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現代社會主義國家和諧社會的構建中,城市的規劃設計對城市宜居水平、城市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根據不同的歷史和體制,按照城市規劃管理的功能目的和基本原則,中國城市規劃管理提出改革設想,針對當前規劃管理的缺點,提出形成戰略性的規劃和規劃管理框架的建議以及規劃管理的模型。根據城市規劃與設計的需求,信息化、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城市規劃設計效率、增強城市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在運用科技技術進行設計的今天,信息化、網絡化技術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作用日漸突出。利用信息化技術優勢可以彌補傳統城市規劃設計中存在的不足。利用最新科學技術提高城市規劃設計工作效率、提高城市規劃設計工作質量,為實現我國基礎建設目標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城市規劃;城市設計;信息時代;城市發展
1、城市規劃設計的意義
城市規劃對于城市發展來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規劃是城市良好發展的基礎。在城市規劃中,按照城市建設所遵循的科學依據,要把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在城市規劃中必須堅持合理的、科學的設計,而且還要有效的促進城市建設工作的運行;在城市規劃中,根據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必須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準確的定位城市未來發展的走向;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城市規劃設計的實施有著一定的強制性,必須要遵循相應的法律法規,而且還能對城市建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調控的作用。所以說城市規劃設計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現代城市規劃現狀
實際上城市規劃是很龐大的一個系統,對于城市規劃應該根據其動態的變化和規律來進行,對于規劃中的各種因素應該定量分析,這種分析是城市研究和規劃的重要基礎信息。按照城市發展的情況,對各種動態參數進行控制和規劃,而且不能忽視城市分階段空間動態的發展,還要避免城市規劃與城市環境、城市結構甚至城市功能不能適應的現象出現。現階段來講,我國城市規劃、發展的時間還不長,現行的城市規劃與飛速發展城市相比較而言,還客觀地存在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
2.1、城市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環境問題
一、水體污染日漸突出。城市人口多,工業發展快,城市生活與工業生產排放的大量污水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近年來,我國水體污染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二、大氣質量嚴重惡化。三、噪聲污染嚴重,我國城市在文化娛樂、交通、工業、建筑等方面的發展突飛猛進,噪聲擾民的情況越來越多。這些都是城市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
2.2、城市發展中基礎設施現狀分析
一、城市道路交通壓力大,城市交通擁堵日趨嚴重。二、基礎設施供需矛盾突出,供水、燃氣、熱力管網等不能有效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三、城市規劃管理不善,各部門規劃沒有做到協調一致,存在多頭管理的現象。四、市民環保節能意識不足,忽視建筑節能,造成居住用能的大量浪費。
3、新時期城市規劃設計需求分析
不同發展階段的城市之間,其城市建設的水平也參差不齊,導致對城市規劃的設計需求也存在著差異。城市規劃要制定發展戰略,考慮長遠需求,預測到隨著人口增長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帶來的對城市配套設施需求的變化。城市不僅僅是硬件的建設,更重要的是它的內涵、文化、精神,城市規劃要處處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利用系統工程管理學、工程控制理論等相關知識科學的來完成城市規劃設計方案;加強信息與網絡技術的應用,提高城市規劃與設計的科學性與工作效率。改變傳統設計思維模式,考慮時間軸、空間軸、經濟、政治、社會等多方面因素,實現現代城市規劃工作的統籌、科學安排,滿足我國社會構建的需求。
4、信息時代里的城市規劃設計
4.1、現代城市規劃設計工作對信息技術的要求
現代城市規劃設計對信息技術的需求日益提高。比如,處理新型數據、滿足多層次服務對象、時間及空間的精確性等。受信息技術發展歷程、方向及開發等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的城市規劃設計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仍存在一定缺陷。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這些缺陷與不足正在不斷得到改善。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城市規劃設計中,以滿足城市規劃設計工作的需求,我國應出臺相應法規來指導信息技術開發,以實現城市規劃與設計信息數據的統一與有效。
4.2、信息技術在城市規劃與設計中的應用
一、可以進行數據處理。利用信息與網絡技術實現輔助設計功能,極大的提高規劃設計效率,同時也使得規劃設計圖更加美觀、更加規范。二、通過遙感技術直觀的獲取地球表面圖像,從而宏觀的掌握城市地理信息,實現土地的科學利用,綠地系統規劃,滿足新時期城市宜居規劃設計需求。通過系統模型地理信息系統還能夠實現空間及模型分析,提供最有效的信息分布及管理方式,促進城市規劃設計工作的有效進行。利用信息網絡技術能夠實現資源的共享,局域網和廣域網信息的整合利用,為城市規劃與設計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綜合現代城市規劃設計的要求,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在城市規劃設計中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強有力的促進我國現代城市規劃設計工作。
4.3、信息化技術對城市規劃設計的影響
信息技術依靠辦公自動化、計算機輔助設計、信息共享與應用等,滿足城市規劃設計管理需求,提高城市規劃設計管理效率,完善城市規劃設計管理水平及管理質量。傳統城市規劃設計存在很多不足,計算機圖形輸入、輸出技術還能夠彌補其中的不足,為設計人員提供更加便捷的設計途徑。以圖像遙感技術為基礎、依據城市地下管道的實際情況,科學的開展城市規劃與設計工作,完成城市空間設計。在網絡技術普及的今天,信息化技術還能夠為城市規劃設計提供公眾參與設計渠道,通過同步、異步交流技術,滿足城市規劃設計中公眾參與需求。以多渠道信息反饋與收集,了解城市居民對城市規劃設計的要求,促進城市規劃工作科學的圓滿的完成。
4.4、信息時代規范了城市規劃設計的進程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城市規劃設計信息能夠在網絡平臺下得到共同評論,進而使民眾了解所居住城市規劃方向與前景,同時還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議。根據城市地理特點對對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城市規劃設計標準及規范。城市規劃設計規范與標準,指導我國各城市規劃與設計的未來,避免因不合理的城市規劃與設計造成重復建設等問題發生,這些規范為加快我國新時期城市規劃與設計的腳步奠定基礎,避免城市規劃設計中彎路、問題的發生。
結束語
根據城市建設和未來發展的趨勢,城市規劃與設計的重要性受到了廣泛關注。城市規劃與設計關系到城市居民生活,關系到城市宜居水平,也關系到城市的未來發展。在我國新一輪城市建設與改造中,要妥善處理城市建設過程中的各種關系,針對新時期城市規劃設計的特性,應更多的引入高新技術,利用高新技術的優勢,提高城市規劃設計科學性與效率,為現代地域、城市經濟發展需求奠定基礎。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應用將為城市規劃與設計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孫宏宇.城市規劃設計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分析.城市規劃與建設,2013.8
[2]林彬.淺論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 [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
[3]章圣倫 論城市規模經濟與城市規模發展[期刊論文]-經濟師2011(5)
[4]肖建莉.XIAO Jianli 納入城市規劃管理的城市文化遺產管理[期刊論文]-城市規劃學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