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是很奇怪的,但是如果一定要選出最奇怪的——那絕對是黑洞。
黑洞是宇宙里最神秘的物體,它巨大的引力,使其成為宇宙里摧毀力最強的物體,它撕開一顆恒星只要幾秒鐘。
但它們并不是可怕的、危險的東西,它們是宇宙里最神秘的部分。
為了解開黑洞的秘密,我們會對它進行層層解密,也許將來有一天——人類將可以在黑洞里旅行。
如果你掉進一個黑洞,你的運動速度會越來越快,最終你會達到光速。
在這里,空間和時間都會崩解,不會以我們理解的方式運行。
我們之所以說黑洞是黑的,是因為光無法在黑洞里射出來。這是一條單行道,光能進去,但是出不來。黑洞是宇宙里最具力量的物體,有能力摧毀整個世界。物質會變熱、會被撕裂,它會掉進宇宙里這個沒有邊界的深洞里,但是黑洞除了混沌和毀滅,還有另外一面,我們對黑洞了解得越多,就越能理解到它們在我們的宇宙里的真正用途。
黑洞是里面究竟發生著什么,其實我們并不知道, 我們面對的是目前人類的大腦不能理解的東西。它們就像組織者,能把東西聚在一起,新發現會不會改變我們對黑洞的看法?是時候改變一下看法了,黑洞不僅僅是一片黑暗。去掉籠罩在外部的甜甜圈形狀的冷塵,就會露出由宇宙碎屑構成的巨大圓盤,它每小時旋轉幾百萬公里,這里就是黑洞享用盛宴的地方。氣體、塵土、行星和恒星的碎片全都墜入黑洞張開的血盆大口,這里叫做“黑洞表面”。這是一個徹底黑暗的球體,一切光線都無法逃脫,在它的內部,我們所了解的宇宙規則并不適用。
30年前,黑洞是純粹的理論,是愛因斯坦提出的數學假設,但現在我們知道它們是真實的。在夏威夷最高的山峰莫納克亞山上,凱克天文臺的天文學家詹姆斯·萊克正在研究人馬座A星——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星的質量相當于我們的太陽的四百萬倍,離地球只有26000光年的距離,這樣一個巨大的黑洞竟然離我們這么近,這是非常獨特的,因為其他的超大黑洞都離我們非常遙遠,在銀河系之外的其他星系。
要到詹姆斯·萊克位于山上的辦公室需要沿著陡峭彎曲的土路爬行4200多米。今天,詹姆斯要讓凱克天文臺300噸重的望遠鏡做好監控人馬座A星的準備,每天晚上都需要20個人組成的團隊才能讓這個大家伙運作起來, 這是一臺十分復雜的機器。
地球大氣不斷地運動,這會讓光線彎曲、讓星星看上去很閃耀、這種美麗的失真,會讓科學家沒法看清楚銀河。但是凱克天文臺的團隊解決了這個問題。夜幕降臨,詹姆斯會朝上空的大氣80公里的地方射出一道明亮的激光,我們會拍下激光回歸時的畫面,它會因為大氣而變得模糊,跟自然的星星一樣。通過調節望遠鏡的鏡子,詹姆斯能讓光線聚集,這樣他就可以調校望遠鏡,避免光線影響,給銀河里的物體拍下最清晰的照片。
這是天文學的一場革命,這是我們夢想了許多年的科技,它改變了全局,如今我們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東西。詹姆斯和他的團隊有驚人的發現,它改變了我們對黑洞運轉方式的理解,他們在人馬座A星附近偵測到一個神秘物體——它叫G2——這是一團星際氣體構成的云霧,里面可能有一顆星,它的未來很渺茫。科學家認為,這個黑洞會把一部分云霧彈入太空,然后把剩下的部分吞噬,變得更龐大,更強大。隊員們很快就會第一次看到黑洞吞噬物體,一個叫做人馬座A星的黑洞即將撕碎并吞噬一個叫G2的氣體云團。
為什么黑洞有這么龐大的力量?它們是怎么形成的?是什么給了黑洞這種摧毀整個世界的力量?
