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過調查廣州市蘿崗區香雪公園、創業公園、玉樹公園和兒童公園的植物生長狀況及景觀特點發現,4個公園里營造的植物景觀在植物種類應用上相似,但因定位不同,所形成的景觀又存在一定的差異。游園人數對植物景觀有一定的擾動,影響景觀的維持。建議豐富公園內的植物種類,充分發揮植物的空間隔離作用,并且加強公園的內部管理,以營造舒適的游憩環境。
關鍵詞:公園;植物景觀;調查分析;廣州蘿崗區
文章編號:1671-2641(2015)04-0070-04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志碼:A
城市公園作為自然優美的公共戶外活動場所,是現代城市宜居程度的一個重要風向標。作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城市公園規劃建設水平不僅體現了城市的文化取向和經濟能力,同時也從側面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的思想。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市民越來越向往自然,追求綠色生活,對公園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促使園林工作者愈發崇尚和追求“雖為人作,宛若天開”的生態景觀設計。
目前對廣州公園的植物配置研究的文章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對越秀區、天河區和海珠區的各類公園的調查和研究,涉及蘿崗區公園的植物造景的調查和研究幾乎沒有。本文通過調查和分析蘿崗區4個公園的植物生長狀況、景觀特點和存在問題,并提出相應建議,以期為日后的公園植物景觀設計和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1 調查地點與方法
蘿崗區位于廣州市東部,該區的發展迅速且現代化,具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其精心打造的生態農業觀光旅游休閑園區業已成為蘿崗區的生態都市型農業名片。目前已開發一批具有果鄉特色和山野情趣的休閑體驗型生態農莊,此外,還有古荔枝生態公園、白蘭花森林公園、天鹿湖森林公園、獅嶺水庫花卉果菜區、金坑水庫森林公園、鳳凰山公園等休閑園區。現代城市公園則主要分布在蘿崗區科學城周邊。
通過對蘿崗區多個公園植物配植形式的踏勘,綜合考慮公園分布、類型、養護管理水平等因素,選定了香雪公園、創業公園、玉樹公園和兒童公園4個具有代表性的公園作為調查研究對象。在調查過程中,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記下園內植物生長狀況及其配植形式。
2 結果與分析
2.1 香雪公園
蘿崗香雪始建于宋代,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蘿崗香雪是“羊城八景”之一,后因氣候變暖、蟲害頻發而砍掉青梅Arrneniaca rnurne。2005年,對香雪公園進行重建,以賞梅為主線進行規劃設計,以恢復“蘿崗香雪”歷史景觀。
園內大面積片植青梅,冬末春初,梅花盛開,繁花如雪,觀賞游客眾多。除了青梅林,水體景觀也是一大亮點。進園后大片水體映入眼簾,湖泊以青山為背景,四周景色各異,一側以橋的形式讓游人在行道樹下的石椅上遮陰歇息,一側是青梅林的小道,一側種植了池杉Taxodium ascendens等水生植物,無論站在哪個角度都是美不勝收。香雪公園因臨靠山丘,屬于生態型公園,植物豐富且配置形式自然。而人行道或橋棧道穿插于林間,路兩旁植物茂盛,喬木以荔枝Litchi chinensis、青梅為主,林下分段種植有蜘蛛蘭Hyrnenocallis littoralis、花葉艷山姜Alpinia zerumbet‘Variegata’、麥冬Ophiopogon japonicus、花葉冷水花Pilea cadierei、假連翹Duranta repens等植物(圖l~2),營造出步移景異的景觀效果。
