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是老年人越來越重視的健康話題,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兩位醫學專家在《英國醫學雜志·公開》在線期刊發表文章說,從2002年就有證據表明,維生素D不能降低骨折風險,反而可能有害。是不是“維生素D未必能幫助人體吸收鈣,反而可能增加中風、腎結石和心臟病風險呢?”營養專家表示,適量維生素D有助于鈣的吸收,新西蘭醫學專家的觀點可能針對當地居民而言,并不適合中國居民的體質狀況。
不是所有老人都必須補鈣
“老人補鈣要因人而異,并非所有老人都必須補鈣。”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營養食品衛生與毒理系副教授李鳴介紹,成人一般從40歲開始出現生理性鈣流失,到60歲時,鈣流失量已很大。根據最新《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標準,一個成年人每日鈣的攝入量為800毫克,考慮鈣流失的因素,65歲以上老人每天攝取的鈣量應該比普通成人多25%,大約需要1000毫克。不同的老人因長期飲食結構不同,體內含鈣量的多少也不一樣,補鈣的需求也就存在差異。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臨床營養師張穎也認為,老人補鈣要因人而異。她說,絕經后的女性,骨質中鈣流失更嚴重、更快;癱瘓在床的老年男性,不能出門,日照時間少,體內鈣攝入不足。“這兩類老人對鈣的需求量更大,可以根據需要適量補鈣,但一定要根據醫囑進行合理補充。”
鈣和維生素D需平衡
老人究竟該選擇哪類補鈣產品呢?真的就不能食用含維生素D的鈣片嗎?李鳴和張穎一致認為:“維生素D可促進鈣的吸收。”
“單純補充維生素D而不補鈣,或者只補充鈣而維生素D不足,都達不到補鈣的效果。”李鳴提醒廣大需要補鈣的老人,藥店出售的很多鈣片都含有維生素D,如果服用這類補鈣劑,無需再額外補充維生素D。對于不含維生素D的鈣片,可以通過增加日照時間合成維生素D3,滿足機體所需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不能確定自己代謝狀況的老人,不宜盲目補鈣、補充維生素D。”張穎說,雖然維生素D能幫助人體對鈣的吸收,但過量攝入會造成一定的負面作用,“對于老人而言,如果要補充鈣,建議先到醫院由醫生進行評估,看看是否應該補鈣。因為腎臟是人體的主要代謝器官,多余的鈣在腎臟內沉積,就會出現腎結石。”
合理飲食是最佳補鈣方式
“最好的補鈣方式是飲食攝入。”李鳴認為,對于缺鈣老人,一般提倡首先調整飲食結構,盡量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鈣。其中乳制品、豆制品、海帶和蝦皮都屬于含鈣高的食品。“盡管一些蔬菜含鈣量也不低,但蔬菜不補鈣。”因為蔬菜中含有草酸,與鈣形成的不溶性的草酸鈣,人體吸收率很低。在眾多食品中,乳制品是鈣的最好食物來源。一盒250毫升的牛奶含鈣量超過200毫克,老人若早晚各喝一杯牛奶,再加上三餐食物中的鈣,足以滿足他們每天所需的鈣攝入量。在此提醒常喝牛奶的老人:牛奶勿空腹飲用,建議喝牛奶時與淀粉類食物(例如饅頭或者面包)一起吃。若個別老人喝牛奶會引起胃腸道不適的情況,建議食用其他乳制品,比如發酵的酸奶等。
李鳴認為,“一般若出現缺鈣造成的關節酸痛、肌肉抽筋等狀況,就醫后考慮為有癥狀性的骨質疏松時,建議每日隨餐服用補鈣制品,癥狀減輕,可考慮停服一段時間。”
(據《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