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很多奇怪的毛病如果從化痰的角度來治療,往往可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
有形之痰是我們看得到的是指從咽部、氣管等部位咯出的痰液;無形之痰,是散布在人體組織、臟器、血液之中的痰濕,是肉眼看不到的。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兩臟有關。當邪氣侵襲肺時,容易導致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如果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留結成痰。
百病痰作祟
一方面,痰是內臟功能失調造成的病理產物;另一方面,痰濕一旦形成,又會成為致病因素,流竄到哪里就在哪里搗亂。在頭部,導致頭暈目眩,甚至神志不清;到了口部,就會使口中黏膩發甜;停在咽喉,就會導致喉嚨如有異物一般;在肌膚,則使體形肥胖,多汗且黏;停在胸膈,就會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積聚在腹部,就能生出肥滿松軟的肚皮;到了關節,就會使關節沉重、僵硬、肢體腫脹。因此,中醫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說。
怪病從痰治
很多奇怪的毛病,如果從化痰的角度來治療,往往能獲得意想不到的療效。一些中年婦女形體豐滿,婦科檢查一切正常,但婚后長期不孕,這是“痰阻胞宮”不孕,以化痰為主進行治療,可以祛痰而治愈。有的人周身皮下出現結節或腫塊,經檢查并非惡性腫瘤,這種病證稱為“痰核”或“痰結”,例如常見到的頸淋巴結核、皮下脂肪瘤等。中醫按化痰散結醫治可起效。很多人皮膚潰瘍、糜爛,常年滲流黏稠痰水,但不是特別瘙癢、灼熱,這就是“流痰”之證。這種病用抗菌消炎藥物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而以化痰為法,可收到滿意的效果。還有眩暈癥患者,疾病發作時往往天旋地轉,輕度惡心,大多偏向肥胖,這屬于痰濕體質,用半夏白術天麻湯效果就很不錯。
化痰要分清體質
化痰先要分辨痰的類型,產生的原因,屬于哪個臟腑功能失調引起的,才能有針對性地選擇方法。比如寒痰是由于體內寒氣重而產生的,化解的方法應用干姜、陳皮之類溫熱的藥材給身體內部“升溫”;熱痰則用浙貝、川貝等清熱的藥材。如果痰的產生是由于脾的運化功能失常導致的,可以通過改善和增強脾的運化水濕功能來達到化痰目的,這就是中醫常說的“健脾化痰”。
飲食建議
體內有痰濕的人,可以多吃干姜、半夏、陳皮、黨參、白術、白芥子,再佐以化濕及健脾和胃的藥物或食物,如茯苓、冬瓜皮、荷葉、山藥、扁豆、海藻、海帶、黃瓜、絲瓜、冬瓜、芋頭、南瓜等。
(胡 煒 陸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