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想要創業的大學生都會跟人講起他們的創業夢,這些夢想就是創業的動力。也許這些創業項目跟自己所學的專業毫不相干,但對夢想的熱愛與追逐同樣能伴他們走上成功之路。
幾年前我曾參觀過一個大學生創業項目,創業者是一位化工專業出身的女大學生。畢業后她在一家大型化工企業工作,每天面對各種檢測設備,做著各種取樣檢測的工作。漸漸地,她發現這樣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毅然辭職,開始創業。
她從網上了解到北歐地區一些家庭婦女的生活方式后,萌發了一個創業點子。由于北歐地區緯度較高,到了冬季,那里的白天變得極短,甚至有些地區存在極夜現象,于是用毛線編織手工作品便成為當地家庭主婦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那位女大學生從小就很喜歡做手工,她認為如果能做出一些有創意的手工制作模版銷往這些北歐地區,應該會很受歡迎。于是她根據西方人的喜好開發設計了一些實用性非常強的小型居家工藝品模版并配好制作材料,顧客買回家以后只需要按照模版完成拼裝和手繡編織,就能做成一個小小的創意產品。
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這位女大學生的產品真的遠銷海外,得到許多人的喜愛。不過這樣的產品特『生要求其團隊必須不斷出新,才能吸引更多人購買,所以她也陷入不斷開拓新產品的工作之中。后來她告訴我,這個創業計劃堅持了幾年后還是失敗了,因為這些地區的總需求量太小,很難做到進一步擴展市場。對她來說與其一直這樣小規模地生產和銷售,不如再尋找一個更大的創業機會。
我認為這就是很多大學生在創業時會遇到的問題:你最初的夢想未必能夠成真,因為還沒有經過市場的檢驗,不夠成熟。但我并不認為這樣的創業有什么不好,每個人都需要經驗的積累,一家企業如果連彎路都沒有走過,又何談品牌的成長與發展?對于首次創業的大學生來說,從第—個夢想走到事業的頂峰,經歷一些殘酷的打擊可能是很必要的。
幾天前,我在中央電視臺看到一個中關村創業者的故事:幾個大學畢業生決定一起創業,他們有一個很好的項目構想,但要想在技術上實現卻很艱辛。他們面臨的難題不僅是要在技術上攻關,還要同時尋找項目的出路和資金支持,幾個人一度到了借錢度日的地步,好在最后他們挺了過去。但當他們站在頂峰時,旁人往往只看到了他們的成就,卻忽略了他們走過的艱辛。
也許正因為創業之路充滿艱辛,所以很多在校大學生喜歡從小規模的創業項目做起。而且就我所知,喜歡選擇這種“小而美”創業項目的大學生多為女性,她們總想把美好的愿望親手實現。當你把愛好和事業嫁接在一起時,在創業路上就能走得更有動力,更具活力。但做出這樣的選擇時你必須清楚,你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失敗,重要的是在失敗中找出規律、積攢經驗,當你再次創業時,可以鎮定地告訴自己:我曾經失敗過,但我不后悔,因為失敗教會了我如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