然而廣州夏季炎熱,青梅在太陽暴曬下長勢不佳,許多枝梢的葉片都脫落了,剩下的葉子也都萎蔫了。此外,單一的群落容易導致生態失衡,容易發生病蟲害。公園應加強對青梅樹群的養護管理,如在夏季進行遮陰、及時防治病蟲害等。此外,園內還有一處自然狀態的水體,與之呼應的則是人工修葺的疊水景觀,然而水中的植物因缺乏管理,生長過于密集,也使水面變得狹窄。
2.2 創業公園
和香雪公園相比,坐落于水西路的創業公園給人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公園仍以大面積水體為主景,配置有現代抽象雕塑、整齊的灌木和喬灌木疏密有致的草坪,充滿了現代簡約氣息(圖3)。公園總建設面積約125000m2,從東往西規劃的5個區域依次為坡地景區、中央景區、草坪景區、音樂湖景區和雪浪湖景區。
創業公園內以環湖路徑為主,路兩旁草坪合理搭配種植喬木和灌木,雖然面積不大,但恰當的植物組合卻有大草坪的感覺。湖岸的景觀各不相同:或為成片的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林(圖4);或為用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和矮棕竹Rhapis humilis襯托著龍頭雕塑的混合景觀;或用小葉欖仁Terminalia mantaly-黃金榕icus rnicrocarpa‘Golden Leaves’+金葉假連翹Duranta repens‘Variegata’一紅桑Acalypha wilkesiana+美人蕉Canna indica-菖蒲Acorus calamus搭配跌水景觀;或將樹形開展的小葉欖仁搭配修剪整齊的黃金榕綠籬;或將少量的水生植物點綴著水面,面積雖小,盡顯豐富而又協調的景觀。
園區內的觀賞植物都是華南地區常見的綠化樹種,由于游人較少,對植被的干擾少,草坪草及大部分植物長勢很好,很少發生病蟲害。
2.3 玉樹公園
玉樹公園占地總面積250377m2,其中水體面積3158m2,園路(含步級)面積14447m2,園林建筑及平臺面積10016m2,綠化面積222756m2。公園以原玉樹村及舊村搬遷時保留下來的古樹秋楓Bischofia javanica而命名,在建設中充分利用保留下來的大樹和原地形,結合華光古廟,打造出了集游覽、休閑及玉樹文化于一體的景觀區域。
公園門口廣場中心保留了一株高大的秋楓古樹,配植上雞蛋花Plumeria rubra‘Acutifolia’,廣場兩邊環形對植美麗異木棉Ceiba speciosa(圖5)。入口為高臺梯級,兩邊列植榕樹Ficus microcarpa,其豐富的氣生根搭配九里香Murraya exotica灌木球和龍船花Ixora chinensis,給人雄偉壯觀之感。考慮到自行車和嬰兒車的出入,旁邊亦設置了斜坡入口。
公園依山而建,植物配置豐富,有群植的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有小葉榕+碧桃Amygdalus persicaf.duplex+春羽Philodenron selloum一七彩竹芋Ctenanthe oppenheimiana Quadricolor襯托石景,時而有竹林掩映,亦有依地形而間隔種植的紅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和假連翹,碧桃、美麗異木棉和南洋杉Araucaria heterophylla,從低到高依次散植使得層次更加鮮明。原有生態植被的周圍則用小葉榕遮掩,林下以紅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作地被。園中最高處設置了觀景亭,遠眺綠色盡收眼底,亭下方用低矮灌木搭配石景(圖6),襯托著亭子的高大。
園內植被大多生長良好,尤其以烏欖Canarium pimela、竹柏Podocarpus nagi、 盆架子Alstonia scholaris、美麗異木棉(圖7)、榕樹等喬木生長茂盛,樹冠豐盈。然而有些植物蟲害嚴重,如大紅花Hibiscus rosa-sinensis的葉片上就出現了不少蟲孔。
2.4 兒童公園
兒童公園由暹崗公園改造而來,總體依山而建,在原來的基礎上增添了許多兒童喜愛的元素和游樂設施。公園雖然以環形山道為主,但考慮到兒童的游樂場所,在入口處建立了一片緩坡大草坪(圖8),便于小朋友們在上面嬉戲玩耍。而沿級而上的兩旁依地形修建了平臺,并配置座椅、滑滑梯、秋千等,形成休息游玩的場所。
