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常因用藥不當發生藥害,造成重大損失。2012年春,陜西大荔黃河灘地防治梨木虱用藥不當,2 000余畝梨園嚴重燒葉燒果;2013年,陜西戶縣等地戶太8號葡萄上市前噴劣質農藥,使眼看到手的收成付之東流;2014年,陜西渭南臨渭區一些葡萄園使用噴過除草劑的藥桶噴藥,致使葡萄園幾近毀滅;2015年蘋果花露紅前,渭南臨渭區一些蘋果園多藥混用,造成嚴重燒葉燒花……
1 藥害原因
嚴重藥害事件年年都有發生,原因在于以下的“七大”。
1)大約摸。看別人打藥也跟著打,不注意噴藥時間、噴霧方法等細節,造成藥害。像梨園,高溫強光時噴藥,藥液瞬間即干,形成高濃度藥斑,極易發生幼葉幼果藥害。
2)大密度。對自己果園的病蟲害發生情況不清楚,到期就噴藥,有的7天噴1次,有的5天噴1次,防綠盲蝽時幾乎天天噴藥,多次頻繁用藥,造成藥害。
3)大劑量。殺蟲劑、殺菌劑、液肥等多種成分混用,造成藥害。陜西華縣一果農,用商品名不同的3種農藥混合用于梨園清園,致使全園幼芽干枯。筆者調查發現,該果農用的3種不同商品名的藥劑有效成分相同。陜西渭南市臨渭區一果農,在蘋果園花露紅前將噠螨靈、苯醚甲環唑、氯氰菊酯、多抗霉素、大量元素液肥混 用,結果造成大面積幼葉燒傷,蘋果花不能正常開放。
4)大噴孔。噴霧器長期不更換噴頭,為加快噴藥速度,甚至有意擴大噴孔,導致藥液霧化差,造成藥害。
5)大水量。有的果農錯誤地認為藥液量越大防效越好,普遍畝用藥液量在250~300 kg,加上用很大壓力噴霧,造成藥害,同時降低了防治效果。
6)大容器。果區300 kg裝的儲藥罐很常見,在果園地頭挖大儲藥池的也很普遍。使用這些大容器,藥劑不易稀釋均勻,造成藥害。
7)大撒手。自己的果園自己不噴藥,雇請一些責任心不強的人噴藥,導致藥害發生。
2 應對措施
根據果園用藥實際,建議做好以下工作,以避免藥害的發生。
1)認真閱讀標簽。按照管理要求,農藥標簽必須標明相關信息,選購時要仔細閱讀,了解有效成分、通用名稱、含量、容量(重量)、生產廠家及聯系地址、三證、用法、注意事項、有效期等。為了競爭,廠家往往突出商標或商品名的標注而淡化了有效成分。果農一定要明白產品的有效成分,避免相同成分一次重復配入,避免使用果園禁忌成分,避免假冒。
2)搞清病蟲狀況。噴藥前調查清楚果園病蟲害種類、發生階段、受害程度等,根據調查實際選配對路藥劑,切忌為了所謂“保險”,不管青紅皂白把殺菌劑、殺蟲劑、“補鈣劑”、“防落劑”、“增紅劑”大混配。建議最好到負責任、有技術人員的農藥店去選配藥劑。
病蟲害發生需要農藥混配時才進行混配,混配單劑不宜超過3種;復配制劑相混配或與液肥、調節劑等其他藥劑混配時要先行試驗;混配用藥要現配現用;不要隨意將以前噴剩的藥劑拿來混配;注意交替、輪換用藥。
3)注意操作細節。采用二次稀釋法對水稀釋;保障稀釋用水質量,不用污染水,不在排堿溝等溝渠隨意取水。
4)選好施藥時間。高溫季節如果遇到連續幾天的大雨,天晴時不能立即噴藥,最好是隔一天再噴藥。避開高溫強光的中午時段噴藥,特別在32 ℃以上高溫天氣,噴藥應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4:00后進行。
5)保證噴霧質量。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性能良好的噴霧器,要求密封性好、霧化程度高、噴幅適當。避免使用那些只圖壓力大、噴水猛的私改亂制的施藥器械。注意噴頭與葉面果面要保持一定距離(60 cm左右),以利于藥劑霧化分散,噴出的霧滴越細,在空中漂浮的時間越長,彌散越強,越不易產生藥害,藥效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