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直播建園(機械精量播種→嫁接→定株距→成園)較常規建園成本低,成園時間短,見效快,且操作簡單,易于掌握。目前,新疆托克遜縣博斯坦鄉基本都采用該方法建園。眾所周知,木質化棗吊是紅棗優質豐產的基礎。通過多年實踐,我們總結了直播建園模式下紅棗優質木質化棗吊培養技術。
1 " 培養優質木質化棗吊采用的樹形
" "紅棗高光效個體樹形采用超矮3~4個二次枝樹形,修剪后樹高0.7 m,最下部二次短枝距地面0.4 m,3~4個二次枝均勻分布于0.3 m的中央領導干上,無明顯層性,在二次枝上培養木質化棗吊,生長期樹形自然而勻稱,冠徑0.5 m,樹高1.2~1.4 m,樹體透光性極好。每年修剪后樹高和冠徑又回到初始狀態,保持了個體樹形的最佳狀態。
" "高光效群體樹形采用超矮籬壁形。由于采用寬行距(1.5 m)和窄行距(0.7 m),株距0.3~ " "0.5 m,群體密度可達到1 200~1 800株/畝,經2~3年生長和整形修剪,生長期窄行株間主枝逐步鄰接,形成了上下短枝合理鄰接、寬行形成通風帶、個體樹形不明顯的超矮籬壁形群體。該群 體樹形適合于機械化修剪,前期產量來得快而高,前期經濟效益好。采取等行距1.5 m、株距0.5 m,群體密度可達2 888株/畝,該群體樹形通風透光性能優于寬窄行,前期產量和效益略低于寬窄行模式。
2 " 優質木質化棗吊培養技術
" "對于直播建園的密植棗園,于嫁接第2年開始培養木質化棗吊,方法是:冬季修剪時在樹高50~60 cm處定高修剪,剪口下均勻選留3~4個不同方向的二次枝,留2節短截,余下的二次枝全部疏除;來年春季在所選留的3~4個短二次枝上萌發健壯棗頭,待棗頭伸長至8~10 cm時,于5~6 cm處重摘心,可刺激該短棗頭枝上萌發健壯木質化棗吊。在主干上直接著生結果單位——木質化棗吊,基本杜絕了無效營養消耗,確保了高產和優質。冬季修剪去除上年所有木質化棗吊,來年春季在二次枝上形成的棗股重新萌發棗頭,通過棗頭重摘心來培養新木質化棗吊,始終保持該生產狀態。
" "利用當年枝結果能力特強的特點,對較大的稀植成齡棗樹重落頭、重短截后,在削弱頂端優勢的同時,選留合適的枝組及新的生長點(棗頭),然后通過合理抹芽、摘心等配套措施,將營養集中用于新生棗頭及棗吊,便會自然形成大量有效的木質化棗吊結果,使樹冠高度和大小得到有效控制。摘心時機的判斷方法是,只要枝條生長達到摘心條件就立即進行,不能拖延。對全樹留股量要合理控制,一般情況1個新枝宜留4~5個二次枝,1個二次枝宜留4~5個棗股,大樹株留股量控制在200~300個,形成的木質化棗吊長度可達0.5 m。
3 " 木質化棗吊特性及產量構成特性
" "木質化棗吊抽生比脫落性棗吊晚20~25天,停止生長期晚30天,花期長達80多天,花量多,花蕾大而飽滿,坐果率高,果個大,豐產 性強。
" "采用上述方法培養木質化棗吊的棗園,其產量結構為:有效株數≥18 000株/hm2,單株棗果數≥80個,單果質量25~37 g,木質化棗吊 "數6~9個/株,單株總棗吊數15~25個,棗果數10~13個/棗吊,制干率≥45%, 理論產量≥ " 18 t/hm2;豐產形態指標為:株高1.1~1.4 m,干徑2~3 cm,木質化棗吊數≥14萬個/hm2。
" "該培養技術體現了棗樹超矮化、超高密度栽培及早產早豐的優越性。在1 200株/畝的栽植密度下,嫁接當年可實現畝產量600 kg,畝效益6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