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棗是原產中國的傳統特產樹種。有考古證據表明,其在中國已有8 000多年歷史,被視為“鐵桿莊稼”和“木本糧食”,在西周時期就被用來釀酒。隨著消費者對棗果營養價值和滋補作用的深入關注,棗樹的精細化管理成為市場對生產者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期我們特別關注與棗樹優質、高效栽培相關的技術問題,希望對棗樹生產者有所啟示和幫助。
" "同時,熱忱歡迎廣大讀者、作者、相關人士繼續為本欄目提供選題,撰寫稿件。
如果采用直播酸棗技術新建棗園(即利用酸棗種子,通過機械氣吸式精量播種機穴播酸棗,次年嫁接),常會因為鼠害、爛種等造成缺苗,影響第2年嫁接成園。人工培育營養袋苗能夠給直播酸棗園補苗,可保證大田苗齊苗壯,次年一次性嫁接成園。與平地苗床育苗相比,營養袋育苗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幼苗根系,使之在移栽過程中少受傷,縮短緩苗期5~7天。
1 " 配制營養土
肥沃大田土與充分腐熟的廄肥按3 ∶ 2的比例配好,然后再與蛭石按5 ∶ 1的比例拌勻, 1 m3土中加1.5 kg三元復合肥、50%敵克松或75%甲基托布津80 g、多菌靈80 g,注意殺菌劑、殺蟲劑不可過量,而且要與土充分混勻,否則容易發生藥害。以上營養土混合好后堆放7~10天即可裝袋。
2 " 制作營養袋
" "將塑料卷成寬20 cm、長25~30 cm的筒狀,兩邊重疊1~2 cm,用訂書機釘上,制成中空無底,直徑8~10 cm的圓柱形小袋。
3 " 準備苗床
酸棗原本為野生苗木,幼苗生長對溫度的要求不高,因此可以在大田點種前1~2個月開始育苗。我們采用的是大棚冬閑育苗法,其優 點是保溫、增溫、采光性能好。在大棚中間位置就地選擇育苗床,苗床寬1.2~1.3 m,一般不超過2 m,長度根據大棚條件和育苗量而定。首先將苗床整平、踏實,墊上塑料或地膜,然后將裝好土的營養袋排到苗床上,噴透水。由于育苗床基礎地溫不一致,一般靠四邊的地溫較低,中間的地溫較高,為了使幼苗生長一致,每隔1周要將中間和四周的營養袋調換位置,因此育苗床四周要留50~60 cm寬的走道,以便于行走。
4 " 浸種催芽
1)浸種。浸種一方面可以使種子在較短時間內吸足水分,保證發芽快而整齊,另一方面可以對種子表面及內部進行消毒處理,對防治苗期病害很有好處。一般采用溫湯浸種:在塑料盆或桶內盛入3倍于種子體積的55~60 ℃的水,將酸棗種子倒入盆內不斷攪拌,使水溫降至 "30 ℃左右,保持該溫度浸泡6~8小時,讓種子吸足水分。
" "2)催芽。將浸好的種子撈出,瀝干水分,包在濕潤的麻袋片或紗帳內,置于28~30 ℃環境中催芽。催芽過程中注意保持相對穩定的溫濕度,種子不能積水;經常翻動種子,使種子受熱均勻、干濕適度、通風透氣,不至于局部缺水或缺氧。當50%的種子露白時,停止催芽。
5 " 裝袋點種
" "在催芽過程中裝袋。在苗床上排好的營養袋內裝入預先配制好的營養土。可以一次性裝滿,用手按實,裝完后將袋間和走道上撒的土掃干凈,將袋內土噴透水。點種時,用手指將種子按到土里即可。也可先在袋內裝入2/3土,按實,點種,再蓋上余下的土。前種方法工序少,后種方法可以種定袋,節約營養土。每袋點酸棗種子2~3粒。注意催好芽的種子要現取現點現覆土,以免種子失水,發芽率降低。
6 " 育苗管理
" "1)出苗前管理。點種后袋面上覆蓋地膜,袋內水分不足時要及時補水,以免幼苗破心出真葉前失水,影響出苗。為防止地老虎、老鼠等為害,播種后將大棚的小矮房門窗關嚴,在苗床及棚內四周撒毒餌。
" "2)苗期管理。當幼芽開始頂出土面時,將地膜揭去,加強苗期管理。①加強通風,防止幼苗徒長。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大棚周圍的通風口要保持通透。②及時補水,增加濕度。中午往苗床上噴淋清水。噴水不宜過急,一般噴20~30分鐘即可。③按時噴藥,防治病蟲。苗期易發生猝倒病、立枯病等,可噴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加磷酸二氫鉀,1周1次。
" "3)控制溫度。采用“三高三低”法育苗。在棚內后墻、中間及苗床上方20 cm高處放置干濕溫度計,每天做好干濕度記錄。苗床溫度控制:出苗前高,出苗后低;第1片真葉長出后高,二葉一心后低;蹲苗前高,接近定植時低。這樣既可保證苗齊苗壯,防止高腳苗出現,在控制幼苗徒長的前提下縮短育苗時間,還能促進幼苗根系下扎,適應定植后的環境。溫度具體指標是:棚內氣溫保持13~28 ℃,根據幼苗所需溫度上浮3 ℃或下調3 ℃,升降幅度不得超過5 ℃。
" "4)防止鼠害。整個育苗期正是田間作物全部收獲、田間植物生長量最少的季節,此時害鼠轉移至倉庫及大棚覓食,應注意在苗床四周撒毒餌防鼠害。
" "5)鍛煉幼苗。煉苗分4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幼苗出土到子葉展平、第1片真葉出現前,幼胚軸伸長。出苗后,開始適量通風排濕,防止胚軸過度伸長形成高腳苗。一般白天保持25~ "28 ℃,夜間12~14 ℃。第二階段,第1片真葉出現后,白天溫度提高3 ℃左右,夜間降低3 ℃左右。這段時間要盡量讓幼苗早見光、多見光,以培育壯苗。第三階段,苗高10 cm左右時,6~7片真葉期,隨外界氣溫升高,逐漸取消人工加溫,以棚內自然溫度煉苗。中午暖和時掀開棚面前端地膜放風口煉苗,逐漸掀至棚頂。此時應注意通風時間長短和天氣變化,外界降溫及時扣棚。第四階段,苗高20 cm左右,大約10片真葉期是定植時間,白天不扣棚,晚上扣棚,逐漸至白天晚上都不扣棚。
" "經過煉苗,達到適宜苗齡和壯苗標準。幼苗生長整齊,莖粗壯;節間短,敦實;葉片深綠,葉面有光澤,大小適中,無病蟲害;定植時幼苗達到18~20片真葉,葉片完整,根系發達。
7 " 病蟲防治
" "一要注意防治猝倒病,發現此病立即拔除病株,每7~10天噴1次三唑酮;二要注意防治棗瘋病,該病在煉苗出棚期偶有發生,受害幼苗表現為葉色較淡、多頭、枝葉叢生,一旦發現立即拔除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