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甲志》云∶紹興十九年三月,英川僧希□,往州南三十里口掃塔,有客船自番禺至,舟中士人攜一仆,病腳弱,不能行,舟師憫之曰∶吾有一藥,治此病如神,餌之而瘥者,不可勝計。既賽廟畢,飲胙頗醉,乃入山求得,草漬酒,授病者,今天未明服之,如其言,藥入口即呻吟云∶腸胃如刀割截痛。遲明而死。士人以咎舟師,舟師恚曰∶何有此!即取昨夕所余藥,自漬酒服之,不超時亦死。
蓋此山多斷腸草,人誤食之輒死,舟師所取藥,為根蔓所纏,醉不暇擇,徑投酒中,以此致禍。則知草藥不可妄用也。
【意譯】
這則短文介紹了發生在客船上的一樁“醫療事故”。 紹興十九年三月,有一主一仆自番禹乘船,仆人腳上患病,不能行走。船老大看到,憐憫之心頓起,說自己知道一個藥方,用它治療仆人這種病包管藥到病除,主仆二人自然感謝不已。船靠岸后,船老大喝得暈暈乎乎就去山上采藥。誰知,仆人服下藥后,當天就腹如刀絞很快咽了氣。主人不干了,跑去找船老大興師問罪。船老大覺得自己好心被當成驢肝肺,氣憤不已,拿起仆人沒喝完的藥自己咕咚咕咚干了幾大口。結果,同樣一命歸西。
原來,船老大采藥的這座山上斷腸草頗多,人誤食后會一命嗚呼。船老大醉酒采藥,沒仔細把斷腸草剔除,直接拿著給仆人煎藥,這才招來橫禍送了二人性命。由此可知,草藥不能輕易亂用呀。
注:
《壽世青編》又名《壽世編》,是一部養生專著,由清代名醫尤乘撰。清康熙六年(1667年)以附于叢書《士材三書》的形式刊刻問世。書凡兩卷,尤氏博采《黃帝內經》、老子、莊子、孫思邈等各家的養生論述,自飲食起居、四時調攝至勞逸情志、氣功、按摩等均詳盡闡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