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的長白山,樹木蔥郁,深深淺淺的紅、黃、綠間雜其間,陽光絢爛,天空的藍(lán)色溫柔而靜謐,云朵時而團簇厚重,時而輕盈如紗,好似一幅油畫。
冰雪、云霧、天池、瀑布、溫泉、峽谷,高山花園、火山熔巖、原始森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里一覽無遺,堪稱“人間仙境”,讓人為之心馳神往。
我們駕駛著寶駿560,并憑借其出色的表現(xiàn),翻山越嶺,完成了一次與奇譎瑰麗、神秘巍峨的長白山的美妙邂逅。
清晨6點多從首都機場起飛的航班,載著滿滿一機艙的困倦,緩緩下降著飛行高度,準(zhǔn)備降落吉林長白山機場。此時從高空俯瞰的景色已是讓人眼前一亮,視野難得的清晰和開闊,高空中萬里無云,地面是一片深綠色,偶爾有云朵或霧氣低低地漂浮在山間,低得讓人忍不住揉揉眼睛,仔細(xì)分辨那究竟是一片霧還是一面湖。
近兩個小時的飛行接近尾聲,機艙廣播里傳來乘務(wù)員甜美的聲音,“地面溫度15攝氏度”。正值9月上旬的初秋時節(jié),北京才剛剛褪去酷暑的炎熱,這里的季節(jié)指針卻似乎向前多走了一格。但陽光并沒有吝嗇它的熱情,走出機場時,它清澈而溫柔的擁抱,似乎瞬間溫暖了一整個秋天。
這一趟長白山之旅,我們一行四人,懷著滿滿的期待。“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這座休眠的活火山可謂盛名在外。冰雪、云霧、天池、瀑布、溫泉、峽谷,高山花園、火山熔巖、原始森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這里幾乎一覽無遺。
興奮之余,也不免有些小小的擔(dān)憂,畢竟我們此行主要目的地之一的天池,所處海拔近2200米,天氣狀況瞬息萬變,想要逢著一個風(fēng)和日麗的天氣,盡覽其美,實在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好在號稱“家用SUV”的寶駿560為我們帶來一絲安心。出發(fā)前的準(zhǔn)備過程就令我們驚嘆。2750mm超長軸距帶來了同級別最大的車內(nèi)空間,不但輕松容下我們四人,還一舉容納了四個人所有的行李箱、背包及橫七豎八的攝影、攝像器材。最大可達(dá)1015L的儲物空間不單單是“大”那么簡單,更妙之處在于其6/4設(shè)計的行李廂后排座椅可完全放平,使得空間使用完全稱得上“隨心所欲”,多么挑剔的器材都能輕松設(shè)計出最合適的擺放位置。在“半車貨,半車人”的調(diào)侃聲中,四人團隊的領(lǐng)導(dǎo)七哥摁下寶駿560的引擎啟動按鈕,我們的長白山探秘之旅便在這輕快的歡笑聲中正式拉開序幕。
絕美天池,鑲嵌天邊的藍(lán)寶石
站在海拔2470米的峰頂上看天池,它被周圍十六座山峰簇?fù)碇舶察o靜地在那里,好似一位柔美和婉的少女。碧藍(lán)的湖水一平如鏡,澄澈清透,閃耀著藍(lán)寶石般的光華。
我們的車在環(huán)山公路上行駛,道路兩旁是筆直的白樺林,路邊形似小向日葵的金色花朵笑靨爛漫地盛放著。除了頭頂?shù)奶炜蘸驮贫洌闹車銕缀踉贈]有其他的景致。我倒是很喜歡這簡單干凈的畫面,沒有一絲多余的冗雜。
美景自然要靜靜體會,寶駿560最新吸隔音材料的使用及兩級密封膠條處理過的車門窗,使得車輛在怠速狀態(tài)下車內(nèi)噪音僅為40分貝,足以讓我們沉浸于這仙境般的美景之中。
