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以來,陜西周至、眉縣等地的中華系獼猴桃在5月份幼果期,常出現環繞果實呈現坑洼不平的斑痕癥狀,尤以2008年、2011年、2014年在華優獼猴桃上發生嚴重。據調 查,華優獼猴桃平均病園率76%,平均病果率28.6%,嚴重園平均病果率46.8%,最重的達到65.5%,造成大量殘次果。針對此,我們進行了連續多年的調查監測,發現上述現象并非病蟲所致,而是花后幼果期幼果雌花子房周圍的花 藥黏連到幼果果面,腐蝕果面后造成的生理性病害。
1 主要表現
華優等中華獼猴桃正常的雌花開放授粉后,幼果子房周圍的花藥會自動脫離子房,枯萎干縮,自然脫落。但不正常的雌花花藥不會隨著幼果的膨大自行脫離子房,而是與幼果黏連在一起。這些花藥中含有花粉,雖然花粉沒有活性,但依然有很高活性的酶類物質存在,遇陰雨或濕度大時會長時間與果面黏連,花藥腐爛分泌出腐蝕性酸性物質,在幼果果面造成一些環繞型坑洼不平的斑痕,成為殘次果,或不能正常生長發育,提前脫落。
2 黏連原因
1)栽培管理不當。因為施肥、留果等栽培管理不當,樹體不健壯,抗逆能力差,雌花分化發育不良,影響開花且質量差,授粉后花藥不能自行脫落而黏連到幼果果面上。
2)潰瘍病危害。華優等中華獼猴桃潰瘍病發生嚴重,樹體枝干常受損,影響養分和水分輸送,造成開花授粉不正常,導致花藥黏連幼果。
3)花腐病危害。花腐病和潰瘍病同屬細菌性病害,有一定的關聯性。花腐病主要危害花蕾,染病花蕾的萼片上出現褐色下凹斑塊,受害花蕾開放速度較慢或不能完全開放,雌花中部分花藥和花絲變褐腐爛,花柱感病后停止發育,變褐的雌花易脫落或發育成畸形果。這樣花腐病影響開花授粉,同樣使得花藥不能脫落而黏連幼果。
4)陰雨天氣影響。華優獼猴桃花期如果遇到陰雨或果園濕度較大因素影響,開花授粉后,影響花藥自行自然脫落,進而黏連幼果果面的概率大為提高。
3 防控措施
1)加強栽培管理。這一措施是控制花藥黏連幼果果面而造成危害的基礎,通過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逆性能,保證花芽分化良好,開花質量高且整齊,授粉后能夠自行脫落而不會黏連幼果造成危害。
2)防治潰瘍病和花腐病。通過防治潰瘍病、花腐病,以及花前精細管理,可有效避免花藥 黏連幼果。萌芽前用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6.1%氫氧化銅(杜邦可殺得叁仟)1 000~1 500倍液,或0.7 ∶ 1 ∶ 100倍波爾多液整株噴淋。萌芽后噴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也可噴150萬單位農用鏈霉素100 mg/kg。展葉后至開花前噴46.1%氫氧化銅(杜邦可殺得叁仟)1 000~1 500倍液、速補600~800倍液、20%龍克菌(噻菌銅)或 64%殺毒礬400~600倍液。
可在萌芽前和萌芽初期結合噴藥各噴1次營養液——0.2%硼肥+0.3%~0.5%蜂蜜+0.136%赤·吲乙·蕓薹素(碧護)5~6 g/畝、0.5%氨基寡糖素1 000~1 500倍液或美國優馬30~60 ml/畝,提高授粉坐果率和果形指數。
3)人為調節或干預果園小氣候。雖然氣候因素人力難以控制,但還是可以通過灌溉來調節果園濕度,從而影響花期;也可以人工造風,幫助授粉后的殘花和花藥花絲盡早脫落,避免黏連幼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