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時期,美國醫學博士克林頓·米萊特中校,曾作為“飛虎隊”一名戰地醫院的軍醫來到中國昆明,與中國軍民并肩抗日。他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工作之余用當時只在美國有售的柯達彩色膠卷,拍攝了152張戰地照片。這些照片成為最早記錄昆明人文市井的彩色資料,客觀反映了當時中國軍民精神風貌。
抗戰勝利59年后的2004年,米萊特中校的長子葛瑞格遵從父親遺愿,帶著這批照片到昆明展出,不但在昆明引起了轟動,而且尋到了照片中的部分主人及其親人。2005年,葛瑞格帶著侄子杰西到昆明再次舉辦父親的老照片展覽。展覽結束后,杰西又在昆明生活了幾個月,追尋祖父當年在昆明的足跡。如今,杰西定居昆明,他還在昆明收獲了一份甜蜜的愛情……
“飛虎隊”軍醫去世前給長子留下囑托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為迫使重慶國民政府投降,對香港和仰光實行轟炸,接著又切斷滇緬公路,使美國大量援華物資無法運進中國。
1942年4月,中美兩國決定聯合開辟新的國際運輸線“駝峰航線”。從1942年4月至1945年11月,美國陸軍航空隊經由“駝峰航線”,從印度運往中國的物資約有65萬噸。盟軍為此也付出極大代價,據不完全統計,“駝峰航線”損失飛機563架,損失機組人員超過1500人。為救治受傷飛行員,美國醫學博士克林頓·米萊特中校于1944年奉命來到昆明,在滇池岸邊組建了擁有1000張床位的戰地醫院——美軍陸軍第172醫院,并任副院長。
熱情開朗的米萊特醫生在昆明工作生活期間,結交了很多當地朋友,還收養了2個孤兒。烽火歲月里,他幾乎每天都要抽空給遠在美國的妻兒寫封家書。在家書中,他描述昆明優美的人居環境,流露出對昆明的山水、小吃和當地居民的喜愛之情。米萊特的妻子經常將這些書信念給4個孩子聽,使孩子們從小在心里充滿了對中國的好奇和向往。閑暇時,米萊特還用當時國際上先進的相機拍攝了百余幅彩色照片,主題不僅反映了抗戰時期中國后方軍民的斗志,還表現了當時昆明的風土人情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1945年抗戰勝利后,美國陸軍172醫院遷至上海,米萊特返回美國,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他退役后,在家鄉開了一間診所,他帶回美國的那些昆明老照片,就珍藏在自家的閣樓里。晚年在思念中國的歲月時,米萊特會拿出這些照片一遍又一遍地欣賞,跟妻兒講述每張照片背后的故事,念叨著有機會一定再去中國昆明看看。1964年,米萊特在罹患肺癌離世前,叮囑長子葛瑞格將來找機會把這些照片帶回中國昆明,替他看看昆明的變化,并尋找當年結交的一些老朋友和照片中的主人公。
長子為實現父親遺愿到昆明辦圖片展覽
葛瑞格出生于1938年,1965年獲得斯坦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后,長期在美國加州、德州以及尼加拉瓜和哥斯達黎加的多所大學任教。受父親的熏陶影響,葛瑞格從小便對中國充滿好感,早年加入了中美友好協會紐約分會。上世紀90年代的一天,在一次歡迎中國朋友的宴席上,葛瑞格的旁邊坐著一個中國女孩。當他聽說女孩來自云南昆明時,就像見到知己一樣興奮。飯后,葛瑞格熱情地邀請女孩到家中做客,給她講父親與昆明的故事,并把他制成幻燈片的父親所拍的昆明老照片播放給女孩看。女孩看了幻燈片后,驚訝不已,建議葛瑞格把這些珍貴的照片拿去中國展覽,那樣一定會產生巨大的轟動。女孩的話讓葛瑞格怦然心動,但是,旅行辦展覽來回至少需要半個月時間,繁忙的教學讓他無法脫身,因而他的愿望只得一拖再拖。
歲月流逝,擁有9個子女和15個孫輩的葛瑞格在65歲那年退休了。在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之際,父親的遺愿讓葛瑞格難以釋懷。他想,自己轉眼都老了,不能再等了,一定要帶上那些老照片去中國一趟,到父親當年工作和戰斗過的昆明看一看,盡可能實現父親的心愿。
