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園土壤管理是延長樹體經濟壽命、維持樹勢、抵御病蟲危害和高產穩產的關鍵。下面,從土壤改良、中耕除草、間作生草、樹盤覆蓋、增施有機肥等方面講一下果園土壤的科學管理。
1 " 土壤改良
深翻改土是改良果園土壤的常用方法,包括栽植前挖栽植坑和栽植后深翻。前者就是按照“挖大坑(溝),施足肥,栽大苗”的栽植原則,在園地開挖60~80 cm見方的定植穴(或槽),挖時將表土和底土分開放置。回填時,最底部分層填入秸稈等有機物,將每株按25~30 kg腐熟有機肥與表土混合填至穴中部,上面蓋一層表土,最上部填入底土,有灌溉條件的灌足水使土壤沉實,合墑后栽植。后者包括擴穴深翻和全園深翻,每年果實采收前后結合秋施基肥進行。旱塬平地幼樹園應在樹冠垂直投影線外圍深翻,挖環狀溝或平行溝,溝寬70 cm、深60 cm;冠內翻耕深度不宜高于20 cm,以免傷根。坡地果園連年在樹冠垂直投影線外稍遠處深翻,冠內翻耕深度也不得超過20 cm,樹齡增大根系密接后冠外翻耕深度也不能超過20 cm。挖土時表土、心土放置和回填辦法與栽植時相同。一般用3~5年將全園土壤改良一遍,以后每年進行全園淺翻,深度15 cm左右。
深翻改土一方面能熟化疏松土壤,為根系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另一方面能夠殺滅在地面越冬的害蟲,如桃小食心蟲、梨癭蚊等,同時對果樹根系有一定的修剪作用,促進根系更新。
清耕園的土壤管理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雨后要及時中耕,不同果樹中耕深度應區別對待,根系分布較淺的樹種宜淺宜不深,破皮即可,尤其在果樹需肥需水關鍵期切忌傷根,造成果樹脫水脫肥,如在葡萄果粒膨大期用旋耕機旋地,如果過深就會傷及根系,不僅影響當年產量、質量,還影響下年樹體生長和產量形成。二是關注除草劑對土壤造成的污染。95%以上的清耕園都是用除草劑除草的,好處是方便、快捷、效果明顯,壞處是土壤板結、污染。
2 " 間作生草
從長遠看,要想解決除草劑對土壤、水體 的污染,采用幼園間作和成齡園生草是較好的辦法。
先說幼樹期間作。果園間作既有生草作用,又能獲得一定收益。提倡間作低稈矮冠作物,如豆類、菜類、薯類、黃芪等。很多果農在蘋果幼園間作玉米、小麥等,造成果樹生長受阻,遲遲不能結果。但像獼猴桃這樣既喜溫暖潮濕,又喜漫射光的樹種,果園中以40%~50%自然光為好,可以1~2行玉米和豆王混作,既能遮擋部分光線,又能增加果園濕度。總而言之,果園間作要以不影響果樹正常生長為佳,盡可能為果樹生長發育提供良好條件。
接下來說果園生草。果園生草好處很多,這里就不再一一贅述了。生產中主要采用自然生草和人工種草兩種辦法。
自然生草就是將果樹行間自然長出的草保留下來,長到30 cm左右時,在 5 cm左右處人工或機械刈割,覆蓋果園地面。
人工種草一般在8月中旬降雨后,按株間清耕覆蓋、行間種草的管理制度及時搶墑種草,實踐證明蘋果園生草以株體矮小的白菜型油菜(群眾叫土菜籽)為好,因為它的花期與蘋果花期 一致,可吸引蜜蜂。白三葉草畝播種量0.1~ " " " 0.25 kg,條播或撒播,播種深度1~2 cm。幼苗期及時清除雜草,當草長到30 cm以上、大部分開花時,用小型割草機或鐮刀及時割倒,覆蓋樹盤,注意露出樹干基部,不能影響果樹下部通風。一年可刈割3~4次。
3 " 果園覆蓋
果園覆蓋是解決旱地果樹缺水、有機質不足的有效途徑,包括覆膜和覆草。
覆膜是在春季土壤解凍后,平整好土地,雨后或澆過水后鋪設黑色地膜,起減少水分蒸發、保墑、抑制雜草生長、提高地溫、促進幼樹生長等作用。
