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降雨量增多,空氣非常潮濕,各種物品容易發霉,蚊蟲開始滋生,此時,人們極易感染疾病。專家提醒,人們不能忽略暴雨后易引發的次生水污染、食物中毒和傳染病暴發等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提出以下建議供大家參考。
不要食用被雨水浸泡過的食物。夏季,食品原本就易受細菌、霉菌污染,加上暴雨過后,被打濕或浸泡的蔬菜、水果等更容易腐爛變質,人們購買蔬菜和食品時更應該注意。各類瓜果、蔬菜最好在洗凈、去皮后再吃;將飯菜燒熟、煮透后方可食用,盡量不要食用涼拌菜;剩菜、剩飯如果未及時放進冰箱里冷藏,4小時后不能再次食用。
不要直接飲用自來水。被暴雨沖走的動物尸體、廁所糞便、生活垃圾等都可能污染自來水的水源。因此,在汛期,人們一定要喝徹底煮沸的水,必要時可購買瓶裝純凈水飲用。
皮膚接觸雨水后要及時清洗。如果你的皮膚上存在傷口,在接觸雨水后很容易感染疾病。此外,暴雨后,路面上的積水中存在各種污染物,人們在蹚水的過程中一旦被雜物劃傷,容易導致皮膚感染,甚至會誘發破傷風,應及時就醫。
積水、垃圾應及時清理。對暴雨帶來的居室周圍積水、垃圾,人們要及時清理,以減少蚊蟲滋生。家中可以使用蚊帳、驅蚊藥等,盡量避免蚊蟲叮咬,以預防瘧疾、乙腦等傳染病。
用流動的水洗手。夏季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暴雨更會增加犯病風險。因此,人們在用手接觸臟東西后,一定要及時洗手;外出回家、飯前或吃零食前均要先洗手;必須用清潔的流動水洗手,用干凈的毛巾擦手。
避免過度勞累。暴雨過后,人們應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并注意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避免勞累、隨時增減衣服等,這對預防感冒非常重要。
廁所、糞便等應嚴格管理。受災嚴重的地區,當地衛生部門應對此采取必要的衛生干預措施,防患于未然。
應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一旦身體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到附近的醫療機構就診。發現飲用水出現異常時,要及時向當地衛生部門報告。
(作者供職于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雨后須防傳染病、皮膚病
近日,天氣持續陰雨且十分悶熱,細菌、病毒的生長、繁殖也更加猖獗。此時,人們除及時處理污水、生活垃圾外,還應注意預防感染性疾病。那么,筆者教您幾招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細節:
在菜肴中加入食醋、大蒜
盛夏時節,人們應預防細菌性痢疾、感染性腹瀉等胃腸道傳染病。胃腸道傳染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病從口入。人們時常由于食用不潔的食品和飲用受污染的水后感染疾病。因此,人們應盡量不赤足接觸內澇積水,在家中采取滅蚊、滅蠅、滅鼠等措施。此外,人們不能使用積水、污水洗瓜果、碗筷等,更不能喝生水。除注意飲食以外,人們還可在菜肴中適當增加一些食醋和大蒜,這既能增加胃內酸度,又能增強胃腸道的殺菌和防御能力。
有小傷口應及時消毒
在持續陰雨天氣過后,皮膚病患者通常會比平時增多。這是臟水中多種病菌可導致皮膚損害的后果,如細菌感染所致的丹毒、真菌感染、被蜈蚣等害蟲咬傷等。因此,當你的皮膚有破損的傷口時,應及時用碘酒消毒;有腳氣等真菌感染者可涂藥物預防,防止病情加重;如果皮膚出現紅、腫等癥狀,在兩三天內癥狀未能得到緩解,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易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