長白山脈巍峨峻拔,延綿東北三省上千公里,同時還包含俄羅斯遠(yuǎn)東地區(qū)和朝鮮半島諸多余脈。而我們通常所說的長白山,指的是蜿蜒于吉林省東南部的主脈,松花江、圖們江和鴨綠江都從這里發(fā)源。長白山是中朝兩國的界山,主峰上的天池,則是中朝兩國的界湖。
早在先秦古籍《山海經(jīng)》中,就有關(guān)于長白山的記載。《山海經(jīng)》將長白山稱之為不咸山,“不咸”在蒙古語中意為神仙,這里也流傳著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滿族和朝鮮民族都將長白山視為“圣山”。
長白火山歷史上曾數(shù)次噴發(fā),最近一次較大噴發(fā)是在1702年。長白山天池就是火山噴發(fā)后,盆狀的火山口積水而成的天然湖泊,所處海拔2189.1米,面積近10平方公里,池水最深達(dá)373米。它是我國最高的高山湖泊,也是松花江的正源。
第一次對天池的探訪并未如愿。我們一早駕車行駛30多公里直奔長白山北坡景區(qū),誰知行到途中下起雨來,讓這9月的早晨有了些初冬的模樣,寒意陣陣襲來。多虧寶駿560的貼心設(shè)計,前后排都設(shè)有獨立空調(diào)出風(fēng)口,使整車人都能感受到暖風(fēng)帶來的窩心,一掃“出師不利”的沮喪。
到達(dá)長白山北坡停車場時,天氣非但沒有轉(zhuǎn)好,反倒更見濕冷,一層白色的霧氣在四周慢慢地暈染開來。抱著興許能夠云開霧散的希望,我們裹上租來的厚大衣坐上景區(qū)環(huán)保巴士,乘著越來越濃的霧氣一路顛簸登上峰頂。
此時的天池在飄渺的云霧中已全無蹤影,只得見邊上“天池”二字。我們的頭發(fā)已被細(xì)密的雨絲濕透,眉毛和睫毛上染著一層薄薄的冰霜。我們也并不十分失望,在高樓林立的城市里,霾倒是見得不少,但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頂上,這云霧繚繞、白茫一片的景致就難得了,仿佛每一口呼吸都飽含著清洌的水分,還可以任由思緒天馬行空,盡情想象這“神仙山”的奇譎瑰麗。
我們當(dāng)然還會來第二次。只是這一次,山下天氣倒還好,山頂上卻下起了小雪,天池不開放,我們還是未能得見它“猶抱琵琶”的真容。心中難免有些懊喪,擔(dān)憂也多了幾分,但也只好安慰自己,這世間之事,大抵緣分未到吧!
可一可二,我們還可再三。第三次準(zhǔn)備入長白山,五點多起床,收拾停當(dāng)拉開窗簾,似乎是個有陽光的好天氣!抓緊時間出發(fā),今天的目的地是長白山西坡景區(qū),單程近80公里。經(jīng)過國際知名跑車公司蓮花調(diào)教過的底盤果然沒讓我們失望,1.8L VVT-i發(fā)動機+愛信5擋手動變速器的黃金動力組合,使得寶駿560動力表現(xiàn)比擬主流2.0L車型,一路上我們超過了好幾輛旅行團大巴,心里還有些“趕在人前”的小開心。
到西坡山門前等候景區(qū)開門售票,再坐約45分鐘的環(huán)保巴士到達(dá)天池停車場。與北坡不同的是,我們還需要爬上1442級臺階,才能到達(dá)峰頂。團隊領(lǐng)導(dǎo)七哥對我的要求非常簡單——自己爬上去——簡直就是沒有要求!但七哥和兩位攝影師就沒這么幸運了,在這海拔2000多米的地方,別人空手上山尚且氣喘吁吁,他們卻還要扛上70來公斤重的攝影和攝像器材登上這陡峭的階梯。
我們隨著人群開始往上爬,負(fù)重四五十斤的小伙伴們在登頂?shù)穆飞弦欢取笆?lián)”。在半程等到汗流浹背、步履艱難的攝影師小鵬,盡管五官都快擰到一起了,但倔強的小鵬還是拒絕了我的幫忙。快到峰頂時,坐在對面休息的他一邊喘著大氣,一邊感慨:“活著不容易呀……要好好活著呀!”我撲哧一聲樂了,這固然是句玩笑話,但想來,也是這座“神仙山”賜予我們的智慧吧!
