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數干億商機數萬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自中國18朝古都西安為起始點,南向穿越秦嶺進入鄂西十堰,沿武當山南下神農架、昭君故里、毗鄰三峽大壩核心景觀區及屈原故里(西),往南進入清江巴人故里(西)、柴埠溪大峽谷、貼近800里清江畫廊恩施沐撫大峽谷、騰龍洞,最后抵達湘西張家界(西)、武陵源,只需新建一條高速鐵路即可形成“一線串珠”的國際旅游格局。整合18朝古都西安與陜南秦嶺、湘鄂西“兩江三山四人”國際旅游,構建起世界性超大國際旅游精品。并可籍此形成“陜南湘鄂西高鐵經濟帶”。
“兩江三山”堪稱“中國頂級,世界第一”
“兩江三山”國際旅游線至少包括10個世界第一、4個亞洲第一、5大世界級旅游文化區:擁有代表中華文明的18朝古都文化,代表中國形象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皟山甭糜尉€長約500公里,經宜昌市、秭歸、巴東、巫山、奉節縣城及利川、恩施市和清江庫區。
“三山旅游”(延伸帶包括秦嶺山系)擁有自漢唐數千年來的長安古都文明、宗教旅游勝地武當山、神農架自然生態奇觀、昭君故里文化游覽區及與“兩江旅游”疊加的三峽大壩核心景區、屈原故里、巴人發祥地武落鐘山、亞洲地質奇觀沐撫大峽谷、清江發源地利川騰龍洞、五峰柴埠溪大峽谷、后河自然保護區,終點至張家界及武陵源等世界生態奇觀與超大旅游精品景觀。
長江三峽與三峽大壩是湖北旅游精品“一江兩山”的核心產品。一個以三峽大壩為龍頭、以長江三峽和清江為軸線,南北方向以“古都長安、武當山、神農架、張家界”古都文化與“三山”旅游為重點,輻射陜鄂湘渝黔滇等中西部廣袤地區的超大國際性旅游區即可形成。
清江干流全長423公里,流域總面積17000平方公里,流經11個縣市。800里清江800里畫廊。清江沐撫大峽谷是世界上最美的峽谷之一。
鄂西北武當山北通秦嶺,南接巴山??v橫400多公里,自古就是天下名山。以“宏偉古建筑群落、天上瑤臺金闕、旖旎自然風光”三大特色為國際矚目。
神農架是長江和漢江的分水嶺。大巴山脈和秦嶺山脈交接之地,擁有當今世界中緯度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
長陽武落鐘離山是4000年前巴人的發祥地,位于清江中游長陽縣境。海拔397.5米,是巴人祖先廩君務相擲劍稱王之地,為湘、鄂、川、渝、黔土家人尋根祭祖的圣地。
柴埠溪大峽谷是“三山”旅游線上生態奇觀。這一國家森林公園北接八百里清江,南通張家界,距三峽大壩100公里,與張家界同屬武陵山脈。系罕見的喀斯特地貌、典型的峽谷峰林景觀,“百里幽峽柴埠溪,三千奇峰仙境地”,被譽為“華中一絕”。
張家界,距湖南省會長沙390公里,距長江三峽300公里,相傳漢代張良墓葬于此而得名。全市省級、國家級風景名勝和自然保護區達500平方公里。1982年9月設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與索溪峪、天子山兩大自然保護區組成武陵源,是張家界的核心景區。
武陵源30多條游覽線被國內外游客譽為“人間仙境。世外桃源”、“天下第一奇山”;3000座巖峰撥地而起,八百條溪流蜿蜒曲折。張家界還有亞洲第一大洞九天洞;“江南名剎”普光禪寺、玉皇洞等自然人文風景點300余處。
開發“兩江三山四人國際旅游”,助推中部崛起
“兩江三山”地處“中部崛起”與“西部大開發”中西結合部,必將成為世界最大規模的旅游精品,若遍及全球的國際游客尤其是政要商賈紛至沓來,勢必掀起繼奧運經濟與上海世博經濟之后空前絕后的投資熱潮;是發展中部旅游,助推陜南湘鄂西“中部崛起”并輻射渝黔滇等中西部省市的戰略性機遇。
