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介紹了食品過敏原種類及部分發達國家相關食品過敏原管理情況,闡述了目前我國食品過敏原標識發展的現狀與趨勢,并提出相關建議,為改進和完善我國食品過敏原標識和監管提供參考。
【關鍵詞】 食品 過敏原 標識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15.07.004
食品過敏是食物中的某些物質,通常是蛋白質進入體內后,被人體內的免疫系統當成入侵的病原,機體會啟動免疫反應,以消除這些“病原”對機體的不良影響的現象。有效地預防食品過敏的手段之一就是在食品標簽中標示所含有或可能含有的食品致敏物質,以便提示有過敏史的消費者選擇適合自己的食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現階段許多國家政府都通過嚴密的科學調查和立法論證,相繼修改和出臺了規范食品中過敏物質標識的法律法案[1],我國也不例外。
1 過敏原種類
食品過敏已引起了國際組織和一些國家的高度重視,對于食品過敏原來說,國際上通行的主要是以下幾大類:含有蛋白質的一些物質、魚蝦等水產品類、亞硫酸鹽類、堅果類等。
以最常見的蝦來說,蝦是人們最喜愛的水產品之一,它味道鮮美,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但很多人吃后卻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發紅、起斑點等現象,這就是最典型的過敏反應。引起人們過敏的根源所在就是在蝦中含有一種異性蛋白,現代食品加工技術中有些企業在加工過程中對蝦進行了一些處理,減少了異性蛋白的成分,推出了所謂的“放心蝦”。再如對于乳及乳制品來說,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還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和生長因子,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食用,這其中就包括過敏者。這類人群在喝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后會出現腹痛、腹脹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會出現鼻炎、哮喘或蕁麻疹,這也是乳制品中的蛋白質刺激人體淋巴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所致。
目前已知結構的過敏原都是蛋白質或糖蛋白,雖然過敏原分子占食品總蛋白的極小一部分,但是微量的食品過敏原蛋白即可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針對有過敏反應的特殊人群來說,除了盡可能的調理自己的身體使之減少過敏反應外,最好的方式還是避免接觸到過敏原。
2 國外食品過敏原標識管理情況
在相關食品標準制定方面,CAC制定的食品法典是最重要的國際參考標準。CAC在《預包裝食品通用標簽標準》中明確規定,對已知的導致過敏反應的食品和配料應始終加以說明,并給出了具體的食品過敏原種類。當然,對于不同地區和國家,由于地理環境和種族的差異,對過敏食物的種類也有差異,CAC建議將本國或本地區所特有的食品過敏原在標簽上予以標明。
目前,歐盟最新的食品過敏原標識要求是2014年開始實施的1169/2011號指令。指令除了要求標識食品名稱、營養數值、成分以及某些特定產品的原產國信息外,也規定了食品過敏源的標識要求,并給出了引起過敏或不耐受的14種物質和產品。
美國現行的食品過敏原標識要求是《食品過敏標簽和消費者保護法案》。法案要求必須在食品標簽上用簡單明確的語言標示以下食品過敏原:牛奶、蛋類、魚類、貝類、堅果、花生、小麥、大豆。
3 我國食品過敏原標識發展情況
3.1 管理情況
目前,我國對過敏原食品的管理與國外許多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3]。2007年發布的《食品標識管理規定》以及2009年發布的《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修改<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的決定》中,均未提及過敏原標識。
2008年奧運期間,北京市地方標準《奧運會食品安全 食品過敏原標識標注》(DB11/Z 521-2008)出現了過敏原標識要求。這是在我國標準中首次標注食品過敏原。2010年廣州亞運會期間,廣州市發布了《亞運會食品安全食品過敏原標識標注》。但是目前我國現有的經濟狀況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公民對于食品過敏原的關注度和政府的管理力度尚未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因此,過敏原的標識管理任重而道遠。
3.2 現行標準
在我國現行的GB 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中[4],參照國際食品法典標準給出了食品致敏物質推薦性標識要求,共列出了八類致敏物質,分別是:含有麩質的谷物及其制品、甲殼綱類動物及其制品、魚類及其制品、蛋類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堅果及其果仁類制品。同時標準還給出了致敏物質的標識方式,以指導企業在實際操作時的使用。
3.3 我國食物過敏原數據庫
據了解,中國農業大學開發了中國食物過敏原數據庫,數據包括已知過敏原查詢、已知過敏源查詢和未知過敏原預測。它的設計是建立在長期對轉基因食品致敏性評價及過敏原致敏機制研究的經驗基礎上,囊括了過敏原全面的抗原信息,為過敏原的研究和標識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4 建議
食品過敏原標識是食品生產者向消費者傳遞食品成分信息的載體。對于政府和管理部門來說,應加快我國食品過敏原標識管理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加強宣傳和引導,提高公眾對食品過敏原安全問題的認識。同時,企業應加強自檢自控,有條件的應建立可追溯及回收體系,及時獲取國內外食品相關法規、標準和市場最新動態及消費者使用信息,對含過敏原食品的標識要求進行了解和確認,規避風險。
參考文獻
[1] 龔方,房保海. 國內外食品過敏原標簽管理現狀與趨勢.[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2.06:226-230
[2] 朱其太,劉天鴻. 加拿大食品過敏原標簽解讀.[J].法制資訊,2011.06:39-40
[3]王敏峰,夏強,王攀.中國食品過敏原標簽標注研究.[J].食品工業,2013.12:189-191
[4] 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S]
[5] 郭明璋,許文濤,羅云波,賀曉云,黃昆侖. 中國食物過敏原數據庫的建立與應用.[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4.09:2948-2952
作者簡介
張士勝,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標準化方面的研究工作。
(責任編輯:張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