劉玄德三顧茅廬請出諸葛孔明,我們四人三入長白山只為與天池的相遇,大約是算得上十分誠意了!經(jīng)歷了這幾次三番的辛苦曲折,在看到天池的那一刻,心里說不出有多喜歡,腦中只有一個念頭:所有的辛苦,只為這一眼;只為這一眼,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站在海拔2470米的峰頂上看天池,它被周圍十六座山峰簇?fù)碇舶察o靜地在那里,好似一位柔美和婉的少女。碧藍(lán)的湖水一平如鏡,澄澈清透,閃耀著藍(lán)寶石般的光華。仔細(xì)看時,這水面的藍(lán)色倒有好幾種,湖藍(lán)、灰藍(lán)、薄荷藍(lán)、寶石藍(lán),深淺不一,大約是光線折射的緣故。
天空是蔚藍(lán)色,與天池的藍(lán)比起來,前者輕盈剔透,后者沉靜深邃,卻又都是一樣的純粹靜美,倒是相得益彰。天空中的云朵時而團簇厚重,時而輕盈如紗,它們看上去壓得很低,好像你站在對面的山巒上,伸手就能觸碰到一樣,而輕快的陽光則調(diào)皮地藏在它們身后,時而錦上添花,忽而又消失不見。
天池沒有入水口,只有出水口,天池水從北側(cè)豁口溢出,匯成長度1250米的乘槎河,在這1250米的盡頭處,河水突然從懸崖峭壁上傾瀉而下,形成落差68米,氣勢磅礴的長白瀑布。沒有入水口,湖水卻終年外流不息,這也讓天池更添了些神秘色彩。
我站在那里久久凝望這一湖碧波,因為得之不易,所以愈加珍惜。看著看著,心也似乎跟著柔軟和澄凈起來。山中的季節(jié)總是要早一些的,這個時候,天池邊的斑斕花朵與茵茵芳草都已凋零,只剩下有些斑駁的黃土,但也不要緊,因為我們與它邂逅的這一刻,便是最美的時節(jié)。
原始森林,自然的靈氣與智慧
伸手觸摸近處樹木斑駁的樹皮,手感粗糙、冰涼,卻也很真實、很踏實。毛色黑亮的小松鼠敏捷地順著樹干爬上樹梢,又輕身一躍跳上另一棵更高的樹。山谷里的林木郁郁森森向前延伸,河流穿行其間,一路歡騰著奔向松花江。
如果說,天池的美是孤懸天際的遺世獨立,那么,長白山里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便是一種親切質(zhì)樸、回歸本真的美。
長白山被滿族人視為圣山,在清朝時期,長白山曾被封禁200余年,使得這里的原始森林和野生動物得到了很好的保護(hù),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得以留存。這是生活在這里的花草樹木、鳥獸魚蟲之幸,也是人類之幸。
這次長白山之行,我們很多時間都是“在路上”,早起晚睡產(chǎn)生的疲勞感,讓欣賞美景顯得力不從心,這時候?qū)汄E560的貼心之處就又顯現(xiàn)出來:6/4設(shè)計的行李廂后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平,呈現(xiàn)出460L-1015L的純平空間,瞬間變成雙人床,不管旅行多么勞累,即便荒郊野外也能找到家的溫馨,小憩之后輕松上路,不錯過一處美景。
長白山的原始森林生長著分布于不同氣候帶的植物:海拔1000米以下是針闊混交林帶,海拔1000米至1800米是針葉林帶,再往上到海拔2000米是岳樺林帶,超過海拔2000米則為高山苔原帶。
乘坐景區(qū)里的環(huán)保巴士,從山門一路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往上行進(jìn),就可以在短短40來分鐘的時間里,盡覽這四個垂直景觀帶。當(dāng)你看著車窗外的景物從密不透風(fēng)的樹林,慢慢變成視野遼闊的苔原,著實是一種很棒的體驗。當(dāng)然,除此之外,你還可以感受一下路上的各種急彎,順便贊嘆一下司機師傅出神入化的車技。
在長白山北坡,另有一處奇觀——谷底森林,又稱地下森林,這里是整個景區(qū)海拔最低的地方,由于造山運動和火山活動造成大面積的地層塌陷,由此形成了深約60米,寬約300米,綿延數(shù)公里的巨大山谷,谷底的植物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變遷,最終形成了壯觀的“谷底森林”。
