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世界上第一款3D打印的多旋翼飛行器FlexBot的研發者喻川,率領他的團隊赴美國參展西南偏南大會(SXSW)。FlexBot在全球500家報名參展的創業公司中排名前50,獲得了寶貴的獨立演講時段。《成都女報》獨家專訪喻川,了解這家獲得眾多科技界“大佬”首肯、吸引了硅谷孵化器投資的微型跨國科技企業,是如何在互聯網創業時代引領風氣的。
Flexbot是什么
SXSW每年春天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舉行,它被稱為科技界風向標,也是全球創業者的盛會,許多技術型公司曾在這里進行首秀,比如推特。FlexBot在SXSW上的表現十分優異,其獨特的生產和銷售模式更是引起了行業的注意。
FlexBot的生產模式兼顧了批量與個性化:用戶下載FlexBot的App,參與部分設計,實現個性化定制;也可以在付費后下載現成的3D打印模板自行打印。這種新的模式既節約了成本,又讓用戶享受到更多樣化的樂趣。
喻川告訴記者,新一代的FlexBot迷你飛行器將提供更多服務,“我們在網絡上提供迷你飛行器整機的全套3D打印模板,用戶可以自行打印:我們也可以將迷你飛行器的基本套件寄給用戶,用戶只需要打印或DIY機架部分,便可組裝出整機:我們也鼓勵有3D打印機的用戶為沒有打印機的用戶打印機架,形成互動”。喻川有一個想法:建成一個致力于全球共建共享的網絡用戶社區,把FlexBot產品線并向用戶,從而提供更多個性化產品。用戶可以在該社區平臺上分享他們參與設計和制作的經歷和成果,甚至還可以售賣他們的成品。
喻川介紹,“網上用戶社區一旦建成,就會形成一個生態圈,用戶源源不斷的創意將形成更多新產品,新產品亦會激發更多靈感,這才是我想要的可持續化的商業模式”。
共享新思維
喻川強調,團隊創造性地將個性化與數字制造結合,實現了分布式長尾制造,滿足小眾用戶對個性化產品的長尾需求(在全新的商業模式下,許多原先被忽視的客戶的需求雖然不是主流,但因為數量龐大,也足以讓公司獲得巨大利潤,這便是經濟學中的長尾理論,也引申出長尾制造、長尾需求等相關概念)。
自創業伊始,喻川就對“社會化制造”情有獨鐘,“傳統的制造方式也許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集合眾人力量的生產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喻川說,他相信制造業的升級不會是規模更大、工人更多的大工廠,更注重個性化才是制造業的未來,“富有潛力的新事物普及對行業發展將是非常有影響的”。
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社交網絡的興起,使大眾協同創新成為可能。喻川和團隊正在設計研發自己的自動化生產線,將3D打印機與機械臂相結合,在不同的地方設立這樣的生產線,形成分布式制造,這也是對“社會化制造”方式的一種探索。
喻川希望通過網上用戶社區形成一種社區文化,在這里,沒有模仿與超越,“我們共享新思維”。
迷你飛行器的低空之戰
FlexBot起步于地處我國西南部的城市貴陽,喻川坦言,團隊創業之初所需的資源要素相對匱乏,但這反過來迫使他們要在更大范圍內整合資源。FlexBot先是在全球著名眾籌平臺Kickstarter籌集了5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47.4萬元);在完成對所有支持者的產品回報后又獲得硅谷孵化器的投資,目前新一輪的融資正在進行中。
現在,喻川和團隊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在準備新產品Flex PV的發布準備上,獲得投資對他而言并不是最要緊的事情,“我覺得產品做好了,有了自己的用戶群,伯樂自然就會來了”。
在消費級航拍無人機領域,FlexBot有幾位出色的競爭對手,比如3D Robotics和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大疆)。
3D Robotics是美國《連線》雜志前任主編、長尾理論的提出者和闡述者克里斯·安德森于2009年創辦的一家公司,主營業務是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有趣的硬件產品。克里斯·安德森曾對FlexBot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對這款迷你飛行器做出過很高的評價。
