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們將優質梨品種與先進栽培模式有機結合,在陜西洋縣洋州鎮孤魂廟村梨園、洋州鎮草壩村梨園、朱鹮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梨果生產基地進行黃金梨有機生產示范,使上述基地成功通過有機生產認證。以下是我們總結的有機黃金梨配套栽培技術。
1 " 科學建園
1.1 " 選址
" "1)符合有機栽培對大氣環境的要求。不得有大氣污染源;遠離公路、鐵路和交通要道,遠離城市及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域,空氣清新,空氣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
" "2)符合有機栽培對水環境的要求。生產用水質量必須符合GB5084—2005規定,不能含有污染物,特別是重金屬及有毒有害物質,如汞、鉛、鉻、鎘、酚、氟等。
" "3)符合有機栽培對土壤環境的要求。黃金梨喜肥喜水,有機梨園須土壤耕性良好,疏松透氣,保肥、保水能力強,有機質含量適宜,以壤土或沙壤土為佳。
" "4)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有機梨園與周邊非有機生產區域之間必須設立緩沖區或隔離區,保證有機生產作業區處于優良的生態環境中,以確保有機生產能夠持續健康進行。
1.2 " 栽植 " 建園栽植前2個月,開挖深、寬均為1 m的定植溝,溝內填埋腐熟的農家肥、農作物秸稈等進行土壤改良。栽植時間春季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秋季在10月下旬至11月底,陜南秋栽成活率高于春栽。建議栽植株行距2 m×3 m或3 m×4 m。栽植時選高 80 cm 以上、嫁接口上徑 0.8 cm 以上、有 3 條以上側根、根系基本完整、無檢疫性病蟲害的優質苗木,將斷根用剪刀剪平,以利愈合,促發新根。苗木植入后回填細土,使土壤緊密接觸根系,再蓋上細土踏實澆水,水滲后蓋細土。
2 " 配套管理
2.1 " 土肥水管理
" "1)土壤管理。提倡果園生草、覆草或種植綠肥。2011年和2013年在梨園行間示范種植5畝三葉草,全年刈割6次,淺埋在行間改良土壤;果園覆草一般選用麥草,全園覆蓋與樹盤覆蓋相結合,覆草厚度15~20 cm,覆草后草上壓土防風。生草覆草抑制雜草和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明顯。
" "2)施肥灌水。每畝每年施有機肥2 200 kg。基肥在10—11月施入,以腐熟的人糞尿、畜禽糞尿、土雜肥、餅肥、綠肥等為主,施入量為全年總肥量的70%左右;追肥在花前花后、花芽分化期和果實膨大期施入,主要肥料種類為速效性有機肥(通過有機認證的),施入量為全年總肥量的30%左右。另外,生長期根據樹體需求可結合果園病蟲害防控進行葉面噴肥。根據土壤墑情科學灌水。
2.2 " 疏花疏果 " 冬季修剪至春季復剪期間,主要疏除弱花、串花、過密的花等;花序分離至開花前,疏除病蟲花、過密的花、小花、中心花,花量比計劃量多30%~50%。
" "按照20~25 cm留1個果的標準留果,疏除畸形果、病蟲果。定果在5月上中旬完成。根據樹勢、樹齡和肥水條件確定留果量,一般每畝留果1.2萬~1.4萬個。
2.3 " 果實套袋 " 選用已取得有機認證的梨果專用袋,每年4月中旬開始套袋,至5月上旬 結束。
2.4 " 病蟲防治
" nbsp;1)農業防治。科學施肥,合理修剪,冬季徹底清園,刨(翻)樹盤。
" "2)物理防治。燈光誘殺,性誘劑誘殺。
" "3)化學防治。應用礦物源、植物源、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冬季全園噴灑3波美度石硫合劑鏟除病蟲源,降低病蟲基數;套袋前分別用 "0.5波美度石硫合劑、“農抗120”1 500倍液和苦參堿2 000倍液預防梨園病蟲害。5—7月交替使用印楝素1 500倍液、“農抗120”800~ " " 1 000倍液、0.5波美度石硫合劑等防治梨小食心蟲、黑星病等。
3 " 低產園改造
3.1 " 品種改良 " 按照有機果品生產要求,選擇合適的老梨園,確定品種改良作業點。2月底開始至3月底,選擇晴好天氣,對選定作業點原有的蒼溪梨、碭山梨、雪花梨等老品種采用高接換頭的方法改良為黃金梨。高接時不改變原有樹形骨架,在主枝部位先留10~15 cm,去除原有主枝,留8~12個頭,用切接等方法嫁接改良。嫁接10天后適時檢查補接,并及時摘心抹芽。生長季加強日常管理,確保“1年高接,2年恢復樹形,3年掛果,4年豐產”。
3.2 " 土壤改良 " 秋冬季,果園行間開 "80 cm×80 cm的溝,每畝分層施入農家肥4 000 kg或農作物秸稈5 000 kg。
3.3 " 樹形改良 " 按照開心形、倒傘形樹形標準整形修剪。
4 " 有機栽培示范結果
4.1 " 新建園 " 嚴格按照有機園標準,于2011—2014年在朱鹮保護區草壩村、鞏家槽村、李家村新建3 000畝有機黃金梨生產基地,成活率90%以上,1年可抽生 2 次梢,樹勢較旺,單株分枝3~4個,冠徑130 cm,11月中下旬落葉。
4.2 " 成齡園 " 2月底至3月上旬花芽露綠,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盛花,謝花后2周第1次生理落果,第2次落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8月中旬果實成熟,11月中下旬落葉。以短果枝結果為主,落果較輕。正常管理下,第3年畝產500 kg,第4年1 000 kg。果實圓形,套袋成熟后為淡黃色,果核小,果皮薄,果肉細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15%,風味佳,品質上,平均單果質量300 g。果實常溫下可保存 15~20 天,在氣調庫內可貯至春節。
" "2011—2014年,3個黃金梨示范園共生產有機黃金梨1 500 t,獲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有機認證。全園平均優果率62.5%,其中單果質量300 g以上的一級果50 t, 250~300 g的二級果80 t,平均售價12元/kg,平均畝產值約1.2萬元,是普通黃金梨的3倍。
4.3 " 低產園 " 高接換頭的黃金梨均表現為品種特性穩定,生長良好。嫁接兩年后樹體平均冠幅233.4 cm,枝條平均長度140.1 cm、平均直徑1.88 cm,枝條木質化程度良好,基本實現了“1年高接,2年成形,3年恢復樹勢,4年投產”。
" "實施土壤改良后的梨園,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保墑透氣性增強,樹勢強健。實施樹形改良后的梨樹,樹體通風透光良好,樹冠中的葉片、果實都能接受到比較充足的光照,樹體結構科學、負載合理,果實產量、品質均得到提高,經濟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