豬是目前瘦肉率最高的豬種,在我國主要是被用作二元或三元雜交生產的父本,以提高雜交商品豬的瘦肉率水平。1988年,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從法國引進皮特蘭豬,建立了中國大陸第一家皮特蘭豬原種場,對中國瘦肉型豬的生產起到了一些促進和推動作用。
本研究以沙烏頭母豬為母本,以皮特蘭公豬為父本進行“皮×沙”二元雜交試驗;同時,選取沙烏頭母豬為母本,杜洛克公豬為父本,進行“杜×皮”二元雜交組合為對照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計
本試驗分為兩組,A組為皮沙豬組,B組為杜沙豬組,每組選配了12窩,總共24窩。試驗豬從24窩里面選擇出生日期相近的,每組斷奶仔豬30頭,分為2窩,平均體重為35 kg左右。飼喂相同的飼料,自由采食和飲水,自然通風。保育出欄后,到育肥豬欄飼養,做育肥試驗,試驗豬體重到100 kg左右。然后屠宰測定。
1.2 飼養管理
(1) 人工投料、自由采食、自由飲水;
(2) 按照常規進行免疫接種和驅蟲;
(3) 專人管理,各組均給予相同的飼養管理和環境條件;
(4) 實驗中試驗豬發病,在不影響試驗結果的條件下進行常規治療,若治療2 d后仍無效果,則淘汰病豬,記錄病豬體重,于試驗結束時進行加權平均;
(5) 每天記錄各組投料量,若有淘汰或死亡豬立即等級,并將該組余料進行稱重;
(6) 觀察記錄,每天觀察試驗豬采食、糞便及活動情況,并做好記錄。
2 測試指標及方法
2.1 增重及日平均增重
在飼喂試驗開始和結束時,以頭為單位對試驗豬進行全群稱重。采取早飼前空腹稱重,零時停食,8:00~10:00依次分批稱重,稱重前先將豬哄起活動10 min,待排除糞尿后稱重。
2.2 料重比
以圈舍為單位,每天統計飼喂消耗飼料量,試驗結束時應回收稱重,耗料量=投料量-剩料量。料重比=耗料量/總增重。記錄A組、B組飼料成本,含飼料添加產品。
2.3 肉質
體重達到100 kg上下時出欄,適當調整。要求每組選擇體重中等、發育良好的3頭試驗豬,進行屠宰,測定胴體性狀、肉質性狀。屠宰前,禁食24 h,稱重,進行屠宰測定。
屠宰指標:宰前重、屠宰率、胴體斜長、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積、6~7肋骨膘厚、皮厚、瘦肉率、滴水損失、嫩度值、肉色、肌內脂肪、肌肉水份。
2.4 統計方法
數據統計分析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統計。
3 試驗結果與分析
3.1 育肥性能
A組無淘汰豬;B2組3月29日死亡淘汰掉1頭豬,重35 kg,減去該豬耗的料57 kg;4月17日B2組死亡淘汰1頭,重41.5 kg,減去該豬的耗料133 kg。
A組試驗豬總增重1 437 kg,日均增重638.7 g;B組試驗豬總增重1 567 kg,日均增重746.2 g。A、B二組料重比分別為3.38、3.04。
試驗結果如表1。
3.2 胴體性狀
試驗豬胴體性狀見表2。
數據分析顯示(以下數據分析,P>0.05,差異不顯著;P<0.05,差異顯著;P<0.01,差異極顯著),屠宰率方面,A組比B組最高,二組之間無顯著差異;胴體斜長方面,A組比B組長,二組之間差異不顯著;平均背膘厚方面,B組比A組要厚,二組之間差異顯著;6-7肋骨膘厚方面,B組比A組要厚,二組之間差異顯著;皮厚方面,B組比A組要厚,二組之間差異不顯著;眼肌面積方面,A組比B組小,二組之間差異不顯著;瘦肉率方面,A組比B組高,二組之間差異顯著。
3.3 肉質性狀
試驗豬肉質性狀見表3。
數據分析顯示,在pH方面,A組比B組高,A組和B組之間差異不顯著;滴水損失方面,A組比B組高,二者之間差異顯著;嫩度方面,A組最嫩度值高,比B組高,二組之間比較,差異顯著;肉色方面,A組值比B組高,二組之間差異極顯著;肌內脂肪方面,A組值低, B組高,二組之間差異顯著;肌肉水份方面,A組值低,B組高,二組差異顯著。
4 結論
通過試驗數據表明,皮沙日增重638.7 g,杜沙日增重746.2 g,在生長速度方面,杜沙占優勢,但瘦肉率方面,皮沙比杜沙高。各方面數據分析,皮沙和杜沙在胴體性狀方面,具備了配套系母本的要求,也無PSE肉,pH也屬正常范圍。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