整合“兩江三山”國際旅游必須立足“國際一流、中國精品”的發展戰略。以國際游客為主要目標市場,“兩線串珠”若干中國5A級旅游區,以舉世無雙的三峽大壩為核心。以雄壯的長江三峽和神奇秀美清江為主體,以縱跨陜南古都長安及秦嶺山系、湘鄂西“三山奇觀”——武當山、神農架、張家界,及“四人文化”——神秘野人、昭君美人、屈原文人、土里巴人為重點,將古都長安、秦嶺山系與“兩江三山四人”打造成中國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超級國際性旅游區。
“兩江三山”擁有許多世界第一。開發陜南湘鄂西“兩江三山”國際旅游是中國旅游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不僅對陜南湘鄂西和渝黔旅游,對中國旅游也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兩江三山”在國內外都堪稱一流,為大型企業集團投入大資金。開發大旅游提供了可靠保證。將古都長安、秦嶺與大巴山系、長江-清江、武當山-神農架-張家界(包括沿線的昭君村、屈原故里、沐撫大峽谷、巴人故里等)組合在一起,構成獨立的超級旅游區。
工業化時代的環保問題日益成為世界級難題,陜南湘鄂西是保存人類遠古自然物種最多的珍稀動植物區,生態脆弱,不利于發展工業。開發“兩江三山三人國際旅游”打造支柱產業。正好可以彌補生態難題,有利于保護和改善湘鄂西及三江流域(含湘西沅江和澧水)生態環境。
“兩江三山四人國際旅游區”建成初期的10年內,游客數量會逐年大幅增加,如果按年均增長20%計算,5年即可翻番,實現接待海內外游客超5000萬人次,創外匯收入超150億美元。旅游直接收入可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旅游總收入近萬億元人民幣。陜南湘鄂西發展工業根本不具備任何優勢,反而會對保存遠古以來珍稀動植物種的脆弱生態帶來毀滅性災難,開發“兩江三山四人”發展國際旅游,正好成為實現陜南湘鄂西中部崛起唯一可行的戰略舉措:發展“兩江三山四人國際旅游”的投入產出比,也是發展其它任何產業都無法比擬的。
借力高鐵整合“兩江三山四人”旅游新線
“兩江三山四人國際旅游”囊括數十個著名景區,至少包括10大世界性超級景區、8個世界第一、4個亞洲第一、5大世界級旅游文化。
“兩江旅游線”有許多著名歷史名勝,如白帝城、利川魚木寨、恩施土司城、武落鐘離山等;許多名揚中外的自然風光,如小三峽、神龍溪、三游洞等;輻射九畹溪、屈原故里、張飛廟、鶴峰土司皇城等。
“三山國際旅游線”沿途攘括武當山及周邊景點,如昭君文化村、大老嶺、清江畫廊、五峰柴埠溪、后河及武陵山脈以東全部旅游資源。國內外從來沒有哪個景區擁有如此綿延數千年歷史文化底蘊、延續億萬年的自然生態物種奇觀。
“兩江三山四人國際旅游線”必須立足國際視野高起點新建南北走向的“張(家界)-十(堰)-西(安)”旅游專線高速鐵路。沿途穿越秦嶺、武當山、神農架、興山昭君村、歸州屈原故里,自長江兵書寶劍峽過江,從三峽庫區至清江畫廊(中)、沐撫大峽谷(東),在張家界境內對接焦柳鐵路。湖南國際旅游名勝武陵源、鳳凰城等也因為焦柳鐵路網與“張-十-西”鐵路成功融人“兩江三山四人國際旅游圈”。
“張一十”高速鐵路“一線串珠”整合“兩江三山”國際旅游新秀,是中國最大、世界頂級的國際旅游精品?!皬堃皇备咚勹F路必將成功整合“兩江三山國際旅游”,刺激鐵路沿線張家界、宜昌、神農架、十堰、陜南城市化進程與城鎮經濟發展,拉動沿線房縣、興山、歸州、長陽、五峰等地縣域經濟迅速崛起。成為助推陜南湘渝鄂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