我們沿著森林中的棧道前行,四周都是高聳的樹木,陽光偶爾從樹葉的縫隙中灑下來,空氣清新而甘洌,深深地呼吸,感覺身體都似乎輕盈起來。
我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時而有行色匆匆的游人經(jīng)過我身邊,聽見他們口中抱怨,“都是樹有什么可看的”。我倒也理解他們的想法,但自己心下里卻不這么認(rèn)為,我很喜歡在森林里漫步的感覺,擁抱大自然,原本就是一種幸福。
從內(nèi)心深處,我對自然充滿了敬意。一顆種子,它也許掉落在泥土里,也許落在森林的倒木上,又或者落在了只有一層薄薄的苔蘚地衣的巨石上,但無論生存的條件是難是易,到了合適的季節(jié),種子一樣會萌發(fā)。在它生長的過程中,它會遇到各種生存的競爭和挑戰(zhàn),但它依然會努力地把根往下伸,把頭往上揚,它珍惜每一滴雨露,也感激每一縷陽光。它或許會長成一顆參天大樹,也可能會隨時倒下,但無論哪種結(jié)局,它都會在這片森林里完成它的使命,直至最后一刻。
慢慢走到森林深處,棧道上來往的行人越來越少。伸手觸摸近處樹木斑駁的樹皮,手感粗糙、冰涼,卻也很真實、很踏實。毛色黑亮的小松鼠敏捷地順著樹干爬上樹梢,又輕身一躍跳上另一棵更高的樹。耳邊傳來湍急的水流聲,原來林中有河水穿過。仰起頭透過樹枝的縫隙看藍(lán)色的天空,一陣風(fēng)過,金黃的落葉繽紛而至,此情此景,絲毫不遜色于落英繽紛的絢麗之姿。
棧道的盡頭,是谷底森林的觀景臺,腳下便是懸崖峭壁。放眼望去,視野極開闊,山谷里的林木郁郁森森向前延伸,河流穿行其間,一路歡騰著奔向松花江。天空是溫柔的藍(lán)色,越往天邊去,顏色越淺,棉花糖一般的白云也隨之延伸向天邊,遠(yuǎn)方的山巒依稀可見,別有一番朦朧之美!
萬物皆有靈性,這些樹木,它們數(shù)十年、數(shù)百年地屹立在這里,經(jīng)歷過許多風(fēng)霜雨雪,見過許多生死離別,也聽過鳥兒們從遠(yuǎn)方帶來的許多故事。身在大自然里的時候,才知道何謂智慧與靈氣,心若無處安放,這綠樹叢間倒是個好去處。
行走延邊,邊境上的風(fēng)景
我們來到了圖們江邊,這就是中朝國界了!站在江邊的石階上,看著對岸叢生的荒草,心中感慨萬千,這窄窄的江面,就將這里分隔成了兩個世界。這種近在咫尺看鄰國的感覺,對于不曾到過邊境的人來說,倒很是新鮮和奇妙。
在長白山西坡天池邊上,矗立著中朝邊境37號國界碑,雖然天池全景盡收眼底,我們也并不知道明確的分界線在哪里,但目之所及的這片區(qū)域卻實實在在是分屬兩個國家——這種近在咫尺看鄰國的感覺,對于不曾到過邊境的人來說,倒很是新鮮和奇妙。
中朝兩國的邊界線從西至東分別由鴨綠江、長白山和圖們江組成。我們決定駕車去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下轄的邊境城市圖們市,一方面探訪圖們中朝邊境,另一方面,也避過長白山的陰雨天氣。
未知的旅途總是讓人興奮,然而未知的路況似乎也在考驗著我們尋求美景的決心。空載情況下202mm的離地間隙,讓寶駿560擁有出色的通過性,最大功率101kW,最大扭矩186N?m的動力表現(xiàn)也讓駕駛者更放心,只管認(rèn)準(zhǔn)方向,一路向前。
第一站是離長白山約200公里的延吉市,這是延邊州的首府。一路穿行于崇山峻嶺間,公路蜿蜒盤旋,沿途多高低錯落的景致。路旁時而盛開著小向日葵模樣的金色花朵,時而又是一大叢粉紅、玫紅或雪白的格桑花,有時又是一大片五顏六色叫不出名字的小花。放眼望去,山巒是滿眼翠色,又有些許深深淺淺的紅與黃間雜其間,煞是好看!
路上時不時會設(shè)有觀景臺,這時候我們總是忍不住要停下來一飽眼福,兩位攝影師看到好景色,更是忙不迭地從車?yán)锿霭崞鞑模慌钠饋砀具~不動腿!我們感慨著得虧是有這輛寶駿560在手,旅途時間可以自由掌控,若是乘坐大巴,看到美景一閃而過卻不能細(xì)品,還不知要怎樣地唉聲嘆氣!
