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胃: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行。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地工作的機器,食物在消化的過程中會對黏膜造成機械性損傷,保持有節制的飲食是治療胃病的關鍵。另外,高度精神緊張也是胃病發生的重要原因。
1.三餐定時定量。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后嚴格遵守。
2.少食多餐。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癥狀是吃一點兒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兒就會胃脹。特別是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滯脹而影響入睡。建議此類人群少吃多餐,食物以松軟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湯最好飯前喝,飯后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3.忌口。有胃病的人應該戒煙、酒、咖啡、濃茶。
4.不能用豆奶取代牛奶。豆奶雖好,但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
5.足量攝取蔬菜、水果。飯菜最好煮得軟一點再吃,這樣胃會好受一點兒。菜和果皮的纖維比較多,可以適度食用,但不宜太多,否則不易消化。
6.飯后不宜運動。胃病患者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開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
7.非急性情況下不提倡吃藥。長期吃藥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愈。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醫,中醫一些方法對于養胃特別有效。
8.積極食療和按摩保健。羊肉、狗肉等溫熱食物均有養胃效果適合胃寒病癥;大蒜消毒殺菌可以幫助消除炎癥,建議多吃;枸杞、銀耳、紅棗、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飯后、睡前可以搓熱雙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環摩64圈,完畢后搓熱雙手按摩小腹。
9.平心靜養。胃病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養胃小貼士:
1.最養胃的是面條;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飯。
2.如果熬粥,少放點兒小蘇打進去,對胃有好處。
3.小米粥就饅頭(不是包子),可以養胃 。
4.有兩種飲料應該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熱水。不要早晨空腹喝牛奶,而是改在早飯后一兩個小時后喝牛奶,胃中有食物防止了空腹喝牛奶的缺點;早晨喝牛奶時要同時吃些面包、餅干、點心、饅頭等含淀粉的食物,這樣可使牛奶在人胃中停留時間較長,牛奶與胃液能夠充分發生酶解作用,使蛋白質能夠很好地消化吸收。
5.花生,生吃最好,飯前吃4~6粒,吃太多反而傷胃。
6.大棗、豆腐、白菜、牛奶、胡蘿卜健脾和胃。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