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鄉就是母親。因為故鄉,我獲得了此生的生命,而生命得到了故鄉山水和精神的滋養、呵護與無限的慈愛,還因為在故鄉獲得了靈魂和信仰的故意之寶。
想起故鄉,眼前便出現了碩曲、瑪依、定曲三兄弟牽手并行在康南大地山脈里的動人場景。大河兩岸,白色的村寨疏密有致地散布,如同一顆顆動人的佛珠…….有人說,鄉城“佛珠”之名由此而來,也有人說,鄉城藏語“卡城”的“卡”是成雙成對的意思,因為村落在大河兩岸分布,像成雙成對用心布局,“城”是串連的意思,指大河將兩岸的村寨風景串綴起來。
想起故鄉,我便又看到碧藍的天空之下高峻的山峰、蒼翠的山林或林草相間的草甸,以及灼亮的陽光、干爽的空氣和人們親切溫馨的笑臉……
想起故鄉,我又看到許許多多在歷史煙塵中奔走的先祖......
蓮花生大師走過故鄉的大地時,步步生蓮,碩曲河岸的白瑪降家的院子里至今還生長著那朵神奇的蓮花……
來自洞松鄉曲松崗的平民之子松久曲米隨舅舅遠行到拉薩朝圣時,一位空行母化現的母親手捧一碗牛奶為他送行。松久曲米感動地喝下吉祥的牛乳之后,這位母親預言般地說:“只要阿媽的兒子有學問,甘丹寺的法座沒有主人”。松久曲米在拉薩三大寺虔心鉆研學問,修習佛法,最終登上了神圣的甘丹法座,成為甘丹池巴,由此開啟了赤江活佛世系……
噶瑪巴途徑鄉城時,兩顆佛珠遺落在加繞的次梅家,因為這個緣起,噶瑪巴誠心祈禱和發愿,不久,佛珠遺落之處長出了一顆蒼翠的菩提樹,又結出了累累的菩提果,當次梅家人將菩提子串連成殊勝的佛珠時,人們發現:大河兩岸已經長出了無數的菩提樹……故鄉人以白堊土之水浸染藏房,以此禮贊噶瑪巴的功德。如今,鳳眼菩提子、龍爪四方菩提子成了百姓增收的一項來源……
在高潔的正斗草原上,仁科家誕下一位男孩時,天地為之動容,彩虹端空,大地安寧,神圣的海螺之音在空中久久回響。那男孩就是十世達賴楚臣嘉措,他的父親叫羅桑年扎,母親叫南甲布赤。仁科家遷到西藏后成為了后來的宇妥大家族……
法力無邊的特確.登必降村的聲名傳到宮廷之后,康熙皇帝派人將他迎請到皇宮,經過層層的考驗試探之后,最終拜倒在大師的腳下,無數的大公貴族也皈依了佛陀的教法。特確.登必降村當三年的國師之后回到故鄉弘法,人們稱大師為“嘉納”(本意黑色之邦,指漢地)活佛…….
集佛法精進修持與行醫于一身的噶瑪列朱成為一代高僧的楷模,他被西藏的多吉扎寺的仁真欽莫大師譽為“佛法之太陽”……
桑披寺、曲批寺、洞工寺、白依寺等絳紅色建筑金碧輝煌、雕梁畫棟,集藝術、佛學教育與佛法修持與一體,延續著雪域精神的河流……
從民間崛起的布根通嶺、正斗曲扎等強人也留下了許多口耳相傳的動人傳奇…..
七湖連階直通天穹,猶如供奉給天地宇宙的七只凈水,令無數游客為之動容……
想起故鄉,還會想起無數擁有慈愛善良之心的農人、牧民、老師、醫生和充滿真摯情誼的朋友,心中涌起許多與此生相關的難忘記憶…..
想起故鄉,我的心中充盈了難以割舍的親情,一股溫情幽然淌動。來自故鄉的陽光、春風、花雨如期降臨。鄉城,我又一次穿越時空抵達了那片溫暖的愛域。慈悲心、菩提心,是心上之心,是心之如意之寶;故鄉,是大地之上的大地,是我精神和靈魂的家園!
故鄉——鄉城——世界——香巴拉,是的,在我清凈的心里,故鄉就是鄉城,就是康巴高原,就是世界第三極的青藏,就是這顆藍色的星球和浩瀚的宇宙,就是香巴拉剎土,而我的母親就是慈悲的觀世音菩薩的化現,她們早已融為一體,無二無別。
故鄉——母親,母親——故鄉,她們已經在我的心上永久地安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