黑洞的形成是一個大質量恒星死亡誘發的,需要一顆體積至少相當于太陽8-12倍的恒星。這種大質量的恒星能制造出相當于太陽幾百萬倍的能量,幾秒鐘內釋放的能量就相當于太陽一整年發出的能量。這些是特超巨星是宇宙里最大的恒星,當它們用完了能源就會開始死去,當它們無法再承受自身的重量,它們就會崩潰并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樣造就的超新星無比強大,僅次于宇宙大爆炸。剩下的內核會繼續崩潰、擠壓,變成空間內的一個點,比一個原子還要小,黑洞就誕生了。
人馬座A星會不會是銀河的中心?在洛杉磯,一支科學家團隊想攻克這個問題。經過20年的研究,他們發現了人馬座A星的驚人之處。通過測量,他們發現這些恒星都在繞著黑洞運動,但是它們旋轉的時標都不一樣。人馬座A星巨大的重力把所有這些恒星控制在它周圍的軌道里,去除銀河里的粉塵和氣體我們會發現這些星體并不是唯一,銀河里的每個物體都圍繞著空間中的某一個點旋轉。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星,它是我們星系的中心、銀河的主人。
超大質量黑洞一點都不稀有,它無處不在,在我們可以觀測到的宇宙里有幾千萬,甚至幾億個星系, 而每個星系的中央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太瘋狂了,還有更好的發現。超大質量黑洞不但能幫助這些星系固定自己的位置,還能創造星系。超大質量黑洞強大的重力能把經過的恒星拉進自己的軌道,它們的質量疊加起來會吸引越來越多的恒星,然后慢慢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星系。中央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它是星系的掌控者,也是締造者,這迫使我們重新分析星系最初是怎么形成的,也讓我們重新評估黑洞在宇宙中扮演著什么角色。
有了黑洞,才能有星系;有了星系,才能形成恒星;有了恒星,才能形成行星;有了行星,才能支持像我們這樣的生物,所以黑洞是我們存在的一個根基。
黑洞形成了我們的宇宙,但是它們會不會威脅到我們星系的未來呢?我們的宇宙看起來寧靜而祥和,但是表象是有欺騙性的。當你從地球觀察太空,覺得看上去美麗而寧靜。但是宇宙里是非常狂暴的,有些恒星在爆炸、有些星系在碰撞,所以我認為自己被宇宙中的精彩演出包圍著。我們的星系銀河系領銜主演著宇宙中最跌宕起伏的一場戲,再過40億年, 銀河系會撞上離我們最近的星系——仙女座星系。銀河的速度是每小時40萬公里,這兩個星系會開始融合為一個新的超級星系叫做“銀河仙女星系”,科學家預測兩者的黑洞會發生碰撞。
在宇宙的各個角落,黑洞的撞擊是很普遍的。但是由于它們黑暗的性質,我們沒法看到這些碰撞發生時的情況。當銀河系中央和仙女座星系中央的黑洞融合,它們會制造一個龐然大物,這會是一個超級強大的黑洞能吞噬幾百萬顆恒星,幸存下來的恒星會在新主人的控制下進行殘酷的重組。黑洞極強的萬有引力會把很多行星甩進新的軌道,讓很多恒星發生碰撞,到時候會是一片混亂,只剩下一個黑洞控制著幾萬億恒星和行星的命運。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黑洞如何形成各個星系,如何統治它們,但還是有一個大謎團——黑洞內部深處究竟在發生著什么。
在蘇格蘭,科學家在進行一場試驗,希望能揭開黑洞表面另一側究竟是什么。丹尼爾·法齊奧沒有使用望遠鏡,他也不是宇航員,他在實驗室里自己制造黑洞。他使用的是光,“我們有極其強大的激光,它能逼迫光聽我們的話,讓光像液體一樣流動。”黑洞附近的空間也像液體一樣流動,它像往下游流淌的河流一樣朝著黑洞表面移動。
法齊奧把光逼進一個狹窄的漩渦,就像物質墜入了一個真正的黑洞。他已經有了科學突破,當他把一道光波朝著一個黑洞射過去,奇怪的現象發生了,我看到了一些波,它們不動,就好像在我們制造的這個黑洞的邊界凍住了一樣。這些被凍住的波證明了一個推斷,愛因斯坦著名的理論——相對論。愛因斯坦認為在靠近黑洞的地方重力會把時間延展開,一秒鐘會膨脹成好幾年甚至幾個世紀。從遠處看的話,這些物體的時間就像是凍住了,這跟法齊奧試驗的黑洞里看到的是完全一樣的。他相信空間中也發生著同樣的事,如果你從相對較遠的地方看到一艘宇宙飛船或者一個人掉進黑洞,這種情況下你不會看到這個人通過黑洞表面,你會看到他們靠近黑洞表面,然后在我們看來,時間就像慢了下來,我們會看到他們速度變慢,最后永遠凝固在黑洞表面。但是飛船里的宇航員卻不會注意到時間被拉伸了,他們感受到的重力變化跟周邊環境相同,對他們來說,重力把他們拖向黑洞表面的時候,時間和在地球上沒什么兩樣。