大疆是消費級航拍無人機領域的巨頭,品牌當前80%的產品銷往國外,占據了全球民用小型無人機約50%的市場份額,其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汪滔被認為是創客的鼻祖。大疆生產的航拍無人機最為人熟知的亮相,是在湖南衛視的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中。2014年,大疆Phantom2 Vision+曾被美國《時代》雜志評為當年的“十大科技產品”。今年1月,大疆在美國CES展會上被權威媒體評價為“首個在全球主要消費產品領域成為先鋒者的中國企業”。
微型跨國公司
喻川認為,創業不必只在活動半徑內整合資源,而是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尋找資源。“創業者可以借助多元力量來抗衡大企業,不必只從本地做起。過去中國企業往往是在壯大后通過收購來實現國際化,但因為創始階段不具備國際化的基因,所以國際化的道路總是很崎嶇。”
根據201 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四部門研究制定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1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50萬元以下的企業為微型企業。FlexBot團隊目前共有10人,是地道的微型企業。正是這樣一個10人的微型團隊,卻做出了跨國企業的成績。
克里斯·安德森曾在《創客》一書中預言了微型跨國公司的出現。《國際市場》雜志曾在1994年刊登過一篇名《未來世界市場中的新型主力軍——微型跨國公司》的文章,文中提道,成功的微型跨國公司需恪守5大宗旨:集中注意力、保持精簡、在世界各地尋覓發展機會、發掘外國人才資源、解決客戶問題。
在互聯網經濟迅速發展的當下,這5大宗旨依然有值得借鑒的意義。
以skype公司和手機游戲“憤怒的小鳥”的開發者Rovio娛樂公司為例:2011年5月,微軟以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27.3億元)的價格購入skype。微軟skype總部位于盧森堡,不過部門中大部分開發團隊依然在創始地愛沙尼亞共和國的塔林和塔爾圖辦公。2012年,Rovio在北京和上海開設“憤怒的小鳥”海外零售店,合作方多達數十家,通過借力解決微型創業團隊進軍國際市場所面臨的難題。
FlexBot這樣的企業代表了眾多互聯網時代的微型創業型跨國企業,它們在創業初期即參與國際市場,組建國際團隊,整合全球資源,它們的成長、崛起也是在為微型跨國企業探索多種可能性。
創業沒有性別之分
Flexbot團隊近期新加入了一位女性成員,至此,團隊女性數量已達到3人。
這3位女性在Flexbot團隊中分別扮演設計師、市場推廣和行政的角色。喻川認為,女性天然具有對風險的敏銳嗅覺,這讓她們在創業團隊中更有獨特的優勢。
互聯網科技領域有許多優秀的女性高管,如雅虎CEO瑪麗莎-梅耶爾、臉書首席運營宮謝麗-爾-桑德伯格等。創業女性的表現也很精彩,喬安娜·威登米勒是1-Page的聯合創始人及CEO:格麗德-范德維爾德是戴爾第一任駐點創業者,負責戴爾在全球范圍內的創業計劃。就在不久前,福布斯中文網報道了華裔女孩劉南茜的創業故事,她在大四那年研發使疫苗無需冷凍也可以保存的聚合物取得了成功,這項研究成果使她贏得了2014年由微軟和諾基亞共同贊助的“青年創新”獎(Young Innovators Award)。目前她正在構建一款可以將所有公共顯示屏轉為智能顯示屏的軟件,她的目標是讓每一塊公共顯示屏都運行這款軟件,并將其連接成網絡,從而提升用戶體驗。
喻川表示,勇于創業的女性比男性更有膽識,她們是他非常欣賞的群體。在當下的創業時代,創業沒有國界,更沒有性別之分。
TIPS 科技界的女性精英
雷切爾·豪特:前紐約市首席數字官,也是紐約市歷史上第一位首席數字官。她領導的“We Are Made in NY”項目支持和驅動紐約市的科技增長。此前她曾創立過新聞平臺GroundReport,還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擔任數字媒體與創業的兼職教授。特雷西-周:社交圖片分享網站Pinterest最高級別的軟件工程師之一,擔任科技部主管。她曾在臉書和谷歌實習,后為著名的問答網站Quora工作;如今她是硅谷企業家垂涎的工程師之一。
帕里沙·塔布里茲:業界將擔任Chrome安全工程經理的她稱為谷歌“安全公主”。她帶領谷歌的信息技術工程團隊從事各種產品的安全性提升工作。她同時還負責安全設計和代碼審查的團隊,并為工程師進行產品安全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