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前,石全華的主要工作都是在北京。從2008年開始,她就開始接觸東北虎項目,主要做戰略籌款工作。對于將工作定位于吉林長春的東北辦公室,她笑稱自己是“救火隊”隊長。由于2010年全球啟動老虎項目,中國也要同步啟動,而那時的東北辦公室,缺人缺技術,東北虎項目實在無法順利落實。在這種情況下,她就頂了上來。石全華足足花了兩年時間,讓東北虎項目從最初落地到后續能夠順利開展。曾經計劃項目運營順利就回到北京的她,突然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這個讓她極具歸屬感的地方。也是出于對項目運營的責任心,她決定留下來,這一留就到了現在。
原來的WWF資金技術主要來源于國外,在國內一直不怎么“接地氣”。從2014年開始,為了適應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WWF中國開始重組,由原來只重視“保護項目發展”的組織模式向“項目保護”與“民眾參與”并重的組織模式進行調整與改變。讓中國公眾更好地了解什么是“保護”繼而參與到保護當中來,同時也成為了組織工作的重點,并因此成立了“Public engagement(公共參與部)”。在部門成立之初缺少人手時,石全華又一次被緊急調用,就這樣她成了專業“救火隊”隊長。
石全華每天的工作不是在辦公室埋頭寫項目策劃,就是在開會。作為東北虎和亞洲大貓項目的負責人,怎樣做好旗艦物種東北虎及棲息地的保護是她們工作的重點。她和同事們需要深入了解旗艦物種東北虎的生活習性、種群狀況、營養分析等方面的知識,還要對一些有蹄類動物(東北虎的獵物)進行野化放歸,最重要的是對其所處的森林環境進行保護和管理。內容覆蓋很廣,任務也相對繁雜,而這所有事項的協調與策劃都是由石全華來完成的。
開會時,她會一連好幾天從早講到晚,有時候一連幾天緊張到沒法入睡。工作雖然辛苦,她卻不以為意,她知道自己努力過后所能看到的成果,而這正是其動力的來源。
相對于室內,石全華更愛野外工作。作為物種保護者,很多情況下她都是做一線的野外工作——調查東北虎的蹤跡,對有蹄類動物進行無線電遙測。在外人看來,動物保護是最辛苦危險的工作之一了,可對石全華來說,成為動物保護工作者是最幸運的事情。

每到下雪或者有任何其他狀況,她就要去野外進行工作,零下二十多度一去就是好多天。由于突發事件多,也有很多潛在危險。比如在雪地開車,車子會經常翻倒;在森林里爬坡,一不小心,人就滾到坡下;冬天過結冰的河,冰凍得不結實,人很容易就掉進冰縫里……什么危險狀況都遇到過。
野外工作者都會配有防護措施,雖然她大傷沒怎么受過,磕磕碰碰的小傷卻是家常便飯。“對我而言,在野外工作就是一種享受,身心都會覺得非常放松和健康。”對于這些危險,她更是毫不在意:“這些事情你們覺得危險,對我們而言是常態。我們有經驗,知道要注意什么,也就不會覺得危險了。當然,我也承認危險,但‘有失必有得’,我們看到的美不是一般人能看得見的。”
大氣、精干、務實、正能量、胸懷寬廣、吃苦耐勞、善于創新……這些都是大家對石全華的評價。甚至有人說她是一位背后帶光的強大女人。男同事們跟她一起工作,絲毫不會感到任何的性別差異,甚至有幾個同事專門追隨她來到東北基地。大家都覺得跟著她干工作,心里痛快。

QA:
CR:你是怎樣走上動物保護這條路的?
跟從小的生長環境和成長經歷有關吧,我從小喜歡動物。因為父母都是商人,小時候沒有足夠時間照顧我,我都是被“放養”的,“放養”的地點就是家附近的動物園。經常是自己能在動物園里特別開心地玩一整天。晚上父母來找我時,發現我都在猴山旁邊呆著。
我高考成績挺好的,大家都勸我報一個熱門專業去一個更好的大學,我卻執意要去東北林業大學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那時雖然對保護區沒什么概念,但是在腦子里,保護區不就是個大動物園嗎?那得多有意思啊。到了東林,學到了專業的動物保護技能,感覺自己如魚得水。學得多,了解得多,就覺得越來越喜歡,再加上有人生導師的幫助,自然而然就走上這條路了。
CR:來到世界自然基金會那么長時間,心理上有什么改變與落差?
沒有落差。“高大上”的感覺始終如一。即便我已經坐到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上,我對基金會仍舊是仰望的態度。基金會這個大環境會驅動你一直學習。因為基金會自身包容性很強,它以非常快的速度在不斷進步,我在其中也是一直在向前。

CR:基金會的男女比例是怎樣的?
總體而言,基金會是女多男少。因為基金會算是慈善事業,而女性更具有同情心,更心細也更愿意去做一些讓社會平等、環境更美好的慈善事業。但是就物種保護項目部來說,還是男性多一些。因為要經常出野外,野外工作比較辛苦,還是男性更適應。
CR:在野外工作中最難忘的經歷是什么?
前幾年冬天和另一個女孩去野外。在林子里跟蹤一群小野豬,跟到一條凍住的河的旁邊,看著小野豬跑過河了,我們也跟著野豬跑。跑到河中間,冰一下碎了,我們倆就卡在冰面上,上不去下不來。我當時第一反應是:壞了,我比野豬還沉。因為下面的河水都流空了,我們就在冰面上懸著,費了老大勁兒才出來。后來想想還挺有意思的。
CR:作為女性,在野外這種極端環境下有沒有不方便?
說實話,不是所有女性都能做這樣的工作。我不同意男女之間有差別的想法,一直覺得分工不同卻生來平等。但我在招一些野外工作人員的時候,也不得不承認有些工作女性確實不適合。大多數的女性在野外可能堅持不下來,這跟女性從小的生活環境,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關系,不是對與錯的問題,也不是能力的問題。舉個例子,女性在野外上廁所就很是問題,還沒法洗澡。想做這樣的工作,這些都是必須要克服的。我自己之所以能做到也是跟我的性格有關,我從小性格就比較男性化,不需要別人照顧。而且我真的很喜歡這份工作。當你太熱愛這個事業的時候,其它的都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