2004年1月,葛瑞格輾轉聯系上昆明一家旅行社,落實中國之行的各項事宜。同年1月31日,時任云南探險旅行社總經理的金飛豹,收到一封葛瑞格從大洋彼岸發來的電子郵件,在郵件中,葛瑞格請求旅行社幫他辦護照訂機票,并協助他舉辦一個小型昆明老照片幻燈片展覽。身為攝影發燒友的金飛豹,以職業的敏感意識到其中的不尋常。他請求葛瑞格發幾幅照片過來看看。幾分鐘后,十幾張反映上世紀40年代昆明郊野風情和人文市井的照片出現在郵件中,內容包括抽水煙的煙民、穿旗袍的女人、賣豌豆粉的中國農民一家子、中國的老中醫等,直看得金飛豹目瞪口呆。他覺得,這些鐫刻鮮明歷史特點的老照片,很可能是記錄昆明的第一批彩色資料,可這個美國老人怎么會有這些照片?這些照片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
收到金飛豹請求釋疑的郵件后,葛瑞格在回復的電子郵件中,把父親拍攝152張照片的歷史淵源做了介紹。金飛豹了解到一名已逝美國軍醫及后裔兩代人對昆明的深厚感情,不禁感慨不已。他想起自己的父親。抗戰時期,金父也曾在援華美軍“飛虎隊”一個招待所工作過,有關“飛虎隊”的各種傳奇故事,金飛豹自小便耳熟能詳。因此,金飛豹對“飛虎隊”一直保持著一份特殊的崇敬之情。
就這樣,葛瑞格老人和金飛豹開始通過電子郵件相互交流,他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精于策劃的金飛豹向葛瑞格提議:辦一個高規格的大型歷史圖片展,主辦方邀請葛瑞格作為嘉賓參展,而不再是普通的旅行者身份。屆時,作為“飛虎隊”后代的葛瑞格不妨尋找父親當年的拍攝地,在同一地點上再拍一張新照片,回美國后可在家鄉再辦一個新舊照片對比的影展。葛瑞格覺得金飛豹的提議很有創意,決定于2004年5月訪問昆明。隨后,他將老照片的幻燈片刻成光碟發給了金飛豹,全權委托金飛豹在昆明舉辦一個公益性昆明老照片圖片展,讓更多的人重溫那段抗戰史,從而增進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
辦展覽需要資金,舉辦一次大規模的展覽,至少需要30萬元,而當時金飛豹手中只有3萬元。此外,辦展需要2個多月的籌備時間,可葛瑞格來昆明的機票已定,只剩下不到40天。金飛豹把自己面臨的困難告訴了朋友們和展覽出租場地,立即得到各方響應,大家都說,為“飛虎隊”老兵圓夢義不容辭!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資金和義工問題在兩周內得到落實,令金飛豹感動不已。
2004年5月6日,葛瑞格老人帶著他的孫女克里斯托爾,第一次踏上了昆明的紅土地。老人之所以把孫女帶來,是希望前輩對昆明的情誼能代代相傳。
在下榻的怡景園酒店門前,當白發蒼蒼的葛瑞格看到一張“華夏1944彩色昆明圖片展”的精美海報時,不由得驚呼:“太不可思議了!僅僅40天,就把父親和我兩代人60年的心愿完成了,我不是在做夢吧!”在展地云南省博物館,葛瑞格發現那些原本小小的幻燈底片,被放大得異常清晰,連裝飾的相框都非常精致。父親的遺物在中國得到如此重視,讓葛瑞格感動落淚。
2004年5月9日,“華夏1944彩色昆明圖片展”在云南省博物館盛大開幕。當天上午,參觀的人有1.2萬,有些老人眼含熱淚看完展覽的圖片。現場,一位名叫吳桂珍的老人,在一幅照片里認出了自己過世多年的老中醫父親,驚奇得喊出了聲。葛瑞格聞訊后也百感交集,和吳桂珍熱情擁抱,當場將她父親的照片贈送給了她,并熱情邀請她全家去美國游玩。兩家因此結下深厚友誼,后來,吳桂珍的孫子楊昕還和葛瑞格的侄子杰西結為好朋友。觀展中,不斷有人激動地指認出照片中自己的親人或故居。那幾天,許多昆明市民相約去博物館認照片上老昆明的街道、家人或曾經住過的房子。