由于公園于2013年改造后才重新開放,園區內有些植物處于造景初期,如門口的美麗異木棉長勢稀疏,花朵開放不多。院內山道因修路破壞了附近原有的地被,因此選擇使用朱蕉Cordylineruticosa、鵝掌藤Schefftera arboricola、七彩竹芋、蜘蛛蘭等作為地被,并配植琴葉珊瑚Jatropha integerrima、紅花檵木、假連翹、灰莉Fagraea ceilanica等灌木。然而,這些常見的綠化配植形式在這里卻無法與原有的植被融為一體,因為原有植被是次生林,生長疏密有致,色彩單調,邊緣卻是人工痕跡很重的種植。拾級而上,一些道路的兩邊原有的植被因有山石而被保留了下來,如重新生長覆蓋路邊的生命力強、生長旺盛的類蘆Neyraudia reynaudiana,這樣整體景觀充滿和諧。因此在因修路而產生的空地上,不妨選擇叢林中原有的地被植物如腎蕨種植,以形成統一整體的景觀。
3 討論
3.1 公園植物景觀比較
依山而建的香雪公園、玉樹公園和兒童公園,注重生態景觀,均保留了部分原始植被,并充分利用原有植被營造的特有景觀。不加修飾的原有植被體現了天然粗獷的景觀特征,但出于生態保護和游人安全的考慮,公園均在原始植被和道路之間設置了人工植被緩沖區,種植竹林或喬木搭配地被進行隔離。疏密有致的緩沖帶使游人對后面的原始植被產生了神秘感。
在4個公園中,均種植的喬木有木棉、南洋杉、小葉榕、美麗異木棉等,灌木有金葉假連翹、紅花檵木、大紅花、琴葉珊瑚等,地被有土麥冬、七彩竹芋、紅背桂、鵝掌藤等。植物配植形式遵循喬灌草原則,植物景觀在縱向空間中層次豐富,帶給游人不同的景觀視角。
4個公園的定位略有不同,也體現在植物景觀上。香雪公園作為蘿崗的標志性公園,以賞梅為主題,體現出青梅的美,種植形式以片植和群植為主,并適當用其他植物進行景觀襯托和點綴。創業公園位于工業園區外,主要為園區內員工提供一個悠閑休憩的場所,整體為現代簡約風格,植物種類和數量并不繁多,營造出視野開闊和安靜舒適的休閑場所。玉樹公園集游覽和展現玉樹文化為一體,景觀營造上豐富有內涵,植物種類繁多且生長旺盛,主道上以綠色植被為主色調,高大喬木密植營造出靜謐而幽深的氛圍,分支小路的植物景觀則色彩豐富,運用各種顏色的地被和觀花灌木進行搭配種植,給人以另一片天地的豁然之感。兒童公園則以童趣為主題,植物選擇以新、奇、特為主,奇異的葉形和色彩鮮艷的花朵能吸引孩子們對自然產生興趣,園內游樂場所的植物配植主要以兒童的安全和休息需要為主。
3.2 公園游人數量對植物生長和景觀的影響
游人作為公園內的最大活動群體,其行為對植物景觀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每年初春香雪公園的青梅盛開,大量游人進園游賞拍照,采摘花枝和搖晃樹體的現象嚴重。而當初夏果實成熟之季,采摘果實的現象也屢見不鮮。一旦園內游人過多,休憩設施不夠便會促使游人在草坪上休憩,破壞觀賞草坪。相較之下,創業公園的游人最少,較少人為因素干擾植物的生長,園內植物的長勢最佳,尤以草花地被最為明顯。玉樹公園和兒童公園的植物景觀相似,游人數量適中,植物長勢較好,但梯級兩旁仍有部分地被遭到踩踏破壞。
3.3 公園建設與管理
如今,人們逐漸意識到自然或綠色空間有利于城市居民的健康,綠色在城市健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公園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人們鍛煉身體,利于人們舒緩壓力和恢復精力,但面向不同的生活群體,則應盡量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蘿崗區的4個公園所注重的群體略有不同,因而在植物景觀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讓公園更加滿足群體需求,應多做調研,多觀察游人的行為;急游人之所需,想游人之所想,為游人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休閑空間。4個公園植物景觀的共同之處在于應用的植物種類大體一致,這也是造成景觀相似的一個原因。若能充分發揮植物分隔、引導空間變化及構成豐富植物景觀的功能,不僅能形成公園的景觀特色,還能引發游人不同的行為。此外,應加強公園內部的管理,防護與治理園中的各種污染,改善公園的游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