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達標也要定期復診
李靜表示,高血壓病患者的降壓方案首先要做到血壓達標,即老年人血壓控制在150~160/90毫米汞柱以下,中青年人為140/90毫米汞柱以下。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高血壓病患者血壓達標率很低,即使在三甲醫院正接受治療的患者中仍有近七成不達標。高血壓病患者需要終身治療,降壓效果需要高度重視,不能癥狀一減輕就停服或漏服藥物。患者如果服用藥物8~12周后血壓仍未達標,則需要復診,調整用藥方案。
李靜特別強調,即使血壓達標,患者也應經常監測血壓,定期到門診復查,由醫生進行藥物調整。
監測血壓,選擇當天最佳服藥時間
血壓在一天中有兩個高峰期,即上午6~10時和下午4~8時,夜間睡眠中血壓最低,差值可達40毫米汞柱,起床走動后血壓進一步升高。老年人的血管彈性差,24小時內血壓變化更明顯,血壓在清晨急速上升可達50毫米汞柱,醫學上稱為“血壓晨峰”。
血壓晨峰引起心血管系統壓力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因此,大多數患者可以在早晨起床后立即服第一次降壓藥,如果需要服用第二次藥則應在下午5時之前。少數患者血壓節律發生變化,可以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然后選擇最佳服藥時間。

換季要考慮調藥
李靜表示,由于遺傳和外在因素(年齡、體重、生活方式、合并癥等)的影響,同一種降壓藥對不同患者療效不同。因此,高血壓病患者需要進行個體化治療,不能參照他人的藥物自行降壓。
血壓水平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冬季氣溫降低后,人體耗氧量增加,為了維持體溫,心率會改變,心臟收縮功能增強,并通過刺激人體內血管收縮,來增加血管阻力從而引起血壓升高。到了夏季,隨著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擴張,血壓水平也會相應降低,部分患者的血壓甚至可接近正常。
李靜強調,若高血壓病患者在夏季血壓過低可適當減少服藥劑量,但切不可突然停服降壓藥。有些患者在自行停藥的不長時間后,血壓反彈升高,又要再繼續使用藥物降壓,這樣一來,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而且由于血壓較大幅度的波動,還會引起心、腦、腎發生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調藥最好找專業醫師予以指導。
(孫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