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嚴肅處理既要過輿論關,又要過領導關,實在是難上難。
“這個事情,無論涉及到誰,我們必須嚴肅處理。一定嚴肅處理。”城管局的張局長對著電話話筒不停地點頭說,“明天,就把處理結果報給縣政府,向社會公開。”
昨天下午五點,局里接到縣政府辦公室的電話:群眾舉報,環形街的燒烤攤死灰復燃,影響到群眾的休息。劉副縣長要求城管局立即組織人員到環形街開展城市環境整治活動,對燒烤攤販嚴肅處理。
說起環形街,張局長的頭就疼。那里是城鄉結合部,人流量大,小攤小販多,特別是下午五點開始營業的幾十家燒烤攤,油煙熏得人們不能開窗,嘈雜聲鬧得人們不能入睡。群眾三天兩頭投訴,城管局一周一次整治活動,城管隊去了,攤販就走,城管隊走了,攤販又回來了,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
昨天執法是有點過火,攤販們的木制燒烤架拆散了,煤球打爛了,還和一位攤販發生了肢體接觸。有人把圖片掛到了網上,縣領導看到后,極為冒火,要求嚴肅處理這件事情。
整治活動,是按縣領導的意見,對不聽勸阻的攤販嚴肅處理。現在,出了問題,縣領導又要求對參加城管整治活動的人員嚴肅處理,張局長犯難了。
處理帶隊的馬隊長?那不行的,馬隊長一年前就提出不當隊長了,他說那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挨領導批評不說,還要挨攤販咒罵,這樣下去,自己要少活兩歲的。
處理參加整治活動的協管隊員,張局長也很為難。整治行動是集體行動,哪位隊員的行為過火了,找不到依據,隨便處理一位隊員,那不是他的做事風格。
還有讓張局長說不出口的事,那些協管隊員,基本上是局里領導和縣上領導的關系戶,處理錯了,那些隊員的后臺都要來找自己麻煩的。
怎么處理?嚴肅到什么程度?張局長在辦公室一支接一支地抽煙,他有個習慣,在煙霧中揣摸著領導的心思。這次,嚴肅處理既要過輿論關,又要過領導關,實在是難上難。
第五支煙燃到盡頭的時候,張局長接了一個電話,他對著話筒說:“放心,一定相互照顧。”他接完電話,在心里說,這個電話太及時了。他馬上打電話叫來辦公室劉主任,口述三點,一是對整治的野蠻行為道歉,二是扣罰每位隊員兩百元獎金,三是辭退參加整治活動的協管隊員。
第二天,張局長當著市內十幾家新聞媒體,宣布了處理決定。
第三天,一群人送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一心為民好公仆。電視臺進行了專門采訪。社會輿論普遍叫好: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嚴肅處理當事者。縣領導十分滿意:嚴肅處理,對社會負責,讓群眾放心,小張是一位可以培養的苗子。
那晚參加執法活動的協管隊員也很高興,他們雖然受到了處分,扣罰了兩百元獎金,但他們領到了五百元的加班補助,這是單位給得最高的一次補助。現在,自己雖然不在城管局當執法協管隊員了,他們今天就要去環保局報到,到環保執法隊當協管員去了。
但是,執法隊員不知道,那是環保局和城管局談好的交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