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嘴,邁開腿;飯吃八成飽,日行萬步路,吃動兩平衡是促進健康、防病治病的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治療,是開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乃至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大門的金鑰匙。糖尿病、肥胖以及代謝綜合征是未來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及其死亡的最常見的重要流行因素,控制住這些因素的關鍵就是吃動兩平衡。
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一級、二級預防中,當前的醫療服務模式和醫生的醫療行為是重藥物(抗高血壓藥、降糖藥和降膽固醇藥)而忽視生活方式治療。醫保的付費機制(包括不斷提升報銷力度的新農合)也主要甚至僅僅支付藥物和器具的費用,而生活方式治療(運動、營養、心理、睡眠和戒煙限酒)毫無醫保支持。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恰恰是生活方式病,其源頭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不認真落實生活方式治療,對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防控只能是事倍功半。
20世紀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我忙于經導管射頻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和直接PTCA(當時尚無支架的使用),探索綠色通道、雙心醫療和心臟中心的學科建設與醫療服務模式,“五加二,白加黑”的繁忙生活節奏成為生活常態。飲食不規律,很少運動,出生并長期生活在短缺經濟年代、油肉蛋都憑票供應又酷愛各種運動、體重理想、精力充沛的我變得肥胖了,體重從70公斤增至93公斤。2000年從北京朝陽醫院回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入職必需的體檢揭示出了我有諸多的健康隱患: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餐后血糖突破界限和脂肪肝。我開始反思,并重新規劃我的人生。恰逢當時有了增加脂肪從腸道排泄的“減肥藥”,我認認真真用了一個療程,體重下降至72公斤,但腹痛和腹瀉不良反應明顯,體重快速下降后疲乏無力。更重要的是,停藥后體重快速反彈。我決定認真開始改變生活方式——飯吃八分飽,日行萬步路。至今已堅持了14年,體重始終保持在75~78公斤之間。盡管我父母和弟弟都有高血壓病,但是至今我的血壓仍處于理想水平,膽固醇也在理想水平,血糖也都很正常。近4年我對嘴的管制松動了一些,血糖有輕度波動。我的確從“管好嘴,邁開腿”中顯著獲益。
國內外指南建議的有氧運動時間是每周不少于5天,每天不少于30分鐘(大約3000步路),同時又倡導萬步路,似有矛盾,道理何在?我的理解和體會是,每日練習完成不少于3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有利于燃燒體內過多的脂肪貯存,對于減輕體重,降低血壓、血糖和血脂(尤其甘油三酯)有明顯效果;完成此外的7000步可零星積累。在一些計步器上把3000步練習的有氧運動記錄為有效步數,而將每24小時累計的步數記錄為總步數。強調總步數在于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與行為,從“見椅子就坐”轉變為“有機會就走”。如不養成抓住各種機會走路運動的習慣,根本不可能完成日行萬步路。一旦養成運動習慣,不運動反而感到不舒服,習慣成自然才能把運動變為每日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運動就如同睡眠、吃飯、工作和學習一樣重要,缺一不可。
管好嘴,邁開腿,貴在堅持。我在推行日行萬步路過程中,受到中老年朋友們的質疑:“會不會走強心臟,走毀關節?”實際上,在下決心開始實施日行萬步路計劃時,我有右跟骨的骨刺、腰椎間盤滑脫和雙膝關節病,甚至有骨科醫生建議我考慮關節置換手術。14年前開始運動時,我經常爬樓梯,20多層的樓一口氣就能爬上去;有時間我也會去爬爬山;但有了明顯骨關節癥狀時,我大多走平路;每天早上在醫院上班時,我的診室和病房在三樓和四樓,我仍會選擇走樓梯:一是在高峰期禮讓患者,二是給自己更多的運動機會。
我的年齡漸漸大了,爬山時會放慢速度,但仍不會慢于甚至快于30多歲的年輕人。我知道,堅持行走對跟骨骨刺有治療作用。經過運動,我的肌肉強壯了,膝關節病減輕了,腰椎間的輕度病變也未加重。
老年人骨質疏松常見,陽光行走是預防骨質疏松最好的辦法,而非片面補鈣。有氧運動不僅能夠強身防病,也十分有利于化解焦慮抑郁情緒,為我們帶來好心情。一個人運動能力的提升也帶來總死亡率的下降及存活時間尤其是健康壽命的延長。
我身體力行,到處奔走呼吁“管好嘴,邁開腿,飯吃八成飽,日行萬步路”,并產生了明顯的正能量,越來越多的醫生也行動起來:如阜外醫院的朱俊教授發現血糖升高后,開始了日行萬步路,他的血糖正常了;郭繼鴻教授也開始走路了;人民醫院的院長和書記也掛上了計步器;有些職場人員還成立了一個又一個萬步路俱樂部,用手機微信等工具互相監督,互相促進。
健康從心做起,從我做起;路在腳下,走向健康。從日行萬步路開始,將會大大推動中國全民健康夢的實現。運動是良醫,運動是良藥,是成本效益最合理、無毒副作用的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良醫與良藥。要發揮這一良醫良藥的療效,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堅持數年,必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