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造現狀存在的大量中低產田,在各級財政資金的扶持下建設高標準農田,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穩定和安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大舉措,也是各級政府部門的工作任務之一。贛州市信豐是一個原“中央蘇區”農業大縣,發展糧食生產始終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建設高標準農田關系著信豐經濟社會的又快又好發展,關系著全縣的糧食穩定增長和安全。新時期下如何實現信豐農田基礎設施的發展戰略大局,實在是一個值得深思和探討的問題,本文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信豐 高標準農田 建設與發展 分析
中圖分類號:S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a)-0000-00
1 縣域概況
信豐縣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南部,居贛江上游,貢水支流桃江河中游,地處東經114°34′~115°19′,北緯24°59'~25°33′,東鄰安遠,南界定南、龍南、全南縣,西連廣東省南雄市,北接大余、南康,全縣東西寬76.7km,南北長63.0km。全縣國土總面積2878km2,耕地面積39.77萬畝,占土地面積9.21%;宜果林地面積48.04萬畝,是全國有名的“臍橙”“草菇”之鄉。105國道、贛粵高速公路及京九鐵路貫穿縣境,對外交通十分便利。縣境屬贛中南中低丘陵區,地型地貌特征可概括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莊園”。
全縣轄17個鄉(鎮、工業園區),村委會261個,2013年,全縣總人口73.3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2.32萬人,非農人口11.07萬人。主產糧食、煙、果、菇、瓜、菜、茶葉及豬、牛、家禽等。全年實現生產總值68.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4.94億元;財政總收入5.0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42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6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17元。
2 近年來取得的基本成就
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大舉措,也是各級政府部門的工作任務之一。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整合資金建設高標準農田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我縣積極爭取,努力推進資金整合和統籌,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信豐縣列入了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高標準農田)第五批建設重點縣,2010~2014年各級財政累計投入資金1.34億元,基本完成了走馬垅、五渡港、白蘭、上逕和逕口5座中型灌區末級渠系的配套改造和17個鄉(鎮)273座200~10000畝灌區的農田配套改造任務,累計改造農田灌溉面積26.73萬畝,改造灌溉渠道長1171km,恢復灌溉面積6.33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4.29萬畝,達到或基本達到高標準農田面積16.11萬畝。
其次,在縣委、政府的統一協調下,我們積極整合農業、國土、扶貧和移民等各級部門資金0.38億元,按照“統一標準、分類指導,用途不變、優勢互補,各記其功、形成合力”的要求,整合有關涉農項目和資金,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連片治理丘陵區農田面積11.9萬畝,實行農業、水利和科技措施綜合并舉。
第三,充分發揮各級政府部門和財政資金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帶動項目區廣大群眾自覺參與工程建設,積極吸引民營資本和外資等社會資本投資高標準農田建設,先后引進外資實施供港蔬菜基地2個,涉及面積1.23萬畝。
3 存在問題與困難
雖然近幾年中央財政設立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補助專項資金,全縣也投入不少資金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使得全縣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有了一定的發展,為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取得了一定地推動作用。但由于資金補助標準不搞,資金仍顯不足,全縣高標準農田建設仍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
