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肩周炎的因素有很多,與風寒濕邪侵襲、慢性勞損、肩部外傷等因素有關,對患者的健康影響嚴重。肩周炎患者在初期多表現為肩部疼痛,活動不便,有時間還會影響到睡眠,甚至導致生活不能自理,因此患者要及時接受診斷治療。
1.用雙手的手掌相對揉肩關節的前后側,同時用前手臂揉肩關節的外上方數次。
2.用雙手的拇指在肩部周圍的痛點處做撥揉法數次。局部可出現酸痛感。
取穴點按:云門、肩髃、天宗、曲池、條口、肩井及肩部的阿是穴。
3.根據肩關節功能受限的方向及程度,可適當選用肩部的搖動、內收、外展、內施、外旋等運動。上述手法有舒通經絡、祛風散寒、剝離粘連的作用。
1.用手拇指,食指、中指揉拿肩部患處二三十次。
2.用手掌拍打患肩數十次,并捏拿腋前筋、腋后筋。
3.用拇指按揉頸部外側鎖骨上緣的臂叢關及曲池穴各一分鐘。
4.可根據肩關節功能受限的程度做搖肩、背后拉碗、拍肩錘背等功能性活動。
專家指出,肩周炎患者在進行按摩治療時,最好讓專業醫師來實施,在進行自我按摩時,一定要注意手法,控制好力度,避免再次損傷肩關節。
哪些肌肉參與肩關節的活動
此外,還需要搞清楚哪些肌肉參與肩關節的活動。參與肩關節活動的肌肉主要為肩部肌肉,而且肩關節活動必須在上臂肌肉協助下共同進行。肩關節的活動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首先,要有良好的肩部肌肉使肩部保持相對的穩定;其次,肱骨頭和關節盂之間必須保持密切相接(這主要是靠肩袖來完成)。因此,參與肩關節運動的骨骼肌并不單純供給關節動力,在穩定肩關節方面也起很大的作用。
(何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