有了這些新的科學知識,我們就終于可以解釋黑洞內發生了什么了,而現在,黑洞表面另一邊的一切仍然是謎團。有些人認為那里是一個煉獄,它可能是一道巨大的火墻,所有的東西都一下子被吸進去,然后氣化,發生一場大爆炸;另一些人預測 那里會有“奇點”,也就是所有的空間和時間都匯聚成一個點,時間也是一樣,時間會停止。有些人認為黑洞會把一切進入的物體拉成一條線,如果你的腳先進入黑洞,那么腳上的重力會比頭部的重力大得多,你會被延展成一條又長又細的條狀物,直到最后連你的分子也會被扯裂,原子破碎,也就是說進入黑洞后你會變成細細的一條蒸汽。
黑洞挑戰了我們的理解極限,但是從理論上來說,還有比黑洞更奇怪的可能,那就是顛倒的黑洞——白洞。
白洞不會吸入物質,而是吐出物質,像一個瘋狂的能量火山。白洞會為人類打開新的領域,黑洞和白洞最驚人的性質之一是:有時它們會以蟲洞的形式互相連接。當發生這種事的時候,你從宇宙的一個地方進入黑洞,然后從一個白洞走出來,來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地點。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黑洞把你吸進去,白洞再把你吐出來。
如果這樣的橋梁真的存在,它可以提供一個誘人的機遇——我們能不能通過這些蟲洞旅行?這樣的旅程會是什么樣?曾經它們只存在于科幻作家最瘋狂的夢里,但是現在科學家認為蟲洞是真實存在的,它們也許會給空間探索帶來革命。蟲洞的好處在于,它能讓我們一瞬間就穿過超遠的距離。想象一下,如果我從銀河中的某個點出發,假設是紙上的這一個點,我想去仙女座星系,也就是這一點,兩點相距兩百萬光年,就算我以光速行駛也需要兩百萬年。但是有了蟲洞,你就可以充分地把空間扭曲,幾乎不用花費任何時間就能從這一邊來到這一邊。
沒有人能斷言蟲洞是否真的存在,但使即便它不存在,在研究蟲洞理論時使用的數學方法、科學發現和物理理論也可能會產生新的發現。發現一些我們可以利用的真實存在的東西,這會造福人類。研究這樣的東西總是有價值的,所以我們叫它“探索”。盡管黑洞能在一眨眼之間撕碎和吞掉許多行星和恒星,但是它們也有非常正面的力量,那就是締造并控制星系,控制宇宙里的秩序。
將來有一天,它們會幫助我們去到宇宙里最遙遠的角落,對于黑洞,或許我們非但不該恐懼,反而應該學習它們、去愛它們。
太陽
宇宙最基本的構成元素是恒星,太陽就是一顆恒星,它是太陽系的核心恒星,從本質上說就是一個巨大的等離子球,它在向外傾瀉著能量。這個距離地球一億五千萬公里恒星給了我們生命,維持我們的活動,保護著我們,但它也能毀滅我們。
小行星
每天有超過一百噸的塵埃和巖石從太空中轟炸地球,大多數不為人知,但是,有些太空導彈則更大,小如一輛汽車、大如一座城市,這些就是小行星,它們極具破壞力。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九千公里的小行星以時速11萬公里的驚人速度撞向了墨西哥灣,撞擊時釋放的能量超過了十億個廣島原子彈的能量。在撞擊的中心,沖擊所產生的能量立刻使水蒸發,地球表面下的巖石融化了,留下了一層三公里厚的熔巖層,巨大的火山口寬180公里深十公里,面積超過夏威夷島的兩倍。科學家認為,就是這次襲擊事件使恐龍滅絕了。
火星
火星是我們的近鄰,離太陽第四遠的行星,距離我們地球有兩億兩千九百萬公里,表面的平均氣溫只有零下62攝氏度。今天,科學家們正在為探訪這顆紅色星球做準備,他們的終極目的是讓第一位人類宇航員登陸火星,總有一天人類得離開地球,火星就是我們的第一個目標。未來我們會前往火星,并在那里生活下去,這是人類生存的關鍵。
探索頻道系列專輯
《雄獅聯盟傳奇》
這是一部講述南非“雄獅聯盟”內的欺騙、暴力和爭權奪利的傳奇故事。總長兩小時的節目耗費了16年的心血才制作完成,向世人展示了獅子行為與人類之間有著驚人相似的一面,這一面是出乎人們意料的,也是前所未見的。影片還特別記錄了頂尖獅子研究專家們的專業見解,其中包括著名大型捕食者專家戴夫·薩爾莫尼。《雄獅聯盟傳奇》將于2015年在Discovery頻道播出,覆蓋全球包括美國在內的2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了解詳細播出時間歡迎關注
Discovery探索頻道
官方微信賬號:Discovery_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