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患高血壓病者為數(shù)眾多,人們對礦物質(zhì)鈉非常重視,知道限制鹽的攝入。但是,人們忽視了鉀的攝入。醫(yī)生認為,消化道疾病可使鉀損失,如頻繁的嘔吐、腹瀉、胃腸引流,長期服用緩瀉劑或輕瀉劑等。業(yè)界普遍認為食物中不缺鉀,可是由于人體對鉀的需要量也比較大,飲食不合理就會造成缺鉀。?
鉀對人體的影響
人體內(nèi)鉀總量減少會引起缺鉀癥,可在神經(jīng)肌肉、消化、心血管、泌尿、中樞神經(jīng)等系統(tǒng)發(fā)生功能性或病理性改變。如肌無力、癱瘓、心律失常等。鉀可以緩沖鈉鹽升高血壓的作用并且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對腦血管有獨立的保護作用。鉀可以調(diào)節(jié)細胞內(nèi)適宜的滲透壓和體液的酸堿平衡,參與細胞內(nèi)糖和蛋白質(zhì)的代謝,有助于維持神經(jīng)健康、心跳規(guī)律正常,可以預防中風,并協(xié)助肌肉正常收縮。鉀可以緩沖鈉鹽升高血壓的作用并且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對腦血管有獨立的保護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鉀攝入量與血壓水平、高血壓病的患病率以及卒中危險之間呈負相關,每天補鉀4.5克,高血壓病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下降4.4毫米汞柱和2.5毫米汞柱。
在攝入高鈉而導致高血壓病時,鉀具有降血壓作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鈉攝入過量或鉀攝入不足的人群,高血壓病患病率都會增加,這也會增加心臟疾病及中風的患病風險。鈉和鉀是人體電解質(zhì)的主要成分,而鈉和鉀就像兩個勢均力敵而又互相制衡的戰(zhàn)友。鈉在細胞外,鉀在細胞內(nèi),兩者共同捍衛(wèi)身體細胞內(nèi)外滲透壓、水分和酸堿值的平衡。故攝入足量的鉀,對于排出體內(nèi)過剩的鈉,具有積極作用。
缺鉀的原因
我國人群的鉀攝入普遍偏少。根據(jù)有關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每天鉀的攝入量分別只有1890毫克和1860毫克,少于?我國營養(yǎng)學會提出的成人膳食鉀的每日適宜攝入量2000毫克,更遠遠少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每日3510毫克鉀元素的攝入量。筆者計算過,如果按中國營養(yǎng)學會的膳食寶塔的安排,一天飲食一般是不會缺鉀的,但很多人達不到膳食寶塔的要求。缺鉀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吃的主食細糧多、粗糧少。可是鉀主要在粗糧里,或者說是在麩皮里,如大米每百克含鉀125毫克,面粉每百克含鉀128毫克,小米每百克含鉀284毫克,玉米面每百克含鉀249毫克。總的來看,粗糧里的鉀是細糧的2倍,因此,每日要吃適量的粗糧。2.蔬菜吃的少,每日要達到500克蔬菜才行,但許多成人達不到。?3.豆類食物吃得少。豆類食物中鉀含量最高,一日最好吃200克豆制品,可許多人都不會這樣補充。4.牛奶乳制品吃得少,又使一部分鉀沒補充上。5.鹽(鈉)吃得多會抑制鉀在體內(nèi)的存留。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新指示,針對日益增高的高血壓病和心臟疾病的發(fā)病率,成人每日的建議鹽攝入標準由原來的6克降為5克,但是同時也建議補鉀。6.愛吃點心和一些精加工的食品,無形中減少了鉀的攝入,增加了鈉的攝入。7.老年人食量減少,也會缺鉀。
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武陽豐指出,由于飲食結(jié)構(gòu)的影響,大部分中國人缺鉀,鉀的平均攝入量不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量的一半。筆者認為,補鉀最重要的就是膳食平衡。
哪些食物含鉀豐富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下食物鉀含量較高(以100克食物含鉀量的劑量來算):
干銀耳1555毫克,黃豆1503毫克,干冬菇1155毫克,鮮杏1040毫克,干木耳757毫克,蕎麥401毫克,竹筍389毫克,土豆342毫克,雞胸肉338毫克。豆類、蔬菜、水果的鉀含量都較高。豆類中含鉀量高的除黃豆外都相當不錯,如青豆、綠豆、蠶豆等;蔬菜中含鉀多的還有菠菜、山藥、芹菜、大蔥等。水果中還有山楂、鮮棗、香蕉也富含大量的鉀元素,除此之外,玉米面、蕎麥面以及牛奶、雞肉、黃魚等也有一定的含量。
吃土豆時,最好連皮一起吃,土豆皮里的鉀占總含鉀量的一半,因此吃土豆要洗凈連皮一起做菜。人體攝入鹽分過多,會導致細胞中存留大量的水分,引起眼睛紅腫。香蕉保護眼睛的功能首先和其中富含鉀有關,香蕉中的鉀可幫助人體排出這些多余的鹽分,讓身體達到鉀鈉平衡,緩解眼睛的不適癥狀。茶葉里面的含鉀量特別大,占1.5%左右,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