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杏樹高接換種實施難度大,成活率低。筆者采用“V”形邊沿硬枝劈接法,有效提高了高接成活率。
1 " 接穗采儲
杏樹高接換頭所用接穗的采集可結合冬剪進行,選擇1年生強旺枝作接穗。將采集的接穗每20~30根捆成1捆。若有果窖,可儲存在窖里,方法是:一層接穗一層土,土厚30~40 cm,土含水量30%~40%,最多放3層接穗,最上層土厚50~60 cm。若是地穴儲藏,則要選擇地勢高燥、背風向陽地段挖穴溝,南北走向,具體長度視儲存量而定,寬度視接穗長度而定。將接穗捆在穴溝內東西向擺放,溝底先放一層接穗,上面覆蓋厚20~25 cm的土,接穗最多放3層,最上層土厚40~50 cm,土含水量30%~40%。
" "若冬剪時未采集接穗,可于3月底4月初現剪,采集后的接穗一定要沙藏或在濕土(土不要太干也不要太濕,以含水量30%~40%為宜)中埋藏7~14天,這樣嫁接成活率高。注意,濕土埋藏地的地勢要稍高一些,以防積水。切忌隨采 隨接。
2 " 嫁接時間
" "當地春季氣溫回升并保持穩定時嫁接為好,一般以清明節前1周至4月底最為理想。
3 " 嫁接方法
" "因為是成齡樹,被接枝干處的周皮一般較厚,老翹皮厚、多,而且粗糙,用常規的硬枝劈接法成活率不高,用“V”形邊沿硬枝劈接法則可保證成活率。
3.1 " 切削接穗 " 將備好的接穗截取6~10 cm長,盡量選原接穗中后段,上端距頂芽0.5~1 cm平截,用接蠟(或地膜包扎)封頂,剪口芽外露。基部左右各切削長1.5~3 cm的雙斜面,夾角30°,削面要平整,盡量各用一刀削成。
3.2 " 切削砧木 " 有條件的,在嫁接前給砧木澆1次透水,然后截取嫁接處上部枝條,將截面削平滑,同時將截面下10 cm左右處的老翹皮刮凈、削光,用劈砧斧或劈砧刀在嫁接點的邊沿處下劈1個深2~3 cm、長3~4 cm的“V”形傷面。
3.3 " 嫁接 " 將接穗對接在砧木傷面處,砧穗雙方各至少有一面形成層對齊,保持接觸面平整,接穗露白3~5 mm。若砧、穗雙方對接的松緊度適中、接穗不歪斜,即可捆綁;若接穗松動或歪斜,可用小鐵釘1~2枚將砧、穗固定,然后捆綁。一般情況下,砧木截面直徑超過10 cm的,可對接兩個接穗。
3.4 " 捆綁 " 用備好的寬塑料(寬是砧木直徑的1.5~2倍)在適當位置處戳1個孔,大小以能夠套下接穗為宜,用它封包砧木大截面;然后用稍窄的塑料條,從砧木下部(以包嚴砧木傷口為準)依次向上捆綁,最后將套在接穗上的封包砧木大截面的塑料連同接穗一起捆綁。要特別注意檢查接穗與砧木處封包大截面的塑料是否扎緊扎嚴,判別標準是:捆綁3~5分鐘后,若封包砧木大截面的塑料內表面有小水珠,說明已經包嚴,否則需要重新封包。
4 " 接后管理
" "1)嫁接2~3天后,要給接穗噴水,每天1~ "2次。
" "2)接后7~8天,若天氣晴朗、氣溫正常,則可成活,成活的標志是接穗芽鱗變色、破裂,否則接穗枝皮失水皺縮死亡。對死亡接穗應立即補接。
" "3)第1次嫁接成活的,待新梢長出7~8 cm時可首次松綁,松綁時用嫁接刀先割開砧木截面處固定接穗的塑料條,方法是沿接穗延伸方向割開,之后隔天逐漸解除捆綁,同時注意防治早期病蟲。
" "4)夏季給新梢綁以支撐物,以防風折及因為自身重量過大而折斷。高齡枝的大截面上若所接兩個接穗均成活,則連同砧木一起去掉生長不良的,具體做法:在大截面適當位置(靠近但不超過其直徑3/4處),沿砧木極性方向斜向下去掉部分砧木,去掉砧木下端的夾角以30°~40°為宜,削平砧木斜傷面,涂接蠟或封口劑,以便于砧木與接穗快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