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的投融資概念集合資金信托完全不同,消費信托的目的不是資金增值,而是獲得消費權益。
“1元起售,8%的收益率”,是不是很有誘惑力?
這是近日中信信托和百度合作推出的一款互聯網消費信托打出的口號。隨即引起一片關注,同時也將消費信托的概念再次給投資者做了普及。
其實,自從去年中信信托發行了國內第一款消費信托后,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留意這一產品類型并開始積極部署,截至目前,已有中信信托、長安信托、北京信托、西藏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推出了跨界消費信托產品,涉及汽車、旅游、養老等。那么,對于此類消費信托,投資者以及專家有多大認可度?是“創新”還是“流星”?投資者有保障嗎?
產品五花八門
說起消費信托,中信信托可算是先行者。2013年12月,業內首款消費信托產品“中信—消費信托嘉麗澤信托項目”推出,劍指醫療保養消費。這一產品分為H類和G類兩種,期限均為5年。以H類產品為例,客戶交付資金8.8萬元,其中7.5萬元為保證金,5年后到期全額返還,另外1.3萬元作為會籍費一次性收取。可擁有14天五星級溫德姆度假公寓居住權、4000元的健康消費卡、原價優先購房權等。
在首單試水之后,中信信托乘勢追擊,于去年9月21日,攜手百度金融、中影股份及德恒律所推出“百發有戲”,將電影《黃金時代》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權益納入信托范圍,消費者通過參與“百發有戲”平臺的預售或團購獲得電影票、影院卡、服務等消費權益。
同年12月份,中信信托通過微信訂閱公眾號發布一系列消費信托產品,其中“9999元,帶你18天游四國”吸引了眾多互聯網人群。消息發布當天,450份產品瞬間被“秒殺”。
今年5月份,西藏信托推出一款名為“BMW X1”的信托方案,更是把消費信托推向了熱點。根據該方案,投資人認購一款金額為150萬元的3年期信托產品,可以免費獲得一臺市場價39.8萬元的寶馬X1 20i line轎車。信托產品3年期滿后,除了拿回自己的150萬元本金,投資人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使用車輛;二是由萬寶行(中國)融資租賃公司以15萬元回購車輛。
而中信最新與百度合作推出的“1元起售、8%的收益率”的產品即商戶在眾籌平臺提供各種商品,用戶通過購買消費券的方式,獲得該商品提貨權。在一年期內,用戶可以通過手中的消費券提貨消費,即可享受正品商品的會員價,如果期間用戶不提貨、未消費,那么未消費部分可獲得7%至8%的占款補償。據了解,第一期上線的產品包括英國國寶級舞臺劇《戰馬》、圣元乳業、科爾沁牛肉、體育之窗公司、星美集團等。
此外,記者了解到,經過短短兩年發展,目前市場上消費信托已涵蓋醫療養生、酒店住宿、海島旅游、影視娛樂、珠寶鉆石、手機家電等領域,可謂五花八門。
獲取消費增值而不是資金回報
即便之前毫無概念,相信投資者看完上述這些信托方案后,對消費信托的模式應該已經有所了解。消費信托原本是信托公司一個摸石頭過河的“試水”項目,如今變成了一個系列化運作的產品集合,作為一個創新產品,其與人們傳統認知中的理財信托有很大區別。
“最為重要的區別就是,消費信托最終獲取的不是資金回報,而是消費權益的增值。”中信信托創新一部副總經理陳仲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根據業界的定義,消費信托,簡單來講就是“理財+消費”,是為消費而進行的投資理財,也是一種具備了金融屬性與產業屬性的消費產品。消費信托屬于單一事務管理類信托,是通過認購信托產品,在有保障的前提下,獲取高性價比且優質的消費權益,與傳統的投融資概念集合資金信托完全不同,其目的不是資金增值,而是獲得消費權益。
以西藏信托上述項目為例,如果以年化9%的收益率來計算,投入150萬1年可以拿到13.5萬元,不算復利,3年下來也有40.5萬元。與39.8萬元寶馬車價值相當。而投資者如果購買了上述消費信托相當于以消費的形式提前支取了這部分收益。如果是選擇15萬回購方案的投資者,相當于用40.5萬-15萬=25.5萬買了寶馬3年的使用權。
既然最終獲得的不是資金回報,那么,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就不是獲取多少收益,在觀念上需要有所轉變。“與投融資信托不同,消費信托是從消費需求的角度出發,適合于有特定消費需求的客戶,不能簡單把其當成理財產品,并不單純看收益。選擇這類產品更多地要關注自己的消費需求,按需選購。”格上理財研究中心研究員曹慶展如此表示。
據了解,在信托公司對于消費信托的設計中,也是從消費需求出發,通過發行信托產品,讓投資者在購買信托產品的同時獲得消費權益,直接連接投資者和提供消費產品和服務的產業方,從而將投資者的理財需求和消費需求整合起來,達到實現消費權益增值的目的。
風險小不代表無風險
業內人士表示,消費信托的交易結構、模式都比較超前,目前還處于初始階段,對于投資者而言主要還是看自己是不是需要消費信托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而且,消費信托的產品效果目前還較難評估。
據了解,購買消費信托有線上和線下兩種渠道,線上渠道為信托公司消費信托微信公眾號等網絡渠道,線下為信托公司以及合作產業方的銷售渠道。
“消費信托目前還處于試驗階段,基于人員以及產業方的遴選等方面的考慮,現在消費信托產品推出的周期還比較長,一般在兩三周左右會有一款新品推出。”陳仲說,有的消費信托產品不限數量,而有的則有發售份數限制。“這主要是由產業方能夠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能力來決定。”
“另外,相對于傳統信托,消費信托風險要小很多,但是,卻不是沒有風險。”陳仲表示,其風險是基于消費信托項目的消費權益能否實現,在消費權益實現時,是否達到了預期的質量。這就需要在考察消費信托項目時,不僅要關注項目本身的各項保障條款,也要關注相關信托公司以及服務或產品提供方的實力和口碑等。
投資提醒
因此投資者在購買此類消費信托產品時,除了比較價格之外,也需要注意細節,限定性條款往往也是衡量性價比高低的重要一環。
首先,投資者要注意限制條款。目前不少消費信托都有一定投資期限,并交納一定保證金。業內人士評論認為,這就類似一種“會員卡”,對如何消費、消費時間等都會有一定限制。就跟參與“團購”有限制一樣,投資者一定要看清楚條款,而且往往在一定期限內未能消費完畢,則不退會籍費。
第二,投資者還需要注意一個渠道問題。業內人士表示,消費信托是一種全新提法,和傳統信托產品性質完全不一樣,而這類信托產品的產銷緊密依靠互聯網。隨著消費信托的逐步發展壯大,投資者可以尋找更為便利的渠道,這也是關鍵問題。此外,曹慶展表示,相對來說,消費信托以信托公司為發起主體,多采用財產權信托或者事務管理信托模式,較團購及眾籌更加規范化,風險偏低。
不過,企業危機管理和投融資咨詢專家況杰表示,投資者對消費信托的態度,應該還是像對余額寶那樣的態度,消費信托只能說是作為理財產品的一個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