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和看上去的那絲柔弱不太一樣,她的想法有種從容。我們說看著她容易產生心生尤憐的情愫,她笑著告訴我們,朋友都說她長得特堅強。朋友說她是“福娃”,跟她在一起會有好運氣,她開心地回應,是因為朋友她才一直有好運氣。她總是把日子過得很自在,談笑中我們發現了屬于她自己安然的生活方式。
房子也要干一行專一行
剛走進拍攝的樣板間,吳越就趁著我們安放東西一瞬間的功夫溜達起來,迅速溜達完后坐在化妝鏡前開心地說:“我最喜歡看房子了!”于是,我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她以迅猛的速度完成了參觀過程,我們還來不及反應,她便在做完“最喜歡看房子”這件事后利落地進入了工作狀態,明朗得讓人有點措手不及,真心惹人喜歡。
她的利落勁兒也體現在她對于房子的態度上,覺得房子也應該做好自己的“本分”,需要有自己的功能,她說:“每個房間因為存在,所以它都是最重要的,我喜歡功能性很強的房子,就像書房可以看書、看片子,千一行專一行,房子也必須這樣,有這個功能,否則的話就有點浪費人家的設計了,我要實用的房子?!?/p>
而對于裝修房子,從設計到裝修全是吳越自己弄,包括劇組的房子。因為工作的原因,吳越去一個劇組,有時一住就是兩三個月.可她卻會重新弄一下,她說自己比較愛挪騰東西,去劇組會和助手搬一些床和柜子,搬成想要的樣子,因為要在那里生活兩三個月。
因為大部分時間在外面拍戲,回家住的日子其實可以數得出來,但吳越對裝修房子這件事情依然保有熱情,對于打造自己的房子她淡淡又肯定地說有:“總覺得一個人對于建設這件事都是很熱愛的,它代表一種向往,有一種期待在里面,人總是愿意活在期待里面,我的床什么樣,我的衛生間什么樣,我拍完戲回來哪些東西要什么樣子,這些東西實現的過程還都是挺美好的?!?/p>
對于生活不想當一個保管者
大學剛畢業的吳越那時沒有助理,覺得拍戲就賺個零用錢,有戲拍就挺高興的,也沒閑著。有時因為拍戲在劇組一住就是兩三個月,拍《和平年代》的時候,在外面住了差不多四個月。從那時開始吳越開始慢慢意識到拍戲原來是自己的生活了,幾部戲一來一年就沒了,突然意識到自己住的這個地方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那時她突然覺得在家里買再好的床墊,再好的沙發,最后卻發現在那段時間是沒有辦法在床上睡覺,在沙發上看書的,當她那天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便開始帶帶很多東西進劇組拍戲,看的書,聽的音樂CD,小的音響,床單、被子、枕頭……箱子就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然后就這樣拍戲拍著就占去了她大部分的時間。
接著再到現在這個階段,她突然又意識到其實人可以簡單一點,可以不要那么多東西,可能沒有那么多東西也行,當她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現在開始東西又變得少了。前一段去山東拍戲五六天,助理都傻了,因為她連椅子都沒有帶,甚至有時在北京拍戲一天,她可以“任性”到連助理都不帶。
她說她搬了一次家,覺得家里屯了太多東西,拾衣帽間,一個星期都收拾不完,后來發現有些衣服買回來放在那,再也沒有穿過,有些書、有些碟買回來就再也沒有看過,然后她就突然意識到,其實人需要的那些東西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多,大部分的時間你其實是在管理他們,并沒有跟他們打交道。就這樣有一天,她突然覺得自己不想當一個保管者,輕輕松松的很好,不要太累。
沒有電視機的屋子
采訪當日正是吳越的新劇《虎口拔牙》熱映中,一向溫婉的吳越這次扮演了一個機智的熱血女子,并且這部戲里連假睫毛都沒粘,睫毛膏也沒刷,就畫了個眉毛,畫了個底色。大家贊她隨性還有和姜文的冷幽默對手戲讓人拍案叫絕時,她哈哈回應:“我們沒覺得冷啊,覺得多熱啊,光看劇本都笑得不行了,在片場經常笑得演不下去,太逗了?!?/p>
可剛想讓她劇透一下這部諜戰劇的最后結局,她突然告訴你一句“我家里面是沒有電視機的。”這下我們可徹底傻眼,作為演員你很難想象吳越家是沒有電視機的,已經十幾年沒有看電視了。對于這點她這樣解釋:“因為我不愛看電視,一般人都很難理解,但我有投影機,我看片子,自己演的片子也可以看投影?!?/p>
除去沒有電視機這個特色,吳越還對房子提出了其余喜好,她對于喜歡的房子風格是混搭型的,不能塞得很滿,但核心就是不能覺得房子冷,不能顯得很冷清,喜歡簡約,但是又加上一點溫馨的。她覺得床很重要,會選一個比較好的床墊,因為人的很多時間會在上面,而埋在墻里的隱蔽工程也很重要。
和大多數人一樣,吳越也認同家應該是港灣,因為現在很多人在外面已經很辛苦了,如果回家還弄成一個奮斗的戰場,那人會很難受,她堅持認為家就是休息的地方,她說:“我回家的時候還挺高興的,在家忙不過來,你要干家務,你要整理書房、衣帽間、起居,我喜歡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