中午出發(fā),一路邊走邊看,到暮色西沉?xí)r,我們終于到達(dá)延吉。延邊州在吉林東部的中朝邊境上,延吉市雖不是邊境城市,卻也是滿滿的邊境城市的即視感。街道上所有的文字都是中韓雙語,有時還要加上英文。聽說這里的孩子從小就可以選擇上三語教學(xué)的學(xué)校,這才真是贏在了起跑線上吧!
我們的晚餐是在延吉的柳京飯店,據(jù)說這是一家地道的北朝鮮飯店,晚飯時間有表演,參加表演的三個女孩子面容姣好,穿著鮮艷的朝鮮傳統(tǒng)服裝,似乎也同時擔(dān)任服務(wù)員的工作,聽說她們都是從平壤來的。其實表演的形式很單一,以唱歌為主,但對于游客來說這里還是有足夠的吸引力。印象最深的,一是她們唱了兩首中文歌,《甜蜜蜜》和《天路》;二是表演時不讓拍照,但如果花50元送一束花,便可以與表演的女孩合影,而這些花束都是重復(fù)使用的。
在延吉休息一晚,第二天我們一行四人便啟程前往圖們市。我們沒有走高速公路,而是選擇了一條難走一些的,穿過山嶺和村莊的山路——因為目的地并不是旅程的全部,我們也很享受“在路上”的風(fēng)景。
果然,雖然路難行一些,景色卻也精致,更何況我們的“司機”和座駕都很“爭氣”,讓我們既得了別人無緣得見的美景,也沒少了旅途中的舒適,倒真是魚與熊掌兼得了。
車行至一處山峰的制高點,我們尋得一幅極美的圖畫——從高處往下俯瞰,近處是墨綠的樹和翠綠的草地,遠(yuǎn)處是重巒疊嶂的青山,一條大河繞著山巒走了一個大大的“S”,稍遠(yuǎn)處青巒環(huán)繞的盆地上,清晰可見樓宇林立的延吉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天空中壓著厚厚的淺灰色云層,只在遙遠(yuǎn)的天邊透著一絲霞光。
順山而下的路途中,一大潭流水忽現(xiàn)眼前。說到這旅途中唯一的一次“涉水”經(jīng)歷,不得不表揚寶駿560的出色能干。盡管寶駿560通過了“崎嶇山路”的考驗,但面對其他人都推車涉水的場面,我們還是不由得為寶駿560捏了一把汗。哪知,寶駿560并不把這深淺不一的水下路況放在眼里,前麥弗遜、后扭轉(zhuǎn)梁懸架系統(tǒng)的配合讓寶駿560無論面對怎樣的路況都能輕松面對,“司機”七哥一腳油門下去,寶駿560水花四濺地順利通過,留下背后游客一陣的“望車興嘆”。
告別水潭,我們說笑著繼續(xù)前行,經(jīng)過一座村莊,我們又邂逅了一大片稻田,那黃綠相間的顏色,配上路邊粉色和白色的格桑花,很是鮮嫩可愛!這樣的鄉(xiāng)間小景兒,也是別樣地沁人心脾呢。
終于進(jìn)入圖們市區(qū),這座邊陲小城的人們非常和善,順著他們的指引,我們來到了圖們江邊。這就是中朝國界了!
站在江邊的石階上,看著對岸叢生的荒草,心中感慨萬千,這窄窄的江面,就將這里分隔成了兩個世界。我們來到中國圖們口岸,踏上連接中朝兩國的圖們江公路大橋,橋中間有一條分界線,上面用兩國語言印刷著“邊境線”三個字。遠(yuǎn)遠(yuǎn)望向橋的那一頭,隱約見門樓上掛著兩幅朝鮮領(lǐng)導(dǎo)人的畫像。對面一片低層的房屋建筑,就是朝鮮的南陽市,對比身后的圖們市,差別立現(xiàn)。
離圖們口岸不遠(yuǎn)處,還有一條鐵路大橋連通圖們江兩岸。在鐵路大橋附近,我們找到了矗立在圖們江邊的一塊國界碑。這便是我們此次圖們之行的終點了。
短短幾天的長白山探尋之旅,遠(yuǎn)遠(yuǎn)不足以讓我們盡覽這大自然造就的奇幻與瑰麗,但哪怕只是這一瞥,已經(jīng)讓我們沉醉在這淺淺的金秋中。愿這山中歲月悠長,愿這一方靈秀的山水草木,都能被時光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