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〇一五年四月一日,歲在已未、節(jié)近清明,359醫(yī)院百名官兵,深懷敬仰之情,致祭于蘇南抗戰(zhàn)勝利紀念碑前,悼慰先烈英靈。
清明時節(jié),初度柳煙;春風浩蕩,生機昂揚。
圣地茅山,秀奇江南;三宮五觀,福地洞天。
館設山陲,別致壯觀;碑陵巍峨,直指云間。
杜鵑泣血,浸染陵園;松柏凝翠,景仰前賢。
聽沖鋒號角,縈繞耳邊;
憶戰(zhàn)地烽火,猶現(xiàn)面前;
銘英烈風節(jié),永駐心田。
三七年冬,倭寇侵入;生靈涂炭,文化褻瀆。
抗日隊伍,茅山為據(jù);快刀利劍,插敵心腹。
游擊破敵,陳粟英武;歷戰(zhàn)五千,血染疆土。
可歌可泣,仰青山忠骨;
剖肝瀝膽,樹中流砥柱;
浩氣長存,佑江山永固。
滄桑更迭,睡獅覺醒。民逢盛世,國道中興。
敵對勢力,阻我圓夢。風云詭譎,四海不寧。
居安思危,彌患未萌。盡責擔當,矢志打贏。
枕戈待旦,箭在弦弓。揮刀釣島,劍指臺澎。
苦練實訓,強打贏本領。
敢打必勝,揚軍人血性。
壯志雄心,擔神圣使命。
武無亞軍,勝者為尊;強武止戈,安國保民。
承平日久,懈力怠神;積習余弊;貽害三軍。
強軍目標,勝戰(zhàn)核心;保為打贏,剛性標準。
訓戰(zhàn)一致,務實較真;演考拉比,苦練為本。
召之即來,敢亮劍挺身。
來之能戰(zhàn),若雷霆萬鈞。
站直必勝,定定沙場乾坤。
戰(zhàn)場較量,生死抗爭;狹路相遇,勇者制勝。
前仆后繼,不倒旗旌;馬革裹尸,青史垂名。
驕嬌二氣,何以縱橫;男兒報國,剛其血性。
不畏強敵,斗志充盈;聞戰(zhàn)則喜,膽耀劍鋒。
滿懷膽氣,任熱血奔涌。
錘煉銳氣,展威武雄風。
激揚豪氣,唯精神永生。
抗戰(zhàn)英烈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