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公司的老總打開了同一款互聯網思維模式,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品牌奔到了一條路上,我這才把馮京錯認成馬涼。
由于《成都女報》連續推出了好幾期與創業相關的報道,我和我的同事們現在對各類打著“互聯網思維”口號的創業項目非常敏感——在寫這篇文章的當天,我就遭遇了兩次互聯網思維創業團隊的地面營銷。
那天我正走在買早餐的必經之路上,一位白衣黑褲扎著馬尾的女生突然一個箭步沖到我面前,遞給我一張傳單,上面是一家我沒聽說過的早餐外賣公司介紹,并列出了其合作品牌,大部分為知名餐飲品牌,其中亂入了一個女性衛生用品品牌。妹子說:“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訂閱號,就可享受免費早餐哦!”
吃完早餐回來的路上,我又被一位白衣黑褲長發披肩的妹子攔住:“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就能免費領取一份綠植盆栽哦!”
當時我就震驚了:妹子你一個早上兼職兩份工,真是有夢想就有奇跡。
后來我定睛一看,才發現是不同的妹子。只不過是兩家公司的老總打開了同一款互聯網思維模式,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品牌奔到了一條路上,我這才把馮京錯認成馬涼。
每年都有那么幾次,編輯部的女士們非常想做一個跟理發有關的選題,因為大家都有一連串在理發店里和各位造型總監、店長斗智斗勇的故事,不吐不快。
從拒絕洗頭小弟給你介紹的新款強效護發素開始,緊接著要禮貌地拒絕Kevin或Tony推薦的染發、燙發、倒膜、分子護理等項目,可能還要編造假身世、假職業來應對他對你個人情況的好奇。在結賬的時候,還要對沙宣頭收銀小姐提出的充卡建議果斷說“不”。
相互分享了各種不愉快的理發店體驗后,大家總結出一句話:找男朋友易,找稱心的理發師難。就算找到了稱心的理發師,過個一年半載人家追求夢想,去了更大的城市、更好的平臺,從此和你音信不通,魚雁不往,你又要提心吊膽地再去選一位理發師,又要經歷一輪慘痛的試錯。
這樣的生活你不想再忍了。在這個互聯網思維占領各類創業高地的時代,你想買化妝品,下單之前得先下個美妝App,研究哪款妝容最能突出你的美貌和氣質,然后按圖索驥,用推薦的彩妝單品填滿購物車;你想喝碗雞湯,都能在賣家的官網上看你的雞從破殼而出到被開水燙光了毛的全過程——這是一整段“雞生”,它從風景優美的大山一路風雨無阻來到城市,成了你鍋里的心靈雞湯。
互聯網以人為本,互聯網思維主導下的產品非常注重用戶體驗。如果理發師能尊重客人的品味,懂得適當溝通,不亂推銷產品,在客人看來,這已經算是理發店的增值服務,也是不錯的用戶體驗。
我聽說有的理發店已經開始緊跟潮流,玩O2O模式,推出上門理發服務——只需關注店家微信公眾號,選擇心儀的理發師,約好時間,就能享受到貼心細致的上門理發服務。茫茫網絡海洋里,我好想找到那位曾與我合影留念手藝高超的3號技師小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