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英語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一門興趣學科,隨著社會的發展,受越來越多的家長所重視。啟蒙得好,更能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課堂四十分鐘時間進行有效的教學呢?下面結合我的教學經驗談談我的英語教學。
一、優化課堂“四步曲”,提高課堂有效性
學生的學習與學生的養成習慣是分不開的,讓學生自覺的學習,主動參與課堂,只有細化以下四點,學生才會做到人人參與。
一是,精心組織課前三分鐘。課前三分鐘是學生表現的最佳時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通過老師提出主題,讓學生圍繞主題展開談話,比如:主題是顏色,組織學生唱英文歌曲,說表示英語的單詞、句子、片段等。總之課前教學行為就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提高課堂效率作好鋪墊。
二是,過渡自然,課堂有序高效緊湊,保證教學有序開展。注重課堂細節的處理。教師把握每一個環節,明確設計的目的,通過學習達到什么效果。也讓學生知道,此時應該怎樣做,師生配合,生生配合,做到心中有數。最重要的是掌握好教學的量及難易度是教學中的關鍵,一個有效的、高效的英語課堂應該是難易結合,內容多少適量。教學的量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超過了一定的量,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也使學生感到過于疲勞。而學習內容過于簡單,很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過于難又容易讓學生失去參與的信心和動機。所以,教學的量和度要適中,做到“蹺蹺腳夠得著”,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一定的挑戰性、競爭性,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戰勝困難、解決困難的意識。
三是,課堂分層設計課堂過關習題。在課堂上要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達到目標,如果目標太高,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也不能達到目標,這樣就會打擊學生的信心,因此,對不同的學生本節課所達到的目標是不一樣的,對他們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一堂課中,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獲,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就會越學越喜歡,越學越有興趣。
四是,重視課堂小結。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中”,寫作也是要求“鳳頭豹尾”。一堂課也是如此,一節課下來,學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大,需要通過小結,按知識內在規律,整理歸納,提練概括,便于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將最佳效果從課堂之點輻射到課之后,達到余音繞梁、回味無窮的境界。
二、抓住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勝心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教學材料的興趣。”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英語,興趣是關鍵。”可見興趣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因些,我們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快樂地、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學習活動中去。經過十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覺得以下幾種方法能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一是,情境創設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有效方法。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英語,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夠準確的運用,還能讓學生記住所學習的知識。例如:在教學五年級英語單詞:climbing、 drinking、eating 和playing jumping、sleeping幾個單詞時,教師就可設計兩個情節,小狗起床后,先空服一杯水,就去參加晨練,再吃早餐,在每一個環節出現時就教學一個單詞。如,小狗喝水時,教師問:What is the dog drinking?學生就會聯想到drinking water、drinking juce、drinking milk、 drinking orange juce。然后讓學生看圖說句子。小明正在喝水:Xiao Ming is drinking water.學生在拓展中獲得新識,回憶中鞏固,在情景中運用。這樣比老師一遍又一遍的教,讓學生一次又一次的讀效果佳,這樣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新單詞。總之,要想掌握和運用好英語,在良好的語言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來幫助小學生感知、理解、掌握以至于運用英語。
二是,利用多媒體軟件的開發,讓課堂活躍。我們得用課件,把課堂內容呈現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活教材提供了條件。在教學中適當渲染教學情景,能精簡教師的語言,又可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對話“Where is the ball?” 用一幅畫呈現一個球。學生先有懸念:“Where is the ball?”再讓空中的球落在椅子上,逐步展開對話內容,It’s on the chair. 再一層一層進行演示,其效果肯定勝于枯燥的講解,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是,成功的喜悅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小學生具有強烈的表現欲,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也善于表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設法讓學生多表現。而這種成就感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成就感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具體的交際情景中獲得。例如,教學eating,教師可利用實物問學生:“What is he eating?”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你吸引,想猜到老師包里的食物。他們很自然地想用“Is he eating bananas?”這一句型來問老師。教師可用“Yes, he is.””或“No, he isn’t.”來回答同學們的提問。猜測到的學生很滿足,獲得了“Sense of achievement”;而沒有猜到的學生還想繼續猜,激發了他們說的興趣,每個學生都躍躍欲試,想猜對老師包里的物品,想獲得成功。此時,教師別忘了給予他們一些激勵性的評語,如:”Good. You’re Right. Very good. Wonderful. You’re clever. Good job。”在此活動后,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每人說一句話,組成一個片段。如,I like eating furit. I like eating apples. I like eating bananas . I like eating pears.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同時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象力,使學生達到用英語做事情、交流、合作、學習的目的。可以說,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最佳學習方式,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集體榮譽感,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設計好每個環節,通過多種途徑調動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讓學生真正地愛學英語、愛說英語,能用英語簡單交流,讓課堂成為學生開心學習和生活的樂園,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英語課堂。
(作者單位:貴州省余慶縣大烏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