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害特點。主要危害早中熟桃果的果肉,初孵幼蟲先在果梗周圍吐絲蛀食果皮,逐步蛀入果肉,也可危害嫩桃核。桃果受害后,蛀孔中流出黃褐色透明膠液,蛀孔周圍留有大量紅褐色蟲糞,幼蟲老熟后在蛀孔周圍結繭化蛹,也有在被害果內化蛹的。一個蟲果內有時有23頭幼蟲,部分幼蟲也轉果為害。最早5月15日即發現蟲蛀果。后期主要危害桃園附近的向日葵、高粱、玉米、板栗等。
2)發生規律。以老熟幼蟲結繭在主干、主枝杈的老翹皮內越冬。通過主干綁草把、主枝綁布條,能誘到越冬老熟幼蟲。桃園附近的向日葵花盤內、玉米稈、高粱稈內越冬幼蟲量大,但未結繭。在北京平谷1年發生3代,越冬代成蟲各年份5月2—9日始見,高峰期在5月24—29日,第1代成蟲高峰期在7月11—19日,第2代成蟲高峰期在8月26日至9月5日。10月上旬第3代幼蟲老熟后陸續轉入越冬場所結繭。成蟲有趨光趨化性。
3)防治要點。早春刮除主干大枝杈處的老翹皮,銷毀桃園附近的玉米稈、高粱稈、向日葵花盤,壓低越冬幼蟲數量。全園果實套袋,阻隔幼蟲為害。成蟲發生期利用性誘劑、糖醋液、殺蟲燈誘殺成蟲。性誘劑、糖醋液盆每畝各掛置5處,注意及時補水、補液,更換誘芯。殺蟲燈每50畝安裝1盞即可。9月上旬主干綁草把或誘蟲帶、主枝每隔50 cm綁1~2圈3 cm寬的布條,誘集就近越冬的幼蟲,冬季集中銷毀。同時在主干距地面30 cm光滑處纏10 cm寬的膠紙,涂粘蟲膠,阻殺下樹幼蟲。越冬代成蟲高峰期輪換使用5%氰戊菊酯1 500倍液、2.5%勁彪乳油3 000倍液防治。提倡同一區域桃園均使用性誘劑,天天查蟲,確定最佳防治時期,避免盲目打藥。連片桃園如能做到統一監測統一用藥,防治效果會更好。
(梁 " 泊 " 101200北京市平谷區夏各莊郵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