這次來昆明,葛瑞格非常期待父親托他尋找的友人或其后代能出現,讓他驚喜的是,開展第三天,一位二戰時被稱作“駝峰天使”的黃歡笑女士來到展廳。60多年前,黃歡笑曾在“飛虎隊”的醫院里工作過。葛瑞格與黃女士的會晤收獲很大,他打聽到了當年父親在中國的至交湯非凡博士的下落。湯非凡是當時的昆明名醫,也是我國第一代病理學、病毒學專家。湊巧的是,湯家與黃家是世交,之后,葛瑞格順利聯系到了湯博士的后代——現任中國紅十字會副秘書長的湯聲聞,實現了父親的遺愿。
這次圖片展共吸引了約20萬人前來參觀。在展覽的那幾天,葛瑞格每到一處都受到眾星捧月般極高禮遇,整天被觀眾們圍著簽名合影。這使葛瑞格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民的熱情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也讓這個老人愛上昆明,愛上這里的人們。
孫子定居昆明接力傳播駝峰抗戰文化
2004年年底,就在葛瑞格一腔熱忱籌辦第二次圖片展時,正在讀大二的侄子杰西對他說:“伯父,您這么老了,還樂此不疲到中國辦展覽,到底圖什么?我現在怎么覺得做什么都沒意思呢?”“孩子,只要時刻擁有一顆愛心,你會覺得一切都是美好的,做什么都是有意義的。跟我去中國吧,你一定會感到驚喜的!”年輕的杰西沒見過祖父,但他從小就聽過祖父的故事,祖父留下的那些中國老照片,他也看過很多次。聽伯父這么一說,他答應下次跟伯父一道來中國。
2005年秋天,杰西和伯父葛瑞格一起來到昆明,參加在云南省博物館舉辦的“等你,在1945”老昆明彩色照片展。隨后,杰西住進伯父的好友金飛豹家里,體驗中國昆明人的生活。在昆明的5個月里,杰西在金飛豹陪同下,來到祖父當年拍攝過照片的地點,追尋祖父當年的足跡。很多地方已經面目全非,戰地醫院舊址旁,高樓林立,一條條現代化高速公路穿越而過。結束行程后,杰西已深深愛上昆明這座人文底蘊豐厚的城市。
杰西回到美國后,開始選修中文。大學畢業后,他再次來到昆明,在云南師范大學研修了半年中文。隨后,他游歷了大半個中國和云南的各處景點,儼然成了家族中的一個“中國通”。
在兩次成功舉辦展覽后的10年間,葛瑞格又曾4次來到昆明,致力于推廣駝峰抗戰歷史文化。2013年3月,75歲的葛瑞格參加完為遠征軍老兵的募捐拍賣活動后,把竭力找到先父照片中每一個中國人或其后代的接力棒,正式交給了侄子杰西。
由于常在昆明參加一些紀念“飛虎隊”英烈的活動,杰西在當地結交了不少朋友。2013年,杰西的一位中國好友給他介紹了昆明女孩虎慧。杰西時年28歲,虎慧比他小兩個月,是個身材姣好、心直口快的模特。經過一個多月的短信和網絡交流,兩人開始約會。隨著相互了解的加深,他倆的感情漸漸升溫,雙雙墜入了愛河。2015年3月8日,杰西和虎慧在美國舉行了一場西式婚禮。3月10日,他們又在昆明舉辦了傳統的中式婚禮。婚禮結束后,杰西帶上妻子,重游了爺爺當年工作過的戰地醫院遺址。
如今,中文非常棒的杰西定居昆明,供職于一家美國教育咨詢公司,專門接待來中國體驗生活的美國大學生,成為一名促進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杰西和伯父將抗戰期間爺爺在昆明所拍的152張照片,全部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2015年4月27日,杰西和身懷六甲的妻子登上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的舞臺。他說,希望能通過更多的渠道,傳播爺爺和伯父與中國、與昆明的故事。“飛虎隊”軍醫3代人的昆明情,徹底征服了觀眾,杰西獲得了全場300位評審中的286票,成為當晚最奪目的圓夢人。多家現場助力企業表示,將在相關網絡渠道推廣展示杰西的爺爺拍攝的昆明老照片,尋找照片中的主人或其后代,同時把照片結集印刷成冊,在銷售終端廣為傳播。杰西萬分感慨,他說:“我對爺爺非常崇敬,他在那個年代能夠挺身而出,擔當起捍衛和平的國際責任,這是我們后輩要永遠銘記并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