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高度專業化的展會,對于在該領域所知有限的普通觀眾而言,展會的內容非常難懂。例如,機械應用類的產品可以通過有形的裝置和機械展示出來,但如何展示信息技術(IT)卻是參展商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以下簡稱“弗勞恩霍夫協會”)是歐洲最大的從事應用研究方向科研的機構。每年,該協會都攜科研成果參加知名展覽會,展示范圍包括大數據/智能數據、媒體、IT安全、工業4.0、電子政務、智能環境和教育等,參展總面積達五千平米。弗勞恩霍夫協會的參展經歷讓人們看到,展示抽象內容的方式之一是運用相關有形物品來“講故事”。

案例分析一
雖然IT技術的應用是肉眼不可見的,但在漢諾威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CeBIT)上,弗勞恩霍夫協會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該機構展出了未來城市項目模型“Morgenstadt”,模型中包括道路、路標、樹木等。研究人員把1,000平米的展區按主題進行劃分,展示協會各個研究所的日常活動,涵蓋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各個區域也有自身的亮點。例如,在“機場”區域,有“IT和安保”“IT和物流”等版塊。在“IT和物流”版塊,有一輛在不同貨物之間運行的小車,視覺化的三維物體表現了抽象化的IT應用主題。在“博物館”區域,研究人員用電腦管理文件的例子表達IT應用主題,與傳統的博物館相比,別具一格。在“市政廳”區域,展示的是電子政務和市民自助服務區。
案例分析二
在每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nover Messe),弗勞恩霍夫協會也有積極的參與。該展會的主題是工業領域,協會在近幾年的展示主題是電動交通(e-mobility)。展區中設立了一個加油站。看到這些展品,觀眾們會很快明白,該展區的主題是汽車能源。
案例分析三:實體墻

弗勞恩霍夫協會在其他行業也開展廣泛的研究。協會最近一次參加貿易展覽會是在今年一月底的慕尼黑國際建材展覽會(Bau 2015)。在展會上,協會在“研究工作坊”展區展示了建材、建設體系和安保設施。為了使產品的理念可視化,協會的研究人員運用了實體墻作為道具。他們把藻類作為絕緣物質加入墻體或做成墻體的表面,使新材料在建筑中的運用變得非常具體。
使公眾更易理解研究主題
參展機構、設計搭建公司、其他服務商等常常通過研討會互相交換意見,討論如何使展示的研究話題對一般公眾更加而言更加容易理解。這種討論進一步為本身就對實驗發明非常有興趣的研究人員帶來了靈感。他們非常愿意增加研究范圍對公眾的吸引力。進一步講,如果研究的話題更有吸引力,研究人員在展會上與具備專業知識的專業觀眾交流時,也會更加自信。目前,協會正在為隸屬同一機構的弗勞恩霍夫學院開發一款互動游戲。
參展前的模擬
為了以最佳狀態參加展會,弗勞恩霍夫協會設計并采用了針對展臺接待人員備戰的“參展駕照”訓練項目。該項目重點在于訓練展臺接待人員對參展產品的分發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接待人員對展品的實際操作能力。該項目使得協會的展臺接待人員在展會開始前能夠檢查哪些方面還需要做更好的準備,比如外語還需要突擊復習一下、展品還需要再作調試等等。該項目也使他們對參展目的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參加展覽會之前,一定要確定具體的參展目標。
參展商在展會上是否成功,媒體的報道可作為間接的評估標準。展會觀眾的反應也可以作為評估參考之一。最后,展會期間是否建立了有效的行業聯系也可以作為評估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