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行為 貓以其特殊的魅力贏得了人們的寵愛,在歐洲的一些國家,如:英國、法國、美國等被當作“人類最好的朋友”。在工作壓力、精神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逗一逗活潑可愛的小貓,可以緩解緊張的心情。退休的老人養一只小貓,能使自己生活的充實一些,快樂一些。現代的貓不再是歷史意義上捕捉老鼠的貓,尤其是城市居民家養的貓多數被作為伴侶動物。
磨爪行為 貓的天性愛玩,對活動的東西充滿好奇,為了保持靈活、銳利的爪子,貓總是尋找目標修煉。主人應該給愛貓備上幾個玩具和貓抓板,以防貓抓壞了家用物品。
戀童行為 貓喜歡與孩子玩,尤其是帶有奶味的嬰兒更吸引貓,為了不讓貓傷及嬰兒,不要讓貓與嬰兒在一起。年齡大一點的兒童可以與貓玩,首先讓貓認識孩子,同時讓孩子知道:在與貓玩的時候不要把手伸給貓,以防被貓抓傷或咬傷,萬一被貓抓傷了,要立即用75%的酒精消毒傷口,然后用碘酊溶液消毒傷口三四次,再進行其它外傷處理。孩子在與貓玩的過程中也得到一些生活的鍛煉,比如:耐性、尊重他人、控制姿態和肢體語言的表達能力等。
性行為 母貓在發情期發出可以接受性行為的信號,招引公貓,公貓在與母貓的游玩和打斗過程中向對方求愛。在母貓同意公貓交配請求后,公貓爬上母貓,咬住母貓的頸背并且緊靠母貓上面,運動腰部完成交配動作,在此過程引起“貓交配大叫”。母貓在接受交配63~68天后產下小貓。
貓變得越來越依戀人類,然而貓的高產與無節制的發情性行為令人類難以忍受,如果不是繁殖用貓,主人選擇對貓實行絕育手術,能夠克服貓的這種無節制的性行為問題。
學習行為 貓的性格具有很強的獨立性,但小貓也有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比如:將一只小貓與小狗放在一起,小貓會學著小狗的樣子抬起一條腿撒尿。小貓在出生后的第2 周,貓媽媽會教小貓到固定的地方大小便;2月齡以后,貓媽媽會教小貓如何捕獵;小貓在7月齡以前有較強的學習能力。要將小貓的性格培養好,必須讓小貓與其他動物接觸,多與人接觸,否則貓見了其他動物會發出尖利的叫聲并做出攻擊的動作。
嗅、聽、視行為 貓的嗅覺非常靈敏,可以嗅到單個氣味的分子。貓有一對音樂家的耳朵,能分辨出高頻音調十分之一的差別。貓的胡須能根據熱量和湍流度敏感地檢測到物體。貓的眼睛對光的差別非常敏感,能檢測到1只以144米/小時快速移動的老鼠,但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貓不能看見東西。
行為姿勢 貓在社交活動中通常有5種行為姿勢的表現,即:友好、對立、防衛、攻擊和威脅。貓的友好表現,為毛皮扁平,尾巴放松地上仰。當貓受到威脅時,蹲伏著、咆哮著、張開爪子,準備戰斗。
吃行為 貓天生就是美食家,總能找到冰箱和食品貯藏柜,大部分貓對飲食量有節制,小部分肥胖貓需要主人幫助其控制飲食量。貓經常吃草是祖先行為,通過吃草不僅可以補充維生素,還可以補充粗纖維助消化、通糞便。 (郭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