一是涉及高標準農田建設部門多,有國土局農村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農糧局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水利局小農水等,雖同唱一臺戲,但各有各的調,標準不統一,政策有差別。水利部門小農水項目投資標準較低,資金規模較少,檢查多,缺少項目鄉鎮工作協調經費,沒有土地青苗補償費等,一些鄉鎮挑項目實施,水利部門要統籌較難。二是各部門都想搭舞臺,大家同搶一份戲,難免有“同行是冤家”的感覺,都想找基礎條件較好,干群積極性高的優先立項,都不愿啃“骨頭”,攻難點,達不到整合目標。三是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難協調,項目建設調田壓力大,鄉鎮和群眾參與熱情度還不夠。建設高標準農田,可極大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排灌效率,提高機械化耕作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但由于項目建設把農田布局重新洗牌,需要全面進行土地調整,這是一項非常艱巨復雜的工作,必須由鄉(鎮)、村二級負責,弄不好就會造成矛盾糾紛,甚至群體事件,有部分鄉鎮存在畏難情緒。四是地方勢力對工程建設干擾現象時有發生。由于建設高標準農田工程總造價不大,施工工藝簡單,對施工設備要求低,而且項目建設地點在農村田頭地角,工程涉及面積大,牽涉千家萬戶,地方勢力干擾多,存在大的施工單位不愿做,小的施工企業不敢接,主要表現在招投標領域中普通存在掛靠、圍標、轉標、賣標等不良現象,無形中增加了工程成本,對工程進度、形象、質量有較大影響,群眾意見很大,是影響農民建設高標準農田的積極性的主要因素。
4 發展思路分析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也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基礎設施。無數歷史事實證明,水利不興,農業不穩。黨中央、國務院把水利建設放到了能源、交通同等地位,充分說明水利建設和農田灌溉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切實解決水旱災害,確保農田旱澇保收,對于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生態環境改善有極其重要作用。
下一步要按照整合資源、規模開發、科學選點、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歸口申報、標準設計、用途不改、縣級負責、部門實施、整體推進、驗收考評的方法,有序地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第一步:編制十年規劃。十年規劃包括科學選點、建立項目庫、制定建設規劃等。一是科學選點。首先,鄉(鎮)根據當地資源情況和農民積極性向縣發改委提出項目申請;其次,召集涉農項目單位和相關部門進行實地察看,擇優選出若干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點,交高標領導小組審定后分別上報備案;二是編制項目建議書和建立項目庫。首先,各有關鄉(鎮)根據縣高標建設領導小組審定的建設點,組織編制項目建議書,并按有關編寫大綱要求編寫;第三,項目建議書經縣發改委和高標辦審查合格后,方可存入項目庫;第四,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充實,入庫項目材料報縣高標辦和發改委備案;三是統籌規劃。首先,按照“項目圍著規劃選,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由縣發改委和高標辦牽頭,根據目標任務數和項目庫高起點統籌謀劃高標準農田建設10年規劃和年度項目規劃,且根據各部門現有資金規模等因素將規劃任務數分解到各部門。
第二步,年度計劃申報批復。申報批復工作階段包括分解任務、編制計劃和設計、批復年度項目計劃設計方案等。任務分解主要是縣高標領導小組根據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由高標辦牽頭初步確定涉農項目單位任務分解方案,匯總后上報縣高標辦和項目主管單位審核,再報縣高標領導小組審定。編制計劃和設計 ,首先,各涉農單位根據年度審定分解的任務,組織可研報告編制、評估和項目年度計劃編制,實行歸口申報,并報縣高標辦備案;其次,各涉農項目單位根據分解的任務,積極落實好項目和資金;第三,由各涉農項目單位聘請具備相應資質設計單位或具有設計能力的設計人員,編制所屬項目的實施方案。
第三步,項目計劃實施。項目實施階段工作主要包括項目工程實施和資金管理。首先,項目計劃下達后,縣高標辦成立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工程指揮部,調度協調各類項目施工;其次,各涉農項目單位具體負責實施所屬的高標項目,縣高標辦要加強督促檢查,檢查項目任務完成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并定期向高標領導小組匯報項目實施情況;第三,項目實施單位嚴格按計劃和批復的設計進行施工,項目實施完后,及時組織工程結算。
資金管理一是按照部門實施的要求,所屬項目堅持“專帳核算,專人管理,專款專用”的原則;二是全面實行財政資金縣級報帳制;四是項目工程實施完后要進行財務決算。
第四步,項目竣工驗收與建后管護。驗收管護階段工作主要包括項目驗收、工程管護、建后績效評價。首先,項目竣工后,項目實施單位要做好竣工驗收準備,各涉農項目單位初驗所屬項目;其次,縣高標領導小組組織有關涉農項目單位對項目建設情況進行驗收,并對各涉農項目單位是否按計劃完成了高標領導小組所分解的任務進行考評,并將驗收考評結果報縣高標辦;第三,縣高標辦組織有關涉農項目單位對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進行驗收考評,并將考評結果報縣高標領導小組。
通過以上措施和資金投入,計劃至2020年,全部完成我縣農田灌溉工程建設和改造任務,形成較完善的農田灌排體系,灌溉工程的灌溉保證率、灌溉水利用系數等指標和參數能達到規范標準和國家的有關發展目標,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有力保障我縣“三農”發展和糧食安全,促進我縣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香生,張仁貴等.信豐縣農田灌溉規劃,信豐縣水利局, 2009.10
[2]吳井生,許長云等.2013~2015年贛州市信豐縣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方案,贛州市天鷹勘測設計有限公司,2013.4
[3]張仁貴,曾憲忠.信豐縣農田水利建設與發展思路淺析[J].科技資訊,2010(1).