覆草就是在雨后,利用作物秸稈、雜草、麥草(糠)等覆蓋樹盤或樹行,厚度15~20 cm,起接納降雨、防止水土流失、減少蒸發、增加土壤養分、高溫季節降低地面溫度、維持地表溫度相對平衡等作用。覆草應距樹干30 cm以上,覆草后要用土點壓在草上,防止火災。以后每年加鋪覆蓋物10 cm,連續覆蓋3~4年后翻埋入土。覆草容易招致蟲害和鼠害,使果樹根系變淺。
4 " 增施有機肥
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對果樹花芽形成、果實生長發育和著色等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要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除推廣果園生草、覆草技術外,重視有機肥施用是當務之急。
如何解決有機肥源短缺問題?一是充分利用植物性資源。除了果園生草和覆草外,果樹枝干、作物秸稈堆漚利用也是途徑之一,每生產 "1 kg小麥可產生1.5 kg小麥秸稈,每生產1 kg玉米粒可產生4 kg玉米秸稈,要有變廢為寶的意識,收集麥草玉米稈加以利用。另外,沼液沼渣具有較全面的養分和豐富的有機質,可用作果園肥料。二是搞家庭養殖,用畜禽糞便堆漚農家肥。表1列舉了常見畜禽的排泄量。三是購買純雞、豬、羊、牛糞以及商品有機肥。表2列舉了主要有機肥的有效成分含量。有了充足的有機肥之后,還可以配合施用EM、CM、AM等生物菌劑增強肥效。
5 " 蘋果樹科學施肥
怎樣才能做到科學施肥?如果有條件,應先對果樹葉片進行營養分析,結合土壤養分供給能力,確定最終的配肥方案。如果沒有條件,可依照下列步驟和方法施肥。
5.1 " 掌握需肥規律 " 蘋果樹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對氮磷鉀等主要養分的需求是不同的,詳見表3。對礦質營養元素的年吸收總量為鈣gt;鉀gt;氮gt;鎂gt;磷。
5.2 " 判斷樹體長勢 " 冬季長度40 cm以上長枝占總枝量的10%以上,開花后30~50天20%以上的春梢遲遲不停長,原已停止生長的春梢頂端又開始生長,葉片大而薄、色深綠,這些都是樹勢過旺的表現。 如果冬季樹皮發暗,枝條細弱、色暗淡芽秕小,芽鱗松軟,沒有長枝,或長枝數量較少,葉痕小、不明顯,夏季春梢停長早,花后30~50天90%以上春梢停長,中短梢多而弱,葉片小,葉色淡,則是樹勢衰弱的表現。成齡樹長枝占全樹總枝量的3%~8%,分布合理,短枝比例保持在40%左右的樹生長勢中庸健壯。秋梢長度超過7 cm,則表示生長偏旺。
5.3 " 確定施肥數量
" "1)農家肥。結果樹畝產2 000 kg以下,按“斤果斤肥”施入;畝產2 500 kg以上,按“1斤果1.5斤肥”施入。幼樹每年每畝施1 000 kg。
2)化肥。中等健壯樹,畝產2 000~3 000 kg的園,年畝施純氮18~23 kg、純磷13~16 kg、純鉀28~30 kg。偏弱和偏旺的樹,氮肥施用量應分別增加或減少4~6 kg,磷素和鉀素用量也要相應調整。
5.4 " 確定時間方法
" "1)施肥時間。①果樹萌芽前后和花期追肥,以氮肥為主,無水澆條件的果園花前追施年總氮量的1/2,有水澆條件的分兩次施入,花前施入年總氮量的2/5,花后施入年總氮量的1/10, 6月上旬前結束。②果實膨大期追肥,以速效鉀為主,如硫酸鉀、氯化鉀或磷酸二氫鉀,施入年總鉀量的1/2~2/3,7月上旬至8月上旬施入為宜。③秋施基肥,施入全年所需氮肥的1/2、磷肥的全部及鉀肥的1/3~1/2,采果后盡早施入。
" "2)施肥方法。結合果園深翻改土,采用環狀溝、條狀溝、放射溝、點狀施肥或全園